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喜愛的作家村上春樹這樣談跑步:我畢竟是一個長跑者,成績也好,名次也好,外觀也好,別人如何評論也好,都不過是次要的問題。對于我這樣的跑者,第一重要的是用雙腳實實在在地跑過一個個終點,讓自己無怨無悔:應當盡的力我都盡了,應當忍耐的我都忍耐了。從那些失敗和喜悅之中,具體地——如何瑣細都沒關系——不斷汲取教訓,并且投入時間投入年月,逐一地累積這樣的比賽,最終到達一個自己完全接受的境界,抑或無限相近的所在。
? ? ?序:在這個寂靜寒冷的秋夜,昏黃的路燈籠罩在一層薄薄的輕紗之中,像極了三天前那個清冷的早晨。三天前,10月23日,秋日的最后一個節氣——霜降在蒙蒙細雨中如約而至,這一天,也是我們修文高外人參加高青全國馬拉松的日子。這場冷冷的秋雨,用這樣特殊的方式為我們這群參加馬拉松的伙伴們洗禮,蕩滌塵埃,凈心前行。
? ? ?在擁擠的馬拉松起點處的人潮中,到處都可以看到裝備齊整的高手、積極備戰的團隊,到處都可以聽到跑者們為自己、為他人加油鼓勁的口號,到處都可以感受到場上每一個人的熱情,激動人心的音樂聲也在空中回蕩。或許是綿綿的秋雨也被人們的熱情所打動,它竟拼盡了最后的一番氣力,又不忍打痛我們,最終像輕柔的珠簾從天而降,為我們開啟了馬拉松的大幕。
? ? ?在浩浩蕩蕩的人潮中,我的腳步跟隨著人群不由地挪移著,漸漸地,整個馬拉松的隊伍戰線不斷地拉長,延伸。對于我這樣的初跑者,我慶幸遇到了一群跑全馬的小團隊,當我提出跟隨他們跑時,隊長很熱心地告訴我要壓住腳步,保持勻速和自己的節奏。跟隨他們,我第一次一口氣跑了8公里,中間不曾停歇。我的身體清楚地告訴我:我終究是要做自己的,停下來喘口氣,是我在8公里之后要做的事情。看著他們漸行漸遠的背影,心里默默地感謝他們的一路陪伴。看著前方的選手們在努力地一點一點地向折返點前進時,我有了清晰的小目標。而我的對面,已有向終點跑去的參賽者,相對而行的人們不斷地為他們加油,祝愿他們能跑出好成績。我也第一次在競技體育的賽場上看到如此溫馨的場景。看著腳下的路,一步步向我心中的小目標前進時,聽到了熟悉的聲音:“海杰,加油!”抬起頭,看到了對面早已經開始折返的吳校長,聽到這溫暖的話語,我又充滿了力量繼續向前跑去。看到折返點近在眼前,內心一陣狂喜,到計時器上使勁兒跳了兩下,路兩旁的觀眾和工作人員都笑了。他們哪里知道,像我這樣從小與體育不沾邊的人來說,能跑到10多公里處是一種多么難以言說的喜悅。那時,我真想仰頭向天空大聲呼喊:我跑到折返點啦!讓那天空聽得見,讓那細雨聽得見,讓遠方曾經質疑的自己聽得見。
? ? ?我知道,中點過后,是我要用信念與毅力一段段跑下去的艱難的過程。再堅持幾個紅綠燈就可以轉彎,再堅持一會兒就可以到達扳倒井公司,在馬路的盡頭就是公園的小路……就是這樣一個個的小目標,讓我堅持到了跑到大橋的那一刻,看著馬路左側川流不息的汽車,聽到終點處陣陣鑼鼓聲,在望見終點的那一瞬間,膝蓋的疼痛感被奔向終點的喜悅所掩蓋。看到解主任遠遠地招手,聽到她那一聲聲的鼓勵,著著前方終點處的計時器,難掩喜悅之情的我又一次奔向最終的起點,又一次在計時器上高高地跳起,落下,扎扎實實地踩上幾腳。那一刻,我終于在自己預算的時間內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大挑戰,最終靠自己完成了對身體極限的挑戰。
? ? 王校長說:“世上有很多不可能的事,只要敢于挑戰,都會有可能。”人生馬拉松,讓我們挑戰了曾經認為的不可能!不與他人比,不與時間比,只挑戰自己,這,也是馬拉松的精神吧?
? ? 后記:25日,膝蓋不再疼痛,只有腿部的酸痛還會隱隱襲來。在學校的操場上做幾組深蹲,慢跑幾圈,速度竟也比原來提高了許多。村上說,很慶幸他在33歲有了當作家的念頭并開始跑步。我也很慶幸,在34歲這一年,開啟了人生馬拉松的旅程。做自己的想做的事情,沒有什么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