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金三銀四求職季,芒果TV特別與時俱進,及時推出了綜藝節目《初入職場的我們》,專門針對應屆大學畢業生。
對于正在找工作的朋友們,看那種應試教育式的講課又覺得太枯燥無聊,看書又不形象,等自己積累實戰經驗又太費時費力。
- 你是否也想通過輕松幽默的方式,看看別人的職場面試?
- 是否也想用簡單易學的方式,多總結一些職場干貨,避開雷區?
那么我們來分享職場的 3 大真相。
01、認清自己,掌握技巧
? 企業招聘最合適的,而非最優秀的人
在這里,不得不提一個人,她叫郭夢迪。
她一上場做自我介紹,“我是一名影視宣傳者,本科畢業于北京語言大學,研究生畢業于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有相關的工作經歷,一次對接過8個藝人”等等。
一聽她的簡歷,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覺得她勝券在握了,因為她不但優秀,履歷光鮮,而且和張翰的公司定位完全對口。
借用里面一句話來說就是“你以為專業對口你就旗開得勝了嗎?”
但是她卻被張翰淘汰了。
為什么?張翰的解釋是“因為她和我們公司有些人重合了”。
也就是說,哪怕對口,即便你很優秀也不一定就被錄取。
?面試前我們需要對崗位加以了解
具體來說,招聘的匹配工作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的匹配:人崗匹配、風格匹配與人際匹配。
1、人崗匹配。
也就是崗位的任職條件與任職者的能力、素質、經驗等各方面之間相匹配,相吻合。
2、風格匹配。
主要是指一個人的工作思維與做事風格與其領導者、團隊成員之間的匹配、融合程度。對于比較高級的職位,要特別考慮任職者與其直接上級的風格匹配問題,這在獵頭工作中常常需要關注。
3、人際匹配。
主要是指一個任職者的個性特質、人際處理技巧是否能夠為所在的團隊成員所接受。從這個意義上講,企業在招聘選才時,不能只考慮崗位職責本身的要求,還要站在一個團隊的角度來考慮。
02、增加被錄取概率,提供職場干貨
? 敢于展示自己,時刻保持自信
先來說孟羽童。
在面試過程中,雖然看到前面兩位面試者的表現,她也是驚訝不已。
但是她在自我介紹時,并沒有絲毫的懈怠,相反她表現得很活潑,自如地展示自己,體現出自信和親和力,最后是她被錄取了。
? 抓住考官注意力,對從事職業做好準備
再來說梁堅洛。
他的自我介紹,堪稱模范級別,真的很會抓住別人的注意力。
因為輪到他的時候,已經比較后面了,面試官和觀眾都會有點麻木。
所以,他選擇創新,不是像別人一樣千篇一律地介紹自己。
開頭第一句“作為最后一個介紹的,我想做點不一樣。董總您對直播帶貨特別有一手吧……”
聽過前面4位面試者大同小異的介紹,已經略感枯燥的董總,此時立即就覺得十分新穎,眼神都亮了。
而且過程中,他還分了幾個點,這讓他的自我介紹變得非常清晰,老板也容易抓重點。
第二句“做完自我介紹呢,我想講一點不一樣的東西……”,他的轉折,再次讓老板跟著他的節奏走。
他兩次用到“不一樣”這個詞,很好地抓住了老板的注意力。
最后在老板提到“我想聽你們說,我選擇這個價值的時候,我會給格力帶來什么”的時候,他又能立即給出應答。
可以看出他做過充分的準備,聽到這樣清晰、全面且新穎的回答,哪個老板不青睞呢。
? 讓老板看到你能夠勝任這個職位的點
這個要講一講張安,董明珠對她的評價是“很有敬業精神”。
張安如果單講自己的個人介紹,比如學校啊、工作啊等等,那么在坐的每一個都不會比她差。
但是她介紹了自己的一個奮斗過程,并且取得了很不錯的成果。
這就給了老板一個肯定——她能吃苦,同時她也是一個有經驗、有策略的人。
在老板問到她如何做好情緒的管控時,她的回答也剛好完美地貼合應聘崗位的屬性,可以說,她被錄取是必然的。
03、用 110%的努力付諸行動
在談到對 00 后的期待時,董明珠說:
優秀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你的付出才能讓你成為更優秀的人。
「太難了,我真的盡全力了......」
我們經常發出這樣的感嘆,也常常認為自己已經拼盡全力,付出了 100%的努力。
遺憾的是,我們總是過低估計自己的潛力,過高估計自己付出的努力程度。
??抓住最重要的 20%,匹配 80%的精力和時間
如果被安排的工作內容太多,最好的處理方式,不是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好,而是找出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做好。
首先,我們要學會掙脫日常瑣事的束縛。
面對瑣碎工作,我們可以借助工具,最大限度地提升工作效率。
然后,有意識地為重要的事情「創造」時間。
同時,也要學會拒絕,把 80%的精力投注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去,拒絕無關緊要的機會、工作、聚會、社交。
??善于施加「時間壓力」,提升工作效率
面對復雜又繁多的工作,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但總是不知道該從何開始,結果拖拖拉拉,行動力越來越不足。
面對這樣的工作低效時刻,不妨讓自己「別猶豫,先動手」,在行動上給自己施加「時間壓力」:也就是給自己的工作設定 deadline,督促自己提高工作效率。
大家可以試試番茄工作法,讓自己專注工作 25 分鐘,然乎放松休息 5 分鐘。短暫的休息會讓我們保持張弛有度,輕松回到下一個 25 分鐘的專注中。
要知道,按時完成任務時產生的喜悅感,能夠更好地鍛煉大腦回路。
在這個過程中收獲到的成就感,也能讓我們干勁兒十足。
看完這些職場干貨,你有沒有什么收獲呢?
無論是初入職場的小白,還是混跡職場的老鳥,都需要時刻思考:怎樣才能做得更好,永遠不要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