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一
唐興逸決定在中秋節前穿越到唐朝,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為了參加那里舉辦的一年一度的中秋詩歌晚會。說來蹊蹺,他從小就有唐朝情結,三歲時,母親帶他去大劇院觀看夢回大唐的歌舞劇,當舞臺的大幕徐徐拉開,大雁塔的夕陽余暉,燈火闌珊的長安城,平康坊的紅燈籠,像灼灼吐艷的桃花,不時地映現在腦海。看到天女散花的場景,他興奮地尖叫一聲,尿水直抵褲襠落在母親的裙子上。落幕時,他手舞足蹈地表現了胡人擊鼓的動作,還出口吟誦李白的詩: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
天真而又稚氣的聲音,贏來臺上演員快活的笑聲。一位老爺子拍拍他的小腦袋,對他母親說,好好培養,說不定將來是個小神童呢!不久在母親的口授下,近百首的唐詩從他嘴里朗朗上口,數十首宋詞過目成誦,讀初一時,他就在《詩刊》發表古典詩歌,但遺憾的是高中畢業前夕,母親因病過早離世,缺乏關愛的他一度情緒低落,高考落榜,讓他過早地進入了一家私營外貿工廠打工。盡管每天與枯燥的螺絲螺帽打交道,可他對唐詩的摯愛癡心不改。工余時,他常翻閱唐詩及唐朝有關風土人情的書籍,有時靈感來了,在一張白紙上劃劃寫寫,按照古詩格律,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他的舉動,引起車間主任的不滿。車間主任名叫安樂山,平日嗜財如命,不喜讀書,因他生得胖面寬鼻,四肢粗大,為人陰險狡詐,唐興逸在暗地里喚他為奸臣安祿山。一次,他看到興逸腋下夾著書本上班,生氣地搶過書本,將《唐詩宋詞選》扔在地上,揚言道,如果以后再看到他上班看書,就扣發他的獎金。
興逸撿起書本,毫不示弱地反懟道,好個反賊安祿山,你扣我獎金試試?
這一喊不當緊,周圍爆發哄笑聲,但工友都暗暗替他攥了一把汗。要知道這個安樂山在廠里是個大股東,平日頤氣指使慣了,誰也不敢得罪他。誰知他不以為惱,反而冷笑道,我是安碌山怎么啦,唐朝大將軍,貴妃娘娘還寵愛過我呢!還譏笑唐興逸是小癟三,如果在唐朝充其量不過是他手下的兵卒,捻死他就像捻死一只蒼蠅一樣。
氣得唐興逸抓起一只面盆,扣在他的腦袋上。這一扣將安樂山差點弄出了腦震蕩。他以故意傷人罪,被警察關進了派出所,好在廠長看他年輕魯莽,將他保釋出去,但工作的飯碗從此丟了。
當晚他心灰意冷,站在家里的陽臺上,仰望中秋的皓月,臉上流下清淚。心想疼他的母親拋下他走了,父親又娶了個守財奴的老婆,每天看繼母勢利的臉孔,就像看黑板上的數學題一樣討厭。如今他丟了工作,孑然一身,孤苦伶仃,如何臉面活下去?想著他黯然傷感,將自己平生書寫的詩稿點火燒了,縷縷青煙漫過房檐,裊裊繞繞地飄向夜空。老槐樹上方的圓月,仿佛笑吟吟地注視著他。恍惚間,有個黑影從月宮里翩然而下,慢慢地變成道士模樣的人,他手揮拂塵,滿面笑容地說道,孩子,你怎么把詩燒了,長安城正在舉辦中秋詩歌晚會,你不想去參加嗎?
興逸眼睛一亮,激動地說,怎么不想去參加?我做夢也想,正想到那里去會會老朋友哩。
說話間,老道將唐裝穿在他身上,一揮拂塵,他身如無根,躍上云端,耳聞風嗚,渺渺兮來到千年前燈火闌珊的長安城。
二
平康坊是古長安舉世聞名的紅燈區,它處于長安城的黃金地帶,北與文人雅士的聚集地崇仁坊隔道相鄰,南鄰高官顯貴居住的宣陽坊,這里成了長安“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俠少,萃集于此”。時晚中秋夜,張燈結彩,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在波光粼粼的渭河畔,搭起一個大戲臺,門口有歌姬佇立,笑迎文人雅士來此聚會。
先生,你來參加詩歌比賽嗎?
一位身穿舞衣,袒胸掛珠的少婦輕輕地喚他。興逸平日只看到畫上唐朝美女的形象,沒想到現實中的唐朝美女比畫上倩麗得多,豐腴的身材,精致的五官,尤其是一對黑艷艷的眼睛,攝人魂魄。
興逸不覺臉孔發熱,低頭說道,我來自外鄉,隨便逛逛。
好吧,請你在這里寫上你的大名。
他抓起筆,在一張來客登記的花箋上,寫上了唐逸興三個大字。
只聽后面有幾個舞女嗤嗤笑著議論道,章柳姐,你從何處帶來這個書生,長得好帥啊!他的模樣既不像本國人,又不像是西域人士。不知他肚里墨水如何?
章柳笑道,別亂嚼舌根啦,客人們都來了,快去倒茶水!
這時,門外來了一位年近六十,氣態軒昂的紳士,身穿名貴布衫,手持一把灑金扇子,旁邊幾位看客都恭敬地站立起來。
夫君,你也來啦!
章柳迎了上去。
你來了,我怎么不來湊熱鬧?
他愛憐地瞟了她一眼說,然后大搖大擺地坐在貴賓席上。
哎喲,今晚魏員外也大駕光臨,看來這場晚會妙哉妙哉!
一位紹興師爺呷著茶對周圍的觀眾說。
晚會開始了,李龜年親率宮廷樂隊登臺表演,一時鼓樂奏鳴,箜篌聲起,一曲清平調,猶如天籟之音,六對舞姬反彈琵琶,翩然起舞。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一陣婉轉悠揚的歌聲傳來,猶如山中百靈,清脆悅耳,原來是那章柳登臺演唱,興逸聽了不覺如醉如癡。接著耳熟能詳的詩人登場了:張九齡,高適,王之渙,賀知章,崔護等人……一張張鮮活的臉孔如此清晰地出現在他的眼前,讓他興奮不已,就像追星族似的揮舞起手臂。說也奇怪,興逸不僅能喊出他們的名字,而且熟悉得是他的老朋友一樣,其中那位崔護對他會意一笑,仿佛是他的前生。可惜今晚大詩人李白沒有到場,聽人說他被高力士叫去到華清池陪皇上賞月去了。
前來捧場的詩人紛紛登臺朗誦自己的新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
月圓中秋夜,清輝灑滿天。
家家賞明月,戶戶慶團圓。
每月月形皆圓滿,唯獨中秋最為明。
萬眾共昐此一夜,直至天明又一夜。
……
臺上佳詩頻出,臺下飛觥舉觴。真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興逸抓起月餅一邊咀嚼,一邊品賞葡萄釀成的美酒,一只玉手搭住他的肩膀,章柳笑吟吟地催促道,唐公子,輪到你上臺獻詩了!
我……他騰然大紅臉了,我來聽詩,不會作詩呀!
別客氣,小帥哥!
后面的幾位歌姬嘻嘻哈哈地將他推上臺去,沒想到唐代的姑娘如此活潑開放。
念什么詩好呢?如果將自己平日所作的詩篇念出口來,無疑是班門弄斧,關公門前舞大刀哩,丟人現眼,不出洋相才怪呢!急中生智,他突然想起宋人蘇東坡水調歌頭詠月的佳作,不覺奪口而出: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我問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恐驚玉樓瓊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
……
剛唸完上段,魏員外一聲好字,聲震屋瓦,滿堂喝彩。真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蘇東坡的詞句,豪邁的氣魄,浪漫的情調,同李白詠月的詩篇有同曲異工之妙,讓這些唐詩大佬們贊嘆不已。
全詞念畢,全場起立鼓掌,章柳雙手捧來一束鮮花送到他懷里。
興逸向臺下觀眾鞠躬致意,一再申明道,這是北宋大學士蘇東坡所作,不是他寫的。
什么北宋?什么蘇東坡?
一頭霧水潑向聽眾,讓大家聽得面面相覷。
是啊,對唐代人來說,蘇東坡是相隔幾百年后的詩人,誰會知曉他的大名?就像逝去的祖宗,怎么能知道后代子孫的名字?仿佛關公面前報上秦瓊的名號,真是匪夷所思,于是大家聽不懂他的意思,以為這個年輕人太謙虛了!這場中秋詩歌晚會,他變成最耀眼的明星。
晚會后,章柳陪著丈夫大踏步向他走來,魏員外伸出寬軟的大手,邀請他去府上作客,從此他的命運發生了重大的轉折。
三
魏員外是戰國赫赫大名的魏公子的后裔。他繼承先祖求才若渴的遺風,宅心仁厚,對那些有才華的文化人關懷備至,恨不得將他們招之麾下。他聽了逸興朗誦的詩詞,不禁對這位外貌英俊才華出眾的年輕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聽說他從外地流落此地,在長安城無親無故,便執意叫逸興住在他府上。
魏仁良田千畝,住宅極大,內設宴會廳,歌詠臺,結交的盡是社會名流,真是往來無白丁,談笑有鴻儒,他把逸興引為知己,安置在自己下榻的別墅之內。有重要的客人來臨,除了愛妾章柳外,都叫逸興陪同。每有宮廷新曲,就叫他題詞,由章柳詠唱。盡管逸興水平不高,但他諳熟宋元清以來的名人詩詞,比如蘇東坡、辛棄疾、陸游的,還有清朝納蘭性德、曹雪芹,真是信手拈來,出口成章,更讓人對他的才華佩服得五天投地。尤其是章柳,一雙黑艷艷的眼睛像有磁性地深情地注視著他,溫馨的氣息像綻開的玉荷花,飛出美麗的蝴蝶在他的周圍盤旋著。
她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他想起了自己的母親,遠在千年之外母親的墳塋一定枯草萋萋,讓他縈懷于心。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他深情地背誦起蘇東坡的悼亡詩,凄切的詞句感動得章柳潸然淚下,為了安慰他傷感情緒,她纖手彈奏古琴,引吭低吟《陽關三疊》的曲調,渭城細雨落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看到兩人琴瑟和鳴的情景,魏仁若有所思。想到自己年邁,家室龐大,兒孫成群。在娶章柳時曾有相約,如有意中人相遇,絕不耽誤她的青春,如今機會來了……
過了幾天,他請設宴獨請興逸入席。酒過三巡,魏仁緩緩開口道,章柳容色出眾,興逸兄文章超群,我想將章柳配于唐兄,不知可否?
興逸聽了嚇了一跳,立刻起身恭立惶誠惶恐地說,承蒙您的恩惠,解衣推食,長期打擾,怎敢再奪您的心愛?萬萬不可!
魏仁擺了擺手,我知道章柳喜歡你,你也喜歡章柳,我老了,她還很年輕,我早就想找一個托付她終身的人,你最合適,此等婚事你萬勿推辭!
于是在他的熱心撮合下,興逸和章柳兩心相悅,永結百年之好。魏仁還出三萬銀,資助安家。夫妻倆跪拜叩頭,感激不盡。
興逸想不到穿越唐朝,自己弄出多大的動靜,不僅娶了漂亮的媳婦,而且依仗蘇東坡等才俊們的學識,讓自己詩名大振,說是張冠李戴,欺世盜名也罷,真是一日看盡長安花,春風得意馬蹄疾。
四
經魏仁推薦,兵部侍郎楊飛把他招為幕僚,不日便去赴任,由于軍務繁忙,不能攜帶家眷,夫妻倆只能短暫分離。興逸本來對仕途興趣不大,不忍拋下愛妻不顧。可章柳卻鼓勵他說,榮名顯親,歷來是人們所追求的,豈能以兒女之情,耽擱了獵取功業的美好前程呢?大丈夫之志應如長江東奔大海,何必懷戀于溫柔之鄉?況且家用資財和器物富裕,足足等你回來還用不完呢!
興逸聽她深明大義的話,不覺對章柳更加敬重,打消心中疑慮,即日動身便去兵部報到。
章柳目送丈夫遠去的背影,淚水緩緩從臉頰滑下,猶如斷線的珍珠一樣,新婚別離,相思之苦從此打濕了枕頭。一年過后,丈夫未歸,她開始缺糧,變賣首飾,勉強度日。天寶十四年,爆發了安史之亂,盜寇攻陷了長安和洛陽,燒殺掠奪,無惡不作,男女居民,奔走惶懼,四處逃亡。章柳美麗出眾,擔心歹人劫色,于是剪掉頭發,丑化容貌,寄住在法靈寺內。
且說興逸來到兵部不久,便投入了平叛的戰爭。他跟隨希夷將軍率領的一支部隊,聘為書記,南征北戰,風餐露宿,沿途目睹尸骨遍地,民不聊生,百姓哀號的慘景,格外惦念妻子的安危,但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道路阻隔,生死兩茫茫,那里能聯系到愛妻的信息?好在他在軍中結交了幾位生死兄弟,讓他孤寂的心靈,流注了英雄的血液。其中一位名叫許俊的小將,武藝高強,膽識過人,是他教會興逸騎馬射箭,刀槍廝殺的本領,讓他領略冷兵器時代喋血沙場的豪情壯志。每當夕陽西下,寒風凜冽的夜晚,他們坐在帳內,燃起熊熊的篝火,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擊缻高歌杜甫豪邁的詩句:
挽弓當挽強,
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
許俊自小在長安長大,對城內情況十分熟悉。為了卻兄長相思之苦,他派人多次去長安打探章柳的下落,終于得知她還活著,從法門寺出來后,寄居在郊外的一戶農婦家里。
章柳看到來人手持絹袋,內有金葉題詩,果然是興逸的手跡:
章柳妻,章柳妻!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亦應攀折他人手!
章柳手捧金葉哭了起來,立即回詩一首:
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贈離別。
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
看到愛妻的回音,興逸喜不自禁。為了國仇家恨,他和許俊等眾將奮勇殺敵,終于平叛盜賊,前方傳來長安光復的喜悅。那是三年后的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興逸騎著快馬重返長安城,馬不停蹄地來到郊外,準備接愛妻團聚。未料進入農莊,一派蕭條景象。墻頹瓦朽,院內空寂無人。唯見山野桃花吐艷,芳草菲菲,那里也尋覓不到佳人的蹤影。
經再三打聽,一位老嫗偷偷告訴他,那家主人已避禍搬遷,起因收留一位長安城內的女子……
那女的到那里去了?
你知道吧,現在城內守軍是胡馬大元帥,平叛功勞很大,一次來郊游打獵,偶見這個長安之女,說她是從宮里逃出來,硬叫士兵把她擄了回去。
哎喲,這個胡馬,是皇親國戚,霸道得無法無天。
老嫗睜著一雙惶恐的眼睛,按著怦怦發跳的胸口說,人家明明是良家婦女,可看到她生得漂亮,就起歹心。有人看見那位女的現居住龍首崗,已成了他的小妾,特地為她蓋了一幢別墅呢!
興逸聽聞如五雷轟頂,天旋地轉,想不到自己保家衛國,平叛勝利,卻遇到如此厄運,看來這個胡馬比反賊安祿山還要可惡。想罷,他翻身騎馬,揚鞭催馬來到龍首崗,但見前方是元帥府的官邸,大門口數十位士兵守門,槍戟林立,戒備森嚴。
正當他勒馬探望時,從門口駛出一輛裝飾華麗的牛車,朱里通幰,旁邊跟隨著幾位女仆。興逸知道這是元帥府女眷專用車輛,說不定章柳坐在車內,便一路尾隨而去。到了一處附近的園林里,果然發現了章柳的身影。她跳下牛車,剛與他打個照面,立即躲進車內,因為有一列衛兵經過,阻擋了逸興的去路。這時有位女傭跑來,對他說,你是唐公子吧,我是夫人身邊的人,這是她送給你的信物,請勿惦念。
一只輕絲系好的紫檀盒,內裝一枚玉指,有張淚水沾濕的薛濤箋,書寫幾行娟秀的字跡:我已失身于胡馬,強行為他小妾,夫妻難無團圓之日。從此永別,愿勿相忘。
這時,驪車從他身邊駛過,章柳探窗回望,用手揮送,輕袖搖搖,香車滾滾,眼斷心迷,消失在塵土飛揚的小道上。
興逸眼望愛妻離去,苦恨無力相救,只是拍著樹干,喟然長嘆,不勝惆悵。
五
軍營內彌漫著一股節日的氣氛,昔日的勇士們相聚在酒樓內,飲酒高歌,歡天喜地。
我們勝利了,今天痛飲慶功酒!
許俊擎起青瓷執壺,仰胸一飲而盡。接著笑著對興逸說,唐兄,你應該比我們更高興吧,夫妻團圓,新似新婚,什么日子讓我們兄弟見見美麗的嫂夫人?
對呀,嫂夫人在哪里,讓我們見識一下呀!
眾人高舉酒杯笑著嚷嚷道。
不能相見了!
興逸喝了一口悶酒,聲音哽咽地說。
為什么?跟人跑了,還是有何變故?
看見他三緘其口,神情異樣的神態,許俊一拍桌子嚷道,喂,姓唐的,怎么變成婆婆媽媽的,有什么事吞吞吐吐,你當我們還是兄弟嗎?
在許俊的催逼下,他強忍悲恨把自己愛妻不幸遭遇的前后經過訴說了一遍。
好個胡馬老賊!許俊抽出寶劍朝桌邊砍去一角,強搶民女,真是無法無天!唐兄,我為你討還妻子!
這事還待從長計議,興逸攔阻許俊說,他是大元帥,又是皇親國戚,咱們胳膊扭不過大腿……
說得有理,一位年長的軍曹嘆了氣說,他的職務比希夷將軍還高,貿然前去非但不能要回章柳,恐怕還要丟了性命……
哈哈,你們怕了,個個都像縮頭烏龜一樣。還有你,他目光不屑地瞧著興逸,明知妻子遭難,不去相救,非丈夫也!你們等我,我去去就來!
好個許俊戴上頭盔,手持長矛,飛躍上馬,一聲長嘯,電掣風馳地朝龍首崗奔去,到了元帥府邸,知道主人不在,敞開衣襟,手挽纏繩,沖關推門,對著衛兵和仆人高聲大叫,司馬元帥得了急病,叫我來請章柳夫人!眾人不敢阻攔,他徑自來到大廳,對著驚惶失措的章柳說,請你跟我走一趟,立刻夾著她一躍上馬,絕塵而去,頃刻間便來到軍營前的酒樓,對下馬的章柳說,夫人不用害怕,興逸在里面等你。
章柳如夢初醒,奔入酒樓,與興逸相擁而泣。在場眾將莫不驚嘆,稱贊許俊為關公再生,神勇無雙。興逸夫婦感激涕零,一齊向他敬酒,許俊拱手笑道,幸好不負使命,夫妻團圓此乃天意,我只是舉手之勞罷了。
許俊冒死解救唐夫人在軍中傳為美談,希夷將軍聞訊后勃然變色,他叫督官立即封鎖消息,急召許俊前來,聲色俱厲地說,你闖了大禍,胡馬元帥豈能容你?立即叫他脫下軍服,隱姓埋名,遠走他鄉,待事平息后再來軍中。過后,他又找到興逸夫婦,不無遺憾地說,胡馬擁兵自重,連當今皇上也要忌憚幾分,如果我上奏朝廷,恐怕消息泄露,害了你倆的性命,還是暫時避難罷,我在渭南華陰鄉有一處老宅,你們夫妻倆暫時去躲一陣子吧,以后命運如何,只求上天保佑了。
希夷是個忠臣,他深知胡馬元帥與皇上的關系,這個比安祿山還要壞的奸臣,自恃有皇族血統,欺上瞞下,殘害百姓,自己的權力無法與他抗衡,只是盡可能保護下屬不受牽累,目送這對夫妻安然離去,他在良心稍微有些安慰。
六
離開軍營的那段日子,也許是唐興逸夫婦最幸福的時光,白天兩人在山上采薇,觀看牧童騎牛橫吹短笛,一邊背誦古詩,有時去小溪捉魚,上樹掏鳥,盡是孩童般天真的嬉鬧。白日登華山觀日出,晚上散步來到附近的亭子,觀賞美麗的月景。屈指算來,桃花開了三回,跟隨老道穿越時空來到唐朝已有整整三年,望家鄉山高路遠,故向親友夢里相告。如今牽著章柳的手,眺望著深邃的夜空,月光似銀,繁星點點,真是年年月月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他想千年之外的親友,此時此刻一定也在觀賞這美麗的夜景吧。想到這里,他不覺唱起《千年之外》的歌調:
牽著你的手
漫步在時光的河流
每一刻都如此溫柔
心中的憂愁隨風飄走
穿過烏云的縫隙
陽光灑在我們的肩頭
……
什么曲調,這么好聽?
章柳仰臉問他。
傻瓜,你不懂,這是流行歌曲。
什么流行歌曲?我覺得你稀奇古怪的,懂得真多。我問你到底是何方人氏?長期以來我心里就有這個疑問。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章柳聽罷,一把捂住他的嘴,別唱了,我害怕失去你!
這時浩瀚的銀河,一顆流星劃過夜空,墜落在遠方的天際……
真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自從章柳離奇岀走后,胡馬寢食不安,堂堂大元帥,自己的女人豈被無名小子拐走,真是讓天下人恥笑。后來他得知章柳跟隨原配丈夫跑了,派出密探四處打聽,終于查出夫妻倆藏匿之地。黎明時分,一隊人馬悄悄將住宅團團圍住,按照元帥的命令,男的處死,尸首分離,女的活擒回府,等待發落。幸好對戶家狗吠叫,將夫妻倆驚醒。面對官兵,興逸毫無畏懼,手持大刀,浴血奮戰,殺出重圍,掩護章柳向山上逃跑。可她廝守在他身邊,寧死也要丈夫在一起。眼看官兵越來越多,興逸抵擋不住,一位胡人軍官獰笑著撲向章柳……就在千鈞一發之際,許俊出現了,他騎馬揮刀將軍官砍下頭顱,然后將章柳馱上馬背。
你快帶她離開,不要顧我!
興逸聲嘶力竭地嚷叫道,這時他的胸脯被長矛刺中,汨汨鮮血如噴泉涌出。
見此情景,許俊騎馬前來救援。
不要顧我,快帶她離開!
夫君!章柳喊著他的名字,哭著掙扎著下馬,被許俊一把拽住。他定睛看了興逸一眼,撥開官兵的合圍,快馬加鞭護送章柳遠去。
興逸目送愛妻安然離去的背影,欣慰地笑著臥倒在黃土山坡上,手里緊攥著章柳的一縷青絲,直至他從夢中醒來,還緊緊攥在掌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