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陰沉沉的,悶熱,似乎在憋著一場大雨。這讓我想起了2020年那天,騎行回程中,遭遇傾盆大雨,我們在故宮邊一個高墻下避雨,然后,涉水回家,全身濕透,直打寒顫,突然從酷夏到了寒冬。
八月九日,騎行夜歸遇雨,行至北池子大街,覓得一檐下躲避。天空大雨如注,傾盆二十分鐘,街道流成了河。
雨勢變小后,我們繼續趕路,南下地勢低,水深,不敢前行,便北上,改沿五四大街,朝內大街東行。
雨撲打在臉上,身上,衣服漸漸濕透,發涼,像是寒秋;夾著雨的風迎面刮來,讓人瑟瑟發抖,便一邊繃緊著全身,抵抗著寒冷,一邊緊蹬腳下,發力,讓身體多發些熱,但頂不住地哆嗦,像是嚴冬。
到處積水,從機動車道中央到自行車道,越來越深,深的地方,近及膝蓋。我們不敢貿然前行,不知道什么地方井蓋會被人扒掉了為了排水,只好冒著另一風險,沿著隔離帶騎,那里水淺,能看到路面的情況。
東行到二環,風小了很多,沒那么冷了,但輔路也已成了河,于是在馬路牙子上的便道上騎。一路上,有橫躺的樹枝,電動車,共享單車,還有停在半道不敢前行的轎車。
到建國門, 我們不知道該怎么走,因為無論二環還是三環,都有低洼的橋洞,考慮再三,最后沿長安街往東從三環回。
這時風已停,雨稀稀拉拉的,也已沒有之前那么冷了,三環積水也沒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嚴重,不過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
到家,熬姜絲可樂喝,沖一個熱熱的熱水澡,盡管,這本是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