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回家前,望著空蕩蕩的房間里的四個大行李箱,我室友問我,你說那些哈佛麻省理工最后都去干嘛了,我說我不知道。
畢竟,這些人就像小說里的東方不敗一樣虛無縹緲。
在我的認知范圍里,模模糊糊地感覺到這些人大概會成為科學家,為理想奮斗終生,不食人間煙火。
畢業后,面試了一家公司,非ABS非四大非投行,面試臨結束時HR問我還需要了解些什么,我說想知道這個職位校招的情況,HR說這個職位招五人,現在他們已經發出去8個offer,全部北大清華MIT。
剛開始我很震驚,我以為自己的口才能夠征服HR,而且面試氣氛輕松和諧,怎么問了這個問題她就有了回絕我的意思。
我自嘲了幾句,并表達了對行業的熱愛。之后HR不再回應,我以為我就這樣掛掉了。
之后的一周,我都處于自我懷疑狀態。我一直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可是我自身的學術背景和個人能力也沒有糟糕到連個普通企業HR面都過不了吧,掛在經理面上我還能理解。雖說我讀的學校名氣不大,可也是雙一流985本科+美國top20碩士(我申請那年還是top10),專業跟崗位也很對口。
難道是HR搪塞我?
不過這樣的狀態并沒有給我帶來太多負能量,我向來知恥而后勇,我立刻報了網校,走上了考證的不歸路。
我告訴父母面試情況之后,我父母覺得HR一定沒說真話,就托人去問了一下。
大概過了一個月后,我突然接到了HR電話,叫我去入職參觀體驗。
盡管內心覺得很不可思議,但好奇心還是驅使我去了。去了之后發現同批校招的同學開口就是你幾字班的?我說我不是清華的,有人說北大的?
HR跟他們解釋我是后來補招的誰誰誰之后,他們意味深長地說原來你就是那個誰誰誰啊。
從小到大,我一直很自豪我不需要借助父母的“幫助”,中考我可以不需要加分,超過全省最好的重點中學錄取線20分;高考我可以自己考上雙一流,不需要“找人”進什么子女班。出國了留學也是自己參加比賽做科研發表學術論文,考T殺G一步一步過來的。
但是,當周圍人都比你高出一個段位的時候,過往的成績都被否定。大家鄙視的目光能讓你后悔生出來。
我仿佛走入了另一個世界,接受了一場文化大沖擊。
考慮到人數眾多的北清學子,食堂只賣東北菜,雖然這家公司幾乎坐落在中國的最南端。團建時,領導和同事背起了清華校訓,我只能保持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我曾經以為自己考了三次好不容易考到的三位數的托福成績還算不錯,直到一起入職的同事說他的110分是裸考;我以為自己天天忙CPA已經很努力,直到發現同事已經開始準備CFA三級;以為自己在學校做了兩個不錯的項目,結果大家的實習履歷各種投行券商abs。
曾經以為自己缺少的只是一個平臺而已,真正進入職場才發現原來平臺上早就人山人海,而自己如此弱小,甚至連自尊心都碎成了渣渣。
也許是躺在自己的舒服圈里太久了,我該出來曬曬太陽了。雖然現實很骨感,報告要繼續寫,書還是要繼續看。也許我的努力并不能縮小多少差距,但如果連努力都不肯努力,那活該被鄙視一輩子。
謹以此文獻給所有正在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