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紅樓位于五四大街29號,始建于1916 年,落成于1918 年。其前身為北京大學第一院,全樓主體為磚木結構,因建筑主體為紅磚、紅瓦、故稱“北大紅樓’。它是新文化運動的大本營,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基地。北大紅樓于1961 年 3月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 年 4月正式對外開放。目前,紅樓一層復原陳列了李大釗工作過的圖書館主任室、毛澤東工作過的第二閱覽室,并考證布置了學生大教室、登錄室、第十四書庫、新潮社址、校長室、文科學長室等。
1916 年,時往北大校長胡仁源、預科學長徐崇欽借洋二十?萬,在漢花園(即現在的沙灘)學生宿舍東側修建預科學生寄宿舍。1918 年,即蔡元培執掌北大的第二年,紅樓正式落成。這座建筑平面呈工字型,地上四層地下一層,紅瓦坡頂,東西面寬一百米,主體部分進深十四米,東西兩翼南北均長34.34 米,總面積一萬平力‘米?!耙蛑\實事上之便利”,學校將其“改作文科教室、圖書館、研究所及其他各機關之用”,成為北大校部、圖書館和文科所在地。
蔡元培辦公室陳列
一層主要為圖書館、文科教務處、文科事務室及校醫室。二層東面主要為文科學長書理法工學長及庶務主任及其下轄齋務、雜物、。會計各課辦公的地方,,酉面主要為教學區,校長室、出版部也設在這里。三、四層是北大文預科及本科各門教室所在地和國文、哲學、英文三部研究所所在地。
蔡元培,目光睿智從容堅定
隨著北大校務各方面的發展,紅樓的使用情況也不斷發生著變化。1919年,北大廢門改系,原來分屬于文、理、法三科的各學系,分別稱-為第一院、第二院、第三院。至此,紅樓成為北大第一院。
蔡元培殿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