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是自尊而不自傲,是尊重他人,是受人尊重。
背景:
假期我在一家公司實習,周末部門組織去周邊城市旅游,聯系的是常合作的旅行社,安排了隨車司機和導游。
等到了旅游景點,先安排了吃飯,大家陸續下車,可能路途太長,睡著才醒,有人磨蹭了一下,司機就很不耐煩地就開始大聲嚷嚷“快點快點!”看人半天不動,又站起來指手畫腳,“還下不下啦!”
正巧當時我手機落在車上,折回去拿,看到他這么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別說嚇,耳朵都差點要報廢了。
那兩人剛下車,我就抬腳要進去,司機趕緊攔著我“干嘛干嘛,要關門了”,我笑著解釋,連說著“不好意思”,他才點了根煙,走到一邊,默許我拿了東西。
看我下車,他一口將燃了半截兒的煙吸到底,又開始嘀嘀咕咕嘮叨了幾句,前面說的什么我沒聽清,只聽懂有一句“……趕著吃完飯,又要給你們來開門……”
當時禮貌性地對他說了一聲“謝謝”,他大手一揮,跑著上樓去吃飯了。
吃完飯,我和朋友剛下來,他就過來把門打開,邊阻止我們上車,邊說“車里熱,開會兒空調上吧”,我說“沒事兒,外面更熱”,說完就竄到車里去了,也聽見他在身后笑得大聲。
第二天下午,是最后一個景點,和往常一樣,他停在景點正門讓我們下車,那天所有人都很累,我和朋友已經沒有心思在烈日下瞇著眼火辣辣地四處膜拜祠堂了,就打算不下車了。
有位阿姨的孩子睡著了,跟司機說“小孩不下車了,車上可以開著空調不?”司機說“肯定不行啊”,兩人本來說得好好的,后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吵起來了,阿姨叫來她丈夫,并大聲斥責司機。
我隱約只聽見司機在說“你到底懂不懂,你就亂說。你讓我一直開著空調就是不熄火啊!我待會兒找個地方停了車,也是要下去看看的?!薄澳闩J裁磁?!”
這時候阿姨和她丈夫抱起熟睡的孩子氣沖沖地下車,下車之前,阿姨指著司機說了這樣一段話“從來沒有見過哪個司機像你這樣,一路上這里不對!那里不對!開個門也要說半天!我跟你說,你就是個開車的,你閉上你的嘴!牛什么?你不過就是我們合作公司的一個司機,你讓我不滿意了,我們下次直接不找你們了,就是這么簡單!”
一段話說完,就拍門下車。
導游現在車外,“我們做服務行業的,脾氣收斂點……”說完嘆氣走了。
我和朋友在后座看傻眼了,本來打算跟司機好好商量一下,不下車了,不開空調也沒關系。但現在只敢埋著頭,假裝他看不見我們。
“你們怎么不下去?”他還是發現了。
“我們不下去,不用管我們?!?/p>
他繼續開車,開了很遠,才找到一個有位置的停車場,車子停下來,點了根煙,邊抽邊嘀咕,“……開車的,開車的怎么了……我停了車,還不是要下去玩玩的……不熄火怎么可能……”
之后是長久的沉默。
他還是沒下車,一直抽煙。
那時候車里一直在放的是這首歌:
“……
這時我聽到 石頭在歌唱
街道在哭泣 杜鵑花在尖叫
我愛這精彩而美麗的世界
因為它總會讓我那么心碎
我愛這沸騰而熾熱的生命
因為它總會讓我那么彷徨
……
我終將在結束的地方起程
只為了奔向那告別的聚會
我知道這一切是早已注定
抗爭著只為了微笑地離去”
我才發現,一路上我們聽的都是汪峰的歌。
撕裂的嗓子,嘶吼著人生。
不過是在這個世界上,揭露出又一個被傷了自尊的人罷了。
那天我一直在想:所謂服務業,到底在服務什么。
說起來,服務業屬于工業、農業以外的第三產業,早期,只有流通服務,也就是因為經濟活動開展的服務,比如買賣之后貨物的運輸與存儲。到了后期,經濟更為發達,社會需求層次更高,服務業才拓展演變出生活服務,比如餐飲、旅游、酒店。
當服務業從企業生產活動分離開,成為一個獨立且不可或缺的部門后,才漸漸響起了“顧客就是上帝”這樣的至理名言。
但是,在顧客是上帝的服務準則之下,服務的是什么?
是合同或者工作準則約束下的必須事項,比如按時送達目的地,還是不止于此,在送達的過程中,要發揮市場營銷的手段,要有禮貌的問候,周到的安排,貼心的諒解,因為顧客的要求委屈自己,甚至失去尊嚴呢?
我每次去醫院掛號,都多么希望服務窗口的玻璃后是一張笑臉,而不是一臉冰碴,語氣冷漠的不耐煩模樣,尤其當你不常去醫院,不知道自助辦卡程序的時候。
我很想對天長吼,他的態度太差,讓我心情很不爽,可是他該做的確實都做了,盡到了崗位的職責,我又能指責他什么?
因為這是醫院,所以我不得不認了,但如果這是一家服裝店或者餐廳,我保證,我不會再去第二次。
也就是如此理論下,才造就了海底撈變態服務下的脫穎而出。
不尊重別人,這樣的服務,即使材料齊全步驟正確,卻欠了火候。
很多時候打uber,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乘客可以評分的原因,司機可以像查戶口一樣,掘地三尺挖出話題聊,把你的生活翻個底兒朝天。
“你是XX公司???”
“你是外地人嗎?”
“在這里上學啊?”
“你在這里上班嗎?”
“聽說你們工資……”
“哎喲,資金運作,聽起來很專業嘞,我自己有個公司也是做這方面的,加個微信,我向你學習一下吧……我搞貸款嘞……”
或許在我初到某地時,遇到一個這樣的司機,我會很愿意和他聊聊這些事,并且感激他的熱情。但每天都和不同的人聊同樣的話題,還是被追著問,我想,我會崩潰的。
但是不怪你,要怪只能怪在你之前那么多追著問的人。
所謂“厚積薄發”而已。
不考慮客戶需求,一味地自作主張,不值得受人尊重。
有個晚上和朋友住酒店,朋友給前臺打電話說wifi的問題,前臺說會安排人送個路由器過來,朋友還準備說,對方切斷了電話。
過了一會兒,有人來敲門。把路由器塞在朋友手里,兩句話交代了怎么使用,轉身就走了。
朋友氣的不輕,打到前臺一通投訴,語氣冷淡兇惡之極,當時我就驚呆了,沒想到你還有這樣的一面。
她一邊讓我不要驚慌,一邊跟我解釋“你看他們服務態度多差,而且是普遍問題,這種情況,只能以暴制暴。”
以暴制暴,是最簡單有效的回擊,也是最有震懾力的自我保護。
但是有一天,當我們都活在了以暴制暴的世界里,這將會是多么冷漠的現實。
要解決問題,就要從根源出發。
服務是什么?
我眼里的服務,是自尊而不自傲。
不以工作性質評判社會地位,服務態度佳,不代表時時刻刻表現得低人一等,是對自己的尊重。
每個工作都是社會所需要的,認識自己,提升自己,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不以捆綁消費作為留客之道,尤其是理發店,甚至可以在剪發過程中從頭說到尾,毫不體會顧客個人意愿,強行勸說或欺騙,以達到高消費業績,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自信的表現,不自信外部輻射表現出的不自重。
不以個人眼光揣摩顧客貴賤,有從事奢侈品銷售的導購員經常以個人眼光揣摩顧客,決定到底是冷眼旁觀還是熱情介紹。這是自傲,狐假虎威的自傲。
不自尊,人不尊之。自傲者,人恒惡之。
服務,是尊重他人。
在自尊的前提下,恪守“顧客是上帝”的信條。
站在顧客的角度,傾聽他的聲音,考慮他的需求,而不是以己度人,偏離主體。
服務,是受人尊重。
當服務受人尊重時,是對個人和工作最好的認可,也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結果。
這大概也是服務業的最高境界吧,如同最高星級的酒店,最資深謙和的管家。
那么,當我們說到服務業,我在說尊重,三個維度的尊重,就是服務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