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最腹黑的手段實現最初的夢想

文_戴日強

假如把大明帝國比作一個企業的話,那么張居正將是這個企業里最優秀的職業經理人,甚至可以說張居正是整個封建時期最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沒有之一。

一、帝王師張居正如何上位成ceo?

大家都知道張大神人當上首輔的時候已經快知天命,而在當時,他只是一個副總,高拱才是真正的ceo。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高拱和張居正兩人是志同道合的戰友,甚至在信仰上他們都把對方看做知己。是的,他們都看過朱家企業幾位ceo的浮沉:夏言的悲劇;嚴嵩的倒臺;徐階的離職……所以,在經歷那么多事后他們更加成為為天下蒼生干實事的黃金搭檔。但是ceo只有一名,在朱家企業里ceo一般的首輔才是當家,才能決策,而在才干上張居正遠超高拱,并且朱家企業的高總也意識到了這個張副總將會是自己最大的威脅。所以,最常見辦公室政治來了,可怕的權利,哪怕是最親密兩個戰友。

隆慶六年,朱翊鈞即將登基成為新的老板,而這個新老板是張大神人從小培養到大的學生,而且是非常敬仰自己、聽話的小學生;再加上朱家大管家馮保(后任司禮監掌印太監)是張大神人的粉絲,要知道大管家這個職位可了不得,縱觀整個大明王朝,權利的斗爭是其實就是“皇帝”、“大臣”、“太監”之間的三角戀問題,皇帝跟誰好誰就借力打倒另一個小三,而馮保作為當時實際意義上的太監頭頭,他的實力可想而知;再加上小老板(即將上任)他媽媽李貴妃跟張大神人有不尋常的關系,雖然正史和野史都在八卦,到底什么關系我不好斷定,只能說一個是寡婦,一個是帥哥;一個是干柴,一個是烈火……從理論上說張帥哥有妻妾,沒必要勾搭李寡婦引火上身,但是一個三十出頭的寡婦常年看著張帥哥從自己的房間里出出入入,你說她能忍得住嗎?就算忍住了,那暗戀總可以吧?要知道暗戀的力量可是偉大的,隨時都愿意為對方做好炸碉堡的準備……

在朱家企業里,新老板挺你,大管家挺你,老板他媽挺你,從理論上來說張居正上位當ceo只不過是一句話的事了,可這個時候張大神人猶豫了。因為,在這場權利斗爭中他必須干掉高拱,夕日風雨與共的戰友。有人說,為什么不能像現在一樣,讓董事會下達一個任命通知:任命張居正當ceo,高拱當cfo不就行了嗎?是的,當然不行,在朱家企業的管理制度里,甚至整個封建史里這個斗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們是注定無法在一起的。

所以他失眠了。夏言和嚴嵩的故事歷歷在目,嚴嵩和徐階的故事自己也夾在中間;徐階和高拱的故事自己就是參與者……那么他跟高拱呢?其實如果按照這個規律走他很清楚,就是他干倒他然后上位,但是高拱跟夏言不一樣,跟嚴嵩更不一樣,跟徐階也不太一樣,他確實是一個合格的職業經理人。

于是話又回到開始了,在一個企業里,一個優秀的員工并不是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很難說高拱不優秀,他確實也很有想法,也為民辦事,但是他確實拯救不了這個瀕臨破產的朱家企業。

這個時候張大神人在想什么呢?是家道中落和寒窗苦讀背負的責任;是顧璘的良苦用心和天下己任的忠告;還是蟄伏、隱忍幾十年的奮起;或者是那個埋藏在內心里幾十年的信仰?

最后,只有張居正,他自己明白了只有自己當上總裁才能實現自己的信仰,是的,那天張大神人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上位當ceo。

張居正被選為總經理的時候已經是萬歷年間,整個朱家企業已經是日落西山。首先,朱家企業收支很不平衡,再加上前幾任老板揮霍,國庫虧損嚴重,表面看起來似乎很風光,大有《紅樓夢》榮國府的樣子,隨時都有可能宣布破產;其次,由于土地兼并嚴重,作為財政收入支柱的稅收越來越少,甚至收不上來,也就是說這個企業不賺錢了,或者說虧得很厲害;再次,人民內部矛盾激化,天災人禍不斷,農民起義不斷,再加上軍餉發放不及時,叛變也是大有存在,人民相當于企業里的員工,員工都起來造反不干了也就是說這個企業再全球500強也隨時可能倒閉;最后,邊疆上韃靼隨時都光臨瘋搶,甚至打算用武力方式兼并朱家企業,東北的女真部落也逐漸強盛,隨時想收購大明,還有東洋企業趁火打劫也是常有的事……

沒錯,張居正就是在這個時期當上了朱家企業的總經理。俗話說接了個爛攤子就是在說這個情況。

但是,一個真正牛X的人并不是簡單地很好一件事,而是當別人都做不好的時候你上你就能做好。換句話說,在一個企業公司里,如果你擔任這個職位只是很好完成職位的任務只能說明你是一個合格的員工,或者是一個職業的員工,但如果這個職位因為你的存在而變得不一樣那么你就是一個牛人。已故的喬布斯是這類人,整個蘋果因為他的存在而變得不一樣,后來蘋果不行了,他回來重掌蘋果又把蘋果推向了世界的巔峰。是的,張居正也是這一類人,萬歷年間,整個落寞不堪明朝、瀕臨破產的朱家企業因為張居正的存在而變得不一樣,張居正,正是他的力王狂瀾,大明帝國重綻光輝,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神人。

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提出張大猛人是怎樣煉成的?那么我們就來看看作為朱家企業的職業經理人,當他坐上這個位置他是怎樣替這個帝國規劃,又是如何管理這個企業?

胡適在五四時間曾提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全新的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從張大神人管理企業的方法來說,他確實很好的運用了這八字方針,那么后續我們就來認認真真地看看張大神人這個最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是怎樣煉成的?

二、帝王師張居拿什么領導大明企業?

張居正在所有人眼里是一個鐵腕執政的改革派人士。是的,他鐵腕,他也是不改革死不休的人,他的執念根深蒂固。但是張居正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改革,而是恢復舊制。天啊,這是張大神人干的事嗎?

是的,一開始的一系列恢復舊制就是張居正做的。如果我們透過問題看本質就不難看出他的目的。所有一切都圍繞著三個字——執行力,很多時候我們看一個公司有沒有發展潛質不是看領導有沒有遠見,一般沒有遠見的人當不了領導,但是為什么成功的領導少之又少呢?那都是因為“執行力”三個字。

執行力到底有多重要呢?我們先來對比兩個人物:王安石和張居正。

毫無疑問,他們都是改革派。很難說他們誰更厲害,無論政治眼光還是信仰等等。而且從態度上王安石執念更深,他甚至說過“天命不可畏,祖宗不可法”,張居正一開始還乖乖地守舊制,但最后只有張居正成功了。他們之間唯一的區別是張居正有個執行力超強的團隊!很多學者說王安石用錯人,這不全面。變法時王安石雷厲風行直接改革,而張居正先做的卻是復舊制,因為他在增加團隊凝聚力。也許一開始就區別開來了。

很多領導一上任就把前任所有物品、制度全部更新一遍,然后迫不及待推行自己的模式,這可以理解,畢竟新官上任三把火,于是這樣就應了我們常聽的“操之過急”,真正成熟而有自信的人是不需要做這些東西來證明自己比前任優秀。是的,我們的張大神人看透了這點,而且看得很明白。所以,他尊祖制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京察制度。這四個字一出來大家都明白了吧?

京察制度,就是類似現在我們現代企業所推行的“績效考核”,再通俗點講就是監督機制。“京察制度”就像是一把尚方寶劍,誰握有這把寶劍誰就掌握了生殺大權,因此,張居正非常清楚的意識到必須重新推廣“京察制度”,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整肅官場,用現在企業管理方式講,就是增強執行力。

在此,我們討論下大明帝國為什么覆滅呢?

有人說是因為清兵入關;有人說是農民起義;有人說是因為亡于宦官……眾說紛紜,最后我還是比較比較認可“任何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開始瓦解”這個觀點,再具體一點就是從明朝中后期開始,皇帝、大臣、太監三者陷入無止無休的戀愛斗爭,在政務上所有官員也陷入漫無目的地攪渾,反正你說的我就是反對,我說的你反對,大家吵成一片,最后皇帝也沒辦法。不知道你遇到過沒,無論你在班里組織一次聚會;還是社團里做一個活動;或是工作后帶一個項目,很多人七嘴八舌對這個事所有細節提出問題,而且他們說的還非常有道理,關鍵的是他們說的道理還讓你無法反駁,這樣下來你要做的事被七搞八搞很艱難地推動下去,推動到一半,各種意見又上來,最后整個項目不了了之。

是否你真的遇到過呢?沒錯,這就是執行力的問題。而張居正在一開始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而且他做到了。一道政令下去,別管對不對,官員不是用來提那么多亂七八糟、不合實際的意見(當然,不是不讓提意見,這個要把握一個度),先執行下去,到底好不好實踐中就能證明這個政令,所有人少說話,別動不動就蜂擁過來開“批斗會”,再不努力工作就完不成“績效考核”(京察制度),生殺大權在張居正這,到時候罷你官有你哭的,于是底下官員為了保住烏紗帽還是先做事吧,真是不折不扣的張大神人啊。

三、帝王師張居正是如何帶領大明企業上市?

在這里我們重新提下前任CEO高拱,高總確實是一個能力很強而且很有志氣的人,但是面對整個支離破碎的朱家企業,他只是開幾個藥方動動幾臺小手術,這就好比一個千瘡百孔的大廈,高總做的只是叫工匠上去重新刷上涂料,補點缺口而已。所以他執政的這些年,雖然也兢兢業業,但是對于幾近破產的朱家企業來說只是滄海一粟而已。也是基于這點,張居正更加堅定了自己上位的野心,當然,無論張居正上位多少是為了權力,但至少他沒趕盡殺絕反倒以禮相待,多年后再次遇到故人他們彼此還能把酒言歡,足矣!這些都是后話。張居正明白,接到這樣一個爛攤子像高總那樣簡簡單單幾個小修補是不行,必須動大手術,必須動根基,必須……

所以,屬于張居正的時代到來時候他便大刀闊斧的改革,只有他清楚,想要挽救整個大明帝國于水深火熱之中就必須從頭到尾徹徹底底改變;他亦清楚前路滿是荊棘,將會有無數人、無數個絆腳石阻擋著他;他也清楚,如果他進行改革將會像商鞅一樣受極刑而死,也有可能像王莽一樣身敗名裂……但是他不怕,他從未懼怕過,因為所有的一切只為埋藏在心中幾十年、宦海浮沉、滄海桑田從未改變的信仰。

只有那四個人能書寫他最終的信仰——天下蒼生。

換做一般人,一旦上位了就開始排除異己,提升自己的地位和權利,沒錯,張居正為了增加執行力多少也提升了自己的權利,但是其實他所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國強民富”,但是怎么做才能讓大明帝國強盛起來,讓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呢?

回到一開始的假設,假如大明帝國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全球no1企業,張居正臨危受命成為朱家企業的ceo,那么他會做哪些事?

寫過活動策劃方案的同學都知道,寫的時候要把活動目的,活動詳細流程等等詳細寫出來。我們能肯定的是張居正當時肯定沒寫策劃,是的,因為他寫的是奏折,張居正在未執政的時候曾寫過很多關于富國強兵的奏折,并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議,例如《論時政疏》。當然,這些改革一方面直接觸犯握有大部分股票的股東(地主階級)的利益,另一方面也讓董事長(皇帝)很沒面子,肯定實行不了,但是幸運的是張居正沒被干掉,反倒是給予他更多時間反思和修改等著他當上ceo。(當時基本上寫這類奏折上去的下場都不會太好,而張居正卻幾乎沒事,這他的聰明之處,后面我們將詳細講解)

為了更好展示和分析張居正的奏折,下面我們就以更現代的方式來分析下張居正改革項目的策劃方案。

(一)、上市前背景:企業收支不平衡(收入低于支出)、員工極不穩定頻繁跳槽(農民不種田成了流民,邊陲農民起義不斷)、高層領導內耗嚴重(各大官員不干實事,相互爭權奪利、相互抬杠)、盈利項目銳減(稅收收不上來,收上來也很少)、企業賬戶沒什么存款(國庫沒有多少銀兩)、競爭對手手段不斷,隨時兼并朱家企業(韃靼、倭寇以及后來的女真)……

(二)、上市目的:使朱家企業重新振作,從盈利角度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no1企業。(國強民富)

(三)、上市準備流程及詳情:分為對內、對外,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詳情后說)

(四)、預計風險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張居正的策劃方案了,這個風險只有兩個,一個是朱家企業倒閉;另一個是自己死無葬身之地,還有身敗名裂。

當然,結果證明第一個風險是不存在的,因為有了張居正,整個朱家企業至少繼續顯擺半個世紀,但是第二個風險不幸被言中,張居正死后被抄家,家屬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此外,由于他為了整合企業文化,把矛頭對準了那群偽憤青,再加上曾經得罪言官,他死后會是怎樣的身敗名裂大家可想而知。可惜了張居正一世英名,甚至到了現在,張居正依然是一個爭議非常大的政治家。

(五)、備注

在張居正的備注里,只有兩個事值得他時刻牢記。第一個是信仰;第二個是用人。

(六)、上市預算:很多很多錢,但是能翻倍賺回來。

(七)、總結

整個大明王朝興衰其實就跟一個大企業一樣,核心問題是有沒有錢。針對這個對核心的問題,政治家、理財大師、外交家張居正臨危受命擔任即將倒閉的朱家企業ceo后通過對內的整頓吏治、丈量田地、一條鞭法以及對外的清剿倭寇、與韃靼貿易等舉措有效增加了財政收入,使得朱家企業由虧變盈重新屹立世界500強企業榜首。其實我們回頭過頭在分析張居正的改革方案,所有對內、對外的舉措和方法都是圍繞著“如何使國庫充實”這點進行,都說讀史可以明智,如今我們面對一個大問題時是否也可以把問題劃分為幾塊,然后分步驟有條不紊地解決,最后量變引起質變呢?不僅僅是如此,我想,從張居正身上我們還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

總而言之,張居正是明朝時期最偉大的政治家、理財大師、外交家,也是整個封建時期最偉大的經理人,沒有之一。

所以說張居正的王道是“霸道”,在兵荒馬亂的亂世里,在幾近破產的朱家企業里,需要這樣一個崇尚霸道主義的人物出現!

所以,張大神人,是歷史選擇了你,也是你選擇了歷史!

四、帝王師張居正如何給企業換血?(一)

(1)執行力是王道:重新整合管理階層,少開爭吵會,提倡高效率工作,推出績效考核,增加管理階層執行力;

這些前面我們就提到了,張大神人通過自己的霸道政治整頓吏治,復祖制推行“京察制度”,極大程度提高了官員的工作效率好執行力。

(2)合理分配:重新分配員工崗位,提高勞動積極性。

到了萬歷年間,股票市場極為不穩定(各種苛捐雜稅),一方面股票(土地)基本被中上股東(地主)收購,另一方面即便是握有股票的股民(農民)面對如此不穩定的市場基本上吃不飽飯,也寧愿拋出股票給股東干活。種種原因廣大股民失去賴以生存的股票,只能給各股東干活,可是大家都知道這些股東都是豺狼虎豹,所以廣大股民很多成了流民,流民一多沒飯吃就有隨時要造反重新洗牌整個股票市場。這是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要知道崇禎皇帝就是沒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農民起義基本把他消耗完畢。

而張居正是怎么做的呢?前面我們提到了,張居正通過他的霸道政治增加了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和執行力,所以他在這個問題上立馬就推行了“重新丈量土地”,沒錯,這個舉措確實損害了非常多大地主的利益,但是他們敢怒不敢言,一下子那些被兼并的土地馬上就吐出來,農民有田種了,國家的稅收也有了保證。

而后來的崇禎不是沒想過學張居正,但是他說一句話底下那些利益受損的官員或者是不同派系的官員就開始沸沸揚揚吵起來,好不容易要推行各種問題、各種奏折鋪天蓋地飛來,你說你煩不煩?

所以,張居正,他永遠也學不會。

(3)員工效率與福利,推出“五險一金”等改革。

張居正之所以為張居正在于他不守舊,他創新求敗,他大膽假設。話說回來,我們都遇到形形色色很多人,有想法的人非常非常多,但是有想法的并把想法付出實踐的人很少,而把想法付出實踐同時又用最好的方法獲得成功的人寥寥無幾。沒錯,我們的張大神人就是這樣的人。

所以他大膽推出了能載入史冊“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放在當時,幾乎是一個理想,想得很好,但是幾乎不可能。首先徭役就要完全取消,那些無償的勞動力就沒了;其次所有稅收更換成銀子,這個聽起來貌似挺好的?對,表面看是挺好的,但是中間這些剝油水的人就不爽了,因為以往收稅時可以多幾斤,可以說你的糧食不合格各種壓榨剝削,而通過銀子來交稅就有了標準,那些人就沒油水了。還有,對于百姓來說不光是免去了被壓榨,還極大節省了成本,因為交稅是要自己運去交的,一大車的糧食,假如收稅地點在歌曲里說的《千里之外》,假如路上再遇到索馬里海盜(貌似都是陸地運輸的),身為有身份證的平民百姓你會不會覺得很苦逼啊?

所以不得不說“一條鞭法”好,很好,TMD好。

但是他們不好。只要他們不好,誰都別想好。

所以這個時候張居正的霸道和張居正的團隊顯示出來了(關于張居正團隊建設后續我們會詳細提及),績效考核(整頓吏治、京察制度)、崗位分配(丈量土地)都已經做好準備了,這是前奏,所以穩定員工并提高員工勞動積極性的福利(一條鞭法)勢在必行。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實現真正的盈利(當時稅收是主要的財政收入,丈量土地后,一條鞭法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員工才能在崗位上認真工作(流民都回到土地上,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起義)。

那夜孤燈照剪影,張居正望了望寂靜的夜空,他心里非常清楚: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出招吧!張居正,幾十年的隱忍,為的是這一刻;出招吧!張居正,爾虞我詐的上位,為的是這一刻;出招吧!張居正,執政后的霸道政治,為的是這一刻;出招吧!張居正,艱難地推行一系列整頓的準備,為的是這一刻;出招吧!張居正,你那永不磨滅的信念……為的就是這一刻!

是的,這是張居正的必殺技。

是的,他終于出招了,但,如果你認為張居正就這樣簡單出招了,然后以他的霸道政治在全國雷厲風行地推行一條鞭法那錯了,大錯特錯。

張居正,我們很難學得會。

換做任何人,在成為一個帝國實際意義上的主宰者,在有強大的執行團隊下,推行一項利國利民的政策時一般采用的方式就是執行下去,那么好的事別那么多廢話。是的,如果張居正真那么做那么他得到的結果跟王安石會是一樣的,因為在這個國家“好”和百姓“好”的中間有一層“不好”的既得利益者,而張居正要做的就是讓他們接受這個事實。

沒錯,張居正一開始大膽假設了“一條鞭法”,他知道這是必殺技,但是他在使出這招必殺技的時候是那么小心翼翼地求證著,好比李尋歡手上的那把飛刀,江湖盛傳小李飛刀例無虛發,而李尋歡要做到這點又會是怎樣的等待每一個時機,又會是怎樣小心翼翼使用這個必殺技呢?

是的,張居正的做法是正確的,他現在南方推行“一條鞭法”,而且執行者是最支持新政的團隊成員,取得成效后再慢慢擴大,進而在幾個省推廣,最后是全國實行。張居正的步驟很明確,依靠著自己的核心團隊在南方幾個阻力較小的地方推廣一條鞭法,隨后拿著業績和既成的良好效果繼續推廣,如果哪個“利益既得者”不認真執行新政就會出問題了,因為“一條鞭法”很多地方都證明沒問題了,而且別人能做好為什么你不行,那就是失職,好吧,京察制度擺在那不是張居正無情。張居正不愧是張居正,如此分步驟講邏輯、不驕不躁、步步為營、不留盲區,換做現在估計他估計也是一個很牛逼的程序員。

其實,還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張居正之所以能當上ceo自有他的處世哲學(底下會提到),對于中間階層他不是像海瑞那樣一棍子打死,他很清楚在整個封建制度下是不能清除有貪心的官員和地主,即便是開國大boss朱老總采用史上最酷的酷刑也解決不了,所以他在推行新政的時候也不徹底損害既得利益者,這樣不僅有利于新政推行,國家富強起來,他們也不會徹底沒油水,老百姓收到的剝削也減少了很多。水至清則無魚,海瑞能用的只能是精神,而他的做法太不切合實際,所以他合適當隱士,而張居正,將如燈塔一般屹立在歷史里。

我們不妨再想遠一點,張居正的改革不僅為朱家企業多活了近百年也為后世提供了一個藍本,所以當我們看到哪些巨頭企業或者哪個項目改革在推行都會把地點選在南方沿海城市,然后選一個魄力和執行力都超強的人做前鋒,緊接著再把總結起來的模式擴大再推廣。當然,所以這些的前提是這項改革的實質和目的都是好的,否則只會是一場騙局。

自此,張總通過一系列整頓和改革令整個朱家企業煥然一新,公司時隔很多年后重新實現盈利、股票大幅上漲、員工穩定高效率工作、股民信心倍增……

一切終于有了收獲,那夜,知天命的張居正獨坐夜空下回憶著這一生,他5歲入學,7歲能通六經,12歲考中了秀才,神童之名遠播;而少年得志、意氣風發之時,多虧有顧璘、徐階等貴人的出現,否則我們所認識的張居正就不是一個非常牛逼的職業經理人,而是一個風流的文藝憤青;進入公司的高管階層后,他見證了太多血與淚的故事,這讓他更加懂得隱忍和堅持,是的,幾十年的隱忍和堅持,他做到了;而如今,張居正,他雖然不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人,他也會霸道,他多少也有貪念,但是他今夜可以問心無愧對著蒼天,對著那些相濡以沫的戰友,對著畢生的信仰落下孤獨的英雄淚,所有這一切,都為了——天下蒼生!

經過張總的力挽狂瀾,朱家企業重新成為世界NO1的企業;股票上漲,市值猛增;公司內部精英人才濟濟……也許,這些足以證明了。

但,張總站在歷史的高處告訴所有人:我們公司明天就會倒閉!

“公司明天就會倒閉”這是怎樣的危機意識?是的,他說得沒錯,越是優越越要時刻警惕。

這一切對于張居正來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五、帝王師張居正如何給企業換血?(二)

(4)改善辦公環境

一個公司在創業初期時是非常辛苦的,其中有一點就是硬件設施,基本上很多創業公司初期都是租在簡陋而擁擠的地下室、小板房等等。你想想,公司發展起來了,公司的人越來越多,全部都擁擠在一個破地方合適嗎?當然,可以說是艱苦創業,但是要遇到白素貞過來看海或者黃河泛濫,那得是多大的痛苦,要知道,朱家企業的員工可是靠水和土地過日子的。

同樣的,在中國整個封建時期,誰能把黃河治理好誰就基本能統治好整個帝國。

是的,張居正也面臨這個問題,整個明朝黃河水決堤、泛濫是常有的事,如果沒合理處理好黃河水不僅會淹沒大量土地,不僅會淹死大批百姓,還會帶來大boss最最害怕的農民起義。

黃河啊黃河,你這母親河,張居正是既愛又害怕。

但是光怕是沒用的,怕了就不是張居正了。

大禹治水相信大家都了解,而大禹同志所采用的治理黃河的辦法相信大家早已清楚,沒錯,就是“疏導”,通俗講就是通過開辟多個渠道把黃河水引入大海,但是張居正此次的方法卻是“合流”(筑堤束水)。

天啊,真是很大膽的假設!

是的,張居正的魄力在于此。

但是別忘記了張總內心可能是一個很不錯的程序員哦,他每次都敢出奇招,敢重用新人,但他更不會忘記“小心求證”這四個字。

提出并實踐“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黃”的方案是中國明代著名的水利專家潘季馴。其實一開始張總看到潘總監交上來的治理黃河策劃書還是猶豫了很久,起初也并沒有采用,畢竟當時大禹同志的“疏導”方法實在太有名了。不過張總在保證大局不變的情況下還是給潘總監嘗試的機會,是的,就是這個機會,真正的牛人只需要一個機會就證明了自己。而這個證明也讓張居正看到了新的希望。所以,通過這些“小心求證”后,張居正重用了潘季馴,也把“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寫入治黃的史冊里。

至此,朱家企業的辦公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素素知道許仙不在黃河,也就不會常去光顧了。不僅如此,潘季馴在黃河與淮河之間筑起了兩個大堤,將黃、淮分割開來,只在海口處合流入海,這樣那些被水淹沒的田地,又露了出來,數十年的廢棄之地,又都轉為耕桑,多出來的土地反補了新政、財政收入、流民安置;此外,漕運也可以直達北京,對于“京城保衛戰”也是一項大貢獻。張居正啊張居正,你怎么可以那么神呢,真是神人啊。

(5)整合企業文化

一個企業做大了就有了企業文化,一個家族有影響力了就有家族文化,所謂的企業、家族文化說通俗點就是該企業、家族的價值觀。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團隊,或者是個人都有很明顯的價值觀體現,比如曾國藩家訓中的“廉、謙、勞”;再比如國足的文化就是“世界上什么東西都是假的,連個王八好不容易是真的還叫假(甲)魚”。很難說誰的價值觀最好(作奸犯科的價值觀除外),只要形成這個核心價值并推廣下去我們往往稱之為優秀的文化。

我們常常聽說三流的企業是做項目;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一流的企業做文化。而如今存活在大地上那些一流的企業我們多少都能知道他們公司的文化,比如有一個企業是: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再比如還有一個企業是:互聯網的開放、分享精神就是盜版……好吧,開個小玩笑。

張居正要做的便是如此,他要在整個朱家企業里樹立專注、專業、講執行力和講效率的價值觀以服務改革,但是總會有一批裝得什么都懂其實什么都不會的偽憤青充當反對浪潮,不斷用言論、組織聚會來批判新政。其實,在朱家企業里,以私立為中心、以何心隱為核心的公知們還是有相當大的言論自由和影響力(這里要簡單提到他們的思想——心學,這是偉大的思想家王守仁的理論知識,一開始王守仁開創的理論有幾百條,經過幾代人的繼承和發展,到了何心隱這里只剩下兩三條了,最醒目的就是約罵罵死你和唾液淹死你兩條,不過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是儒家文化的一大創舉,若有機會,我也想講講這個明朝我最崇拜的四個人之一的王守仁),而且在當時言官可以逮誰罵誰,連大boss都可以動的背景下(猶記得嘉靖皇帝最后被罵得狗血淋頭,后來言官不罵他他都不習慣,當然,罵到最后言官實在沒什么橋段可以罵就指責嘉靖同志不去臨幸妃子,你說臨幸太多妃子大家罵他荒淫無道,不去也指責,所幸當時的言官不是腐女,否則他們會罵嘉靖同志是同志了),這批所謂的公知們與朝廷各項指令唱反調,他們倒不是真正為民辦實事,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個性而個性。這要是放在腐朽的閹黨時代還是有很大作用的,比如東林黨,但是放在張居正時代,好不容易推廣了新政卻被一群偽公知們批得遍體鱗傷,而且最關鍵的是他們光口水就可以淹得你沒有回話的余地,更何況張居正和他的新政并不是超級完美,很容易被抓到把柄,再加上他們的影響力實在比四大天王還大(在當時,他們就是娛樂明星),對朱家企業改革需要的價值觀和文化沖擊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但不幸的事,他們是憤青,而張居正是霸王。俗話說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說不清,那么憤青遇到霸王,連給你說話的機會都沒。于是忍無可忍的張大神人一道政令下去就查封了所有的私立學院,全部整合成官辦學校。所以,何心隱這個中老年意見領袖,很不幸,直接被干掉。自此,張總為整個朱家企業確立了專注、專業、高效的企業文化。

(6)統一簽“競業協議”

一個企業的員工如果簽署了競業協議,離職后若干年內是不得從事先關行業的工作。是的,張總也要在朱家企業里推廣該協議,每個員工都得簽,包括他自己。當然,他肯定是跳槽不了,且不說找不到像朱家企業那么偉大的企業,最關鍵是他也不懂英語,要不大不列顛早就挖他了。

在張居正執政期初間,員工叛變那是常有的事,一有不爽就跳槽加入起義軍行列,這在當時是一件頭疼的事。所以在張居正的霸道政治里,一方面他努力推行新政給員工最好的工作崗位和福利,這相當于就是與他們簽訂了一生的競業協議,如果你違法了,那不好意思,在張大神人的違約條款里只有——武力鎮壓。是的,張居正不像會說空話的人,他先后任用了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南方少數民族叛亂,為新政在全公司推廣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

2、對外

六、帝王師張居正的外交手腕不僅僅是抗議

(1)堅決清掃倭寇勢力

在明朝中后期,東南沿海常年受倭寇騷擾和侵占,歷代首輔都無法徹底解決倭寇之患,原因很簡單,要么態度不夠徹底,趕跑就行,等他們來了再趕;或者光顧著內斗,哪有心思搭理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再或者等到真的想去消滅倭寇時才發現他們都是烏龜,頭一縮就找不到了。

到了張居正當ceo后情況就不太一樣,前面我們無數次提到張總是一個鐵腕人物,奉行霸道文化,所以他對那些不講究市場規則、直接強賣強買甚至霸占耕地建違章建筑的競爭企業采取的態度是——斬草除根。

是的,張居正繼續使用他百戰百勝的方法,一方面以企業改革帶來的新環境和福利作為基礎,奠定了清剿倭寇的物質基礎(養兵是要軍餉的,在明朝沒軍餉的兵很容易造反的,崇禎同志在這里吃了很大的虧,所以朱家企業有沒有錢實在太重要了);隨后,他發揮他伯樂的本領——提拔并重用戚繼光。

后面我就不用多說了,關于戚繼光如何在浙江沿海百戰百勝,以及到了福建沿海跟另一名將領俞大猷如何強強聯合橫掃倭寇的光輝事跡參見國內的電視劇、電影和書本。

總而言之,張大神人對于競爭企業這種無恥而野蠻的搶奪行為采取的一定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態度和清剿行動。是的,多少年后,當我們的天朝面對倭寇采取的簽約割地或者是動動嘴皮子喊喊嚴重抗議、敵進我退敵退我罵時是否大家會想念明朝萬歷年間有個偉大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張居正。

(2)幫助韃靼建立市場

在整個封建時期,我們很難把明朝跟強大的帝國聯系起來,不是因為它不夠帝國的條件,而是秦、漢、唐、元等幾個朝代實在太響亮了。論開創性,明不如秦;論影響,明不如唐;論疆土,明不如元。但是,明朝是整個封建時期對外族沒有采用和親、歲貢的朝代,他寧愿用霸氣的武力,被欺負就打回去,不服就打上去,不爽就打過去。相比過去以及不好意思提及的現在,不得不說明朝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一個帝國。

前面我們講到,張居正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其實他還有一個隱藏的身份,當然,不是程序員,而是——外交家。

在明朝前期,國力強盛,大boss朱元璋對蒙古軍的態度是武力征服;到了第二任boss朱棣這,對蒙古軍的態度還是武力征服,而且作為長期跟蒙古軍打交道的燕王,那是心情不爽就帶著軍隊殺過去,而且是百戰百勝;但是到了在后面就不太行了,且不說朱家企業沒錢,土木堡之變更是朱家子弟心頭巨大的創傷,如果不是于謙力挽狂瀾指揮了“京城保衛戰”,也許歷史上將會有北明和南明(若有機會,也想講講大明我最崇拜的四人之一的于謙)……于是歷史車輪滾動到了萬歷年間,到了張居正當家了,他打嗎?

肯定打,你想想,張居正這脾氣;張居正這霸道文化;張居正這背景;張居正這實力此時不打更待何時,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張居正還是重用了李成梁等偉大將領操練軍隊,讓那些強盜有來無回。

但,這仗真的就這么一直打下去嗎?如果真那么一直打下去張居正就不是偉大的張居正了,就不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理財大師、外交家、程序員……好吧,程序員是我瞎編的,前面三個都是真的。

其實,張總很早就考慮過跟韃靼的問題,除了群毆還有沒有什么方法解決兩個民族企業之間的紛爭呢?是讓他們也跟著種田?這顯然行不通。那到底有什么方法能讓這個兄弟企業不老來哥哥這搶東西呢?

就是這個疑問問到了關鍵點。張居正作為一個偉大的理財大師和外交家很早就想明白這個事情。你想想,韃靼為什么要過來搶呢?

你再想想,朱家企業有他們需要,甚至說極度匱乏的產品、生活用品,他們必須用但是生產不出來心里肯定不爽(換誰誰都不爽,更何況那人是強盜),不爽就抄家伙吧。這就是最本質的問題,于是張居正又想:是個人都怕死,難道他們不怕死嗎?這不可能,雖說游牧民族有點強盜文化,但是當強盜也是要成本,你想想,要是有比打架流血更好的方法舒舒服服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誰不干呢?是啊,強盜不是笨蛋,他們肯定干。

于是,在張總的努力下,借助著名的“把漢那吉事件”等各種外交契機,兩個兄弟企業開始在廠房交界處開辟了市場,甚至明年韃靼過來朝貢的時候都是一次大型的促銷活動,堪比現代的過節跳樓價、大甩賣之類。所以,韃靼用他們多得放不下的牛羊、毛制品換取朱家企業生產出來的大批量日常用品和商品,這樣不用花血本搶也能獲得自己想要的(而且當時的韃靼已經不是成吉思汗的軍隊了,一般搶十次九次被干掉,這個成本還不如索馬里海盜),何樂而不為呢?

妙哉,上千年的民族內斗,秦始皇筑長城解決不了;漢武帝幾次打敗匈奴解決不了;和親、歲貢解決不了的問題竟然讓張居正解決了,不僅沒有流血的代價,而且還是不賠穩賺的生意,無形中還促進了商業貿易。不愧為張大神人,不佩服都不行。

七、帝王師張居正為什么同流而不合污?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很怪,甚是懷疑上帝是不是公平的。不知道你讀書時候會不會遇到這樣的人,讀書很好、能力很強、長得很帥,最可惡的是還人緣還很好……好吧,所有優點都集于一身,沒錯,張大帥哥就是這樣的人。干啊,恨啊!

可是,一個人如果讀書好可以理解,加上能力強也是可以理解,再加上長得帥還是可以理解(畢竟我們已經被偶像劇毒害了,所有男主都是這樣的角色),但是人緣還特別好,黑白兩道通吃,這可能嗎?(備注:這里不是偶像劇)但是張居正就是這樣一個人,老板娘李貴妃、大管家馮保跟張居正成為朱家企業最親密的鐵三角這個前面提到了;且不說前前任老總徐階把他當最得意的門生和最后一道防線,任何與嚴嵩的拼殺他都舍不得用張居正,可以說他把最后一顆子彈留給張居正;還有干掉徐階上任的高拱,很難想象高總會把前任老總最得意的門生當最佳戰友,而且兩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是董事會里的最佳搭檔,工作之余兩人還相約郊外(天啊、神啊);甚至誰都沒不到的是徐總和高總一起憎恨的嚴氏父子(嚴嵩、嚴世蕃)竟然也把張居正也當做好朋友,平時沒事舉辦私人party什么的都會盛情邀請張居正參加,逢年過節給親朋好友送禮物也不會落下他,甚至在官路上嚴氏父子對張居正多少也有提攜……媽呀,這就怪了,張居正真是神人嗎,還是他是一個變色龍,或者他壓根就沒有原則?都不是,張居正是一個愛憎分明甚至嫉惡如仇的人,但是他不能當海瑞,海瑞是精神上的標桿,也是實質上的禍害,他非常明白水至清則無魚,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黑和白,想要干成一番大事業就要學會最完美的處世哲學,而張居正的處世哲學就是——同流而不合污!

如何同流而不合污,這需要《厚黑學》輔助解釋下,歷史上很少有人能把《厚黑學》讀透(當然,《厚黑學》是后來才有的,這里的意思就是最好的詮釋《厚黑學》),要么就是臉皮夠厚不心夠黑,比如韓信,胯下之辱、嗟來之食都忍了,奈何心不夠黑,最后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要么心夠黑臉皮不夠厚,比如項羽,幾萬名秦兵都可以就地掩埋,阿房宮都可以燒毀卻放不下面子不敢過江去見鄉親父老,所以他注定是孤獨的英雄而不是帝王。把厚黑學演繹得最棒的劉邦算一個,曹操也算一個,張居正也算,這個大家沒想到吧。

首先,張居正的爺爺被遼王害死(姑且那么定論),張居正直到老了后才去報家仇真夠黑的,倘若他爺爺不是遼王害死的,遼王一家對張居正有恩(張居正從小在遼王府中讀書長大),他當上首輔后為了達成目的借口遼王造反直接抄他全家,心夠黑的;此外,張總為了整合企業文化,把火炮對準了曾給他巨大幫助的憤青,心夠黑的;高拱視他為最親密的革命戰友,張居正為了上位,把他清走,也夠黑的;張父去世,張居正硬是沒回去守孝,臉皮夠厚的;張居正為了討好嚴氏父子,歌頌他們的詩歌都可以出版成集了,臉皮啊……

當然,在這里我不是在抹黑自己的偶像,相反,我是在展示一個真正的張居正,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是他有自己的處事原則,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黑和白,為了成就一番事業就得忍受這個形形色色的世界,就得應對這個世界形形色色的人。舉個例子,張父去世,張居正得回去守孝三年,眼看新政剛剛推行初有成效,他這一回去且不說新政是否被破壞殆盡,三年后回來權利是不是他的也說不定,我想這個選擇張父泉下有知也能理解的;再舉個例子,假如張居正潔身自愛鳥都不鳥嚴嵩,嚴嵩一發脾氣流放他,且不說他生死未卜,就是回來了也成了一個“殘廢”,何談新政,何談信仰,所以為了天下蒼生張居正忍了。無論是你還是我,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得想明白,生活不是島國的愛情動作片,哪有一開始就入戲的,得有前戲,漫長的前戲,所以要學會忍才能獲得驚喜。張居正是個不看A片的好同志,所以他懂得忍,一忍就是二十多年,因為他看書(這書是《金瓶梅》)。

不對,他看的是未出版的《厚黑學》,所以他選擇了“同流而不合污”為自己的處世原則。

有人會問:那么是不是夠黑夠厚就是“同流而不合污”呢?

這真的就曲解了張居正了。

一個人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心中永恒的信仰、為了革命的勝利……夠黑夠厚才是真正的“同流而不合污”,否則只能算無恥之徒,倘若以所謂的偽信仰為借口,那更是不忠不孝的敗類。

所以說,張居正的哲學,也是一種美學。

八、最后一顆子彈留給張居正

張居正是怎樣煉成的?

我想了很久,也許是兩三秒,只能用兩個字來回答——信仰。

沒錯,張居正是信仰煉成的。

他的信仰里寫滿了富國強兵,寫滿了天下蒼生,寫滿了天地正道……為了這個信仰,他忍受了多少委屈,多少淚水?少年意氣風發時被落榜,回去的幾年年少的他要承擔多少懷疑的眼光和難以言語的委屈,所幸這些他成長了;成年壯志報國時卻發現整個官場烏煙瘴氣,大家相互斗爭,不干正事,多少無辜人士因為權力被砍頭、被流放,而這些他只得退而避之,所幸這些殘酷的經歷讓他更加堅定內心的信念;降職時他目睹多少黎明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自己卻無能為力,所幸他沒心灰,這些見聞讓他更加固執;執政后一心推廣新政,連喪父的痛苦都忍了,可是那么多言官、那么多既得利益者根本不理解,反而傷口上撒鹽,所幸,幾近崩潰的張居正并沒有擊垮,重新站起來的他將是無堅不摧;然而臨終前“眾叛”,以及死后的被抄家、“身敗名裂”、新政全被推翻……而這些的這些,又有幾個人讀懂,又有幾個人明白他的英雄淚,又有幾個能體會他心中如日月一般耀眼的信仰,上面寫著四個字——天下蒼生。

闊別幾百年后,當我們再次翻閱張居正的時候,總有一絲說不出的感動揮之不去,我們會為之哽咽,甚至為之淚流滿面,也許是因為張居正的信仰,更也許是存活在我們心中剛剛被激活的信仰!

在面對這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后,當我們遇到巨大的失敗無比失落;當我們背井離鄉獨自游走在陌生的城市里,像是一條冰冷的蛇般寂寞;當可怕的時間帶走我們最親的人而我們無法守在他們身邊,甚至恨自己沒有在生前好好陪他們;當我們付出一切卻被無情的拋棄再也不敢去嘗試愛情的滋味痛苦不已……無數個當,這個時候讓我們靜下來心想想張居正,張居正,張居正,他會像是燈塔一般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只要我們心中還有信仰;只要我們堅信我們心中的信仰是偉大的;只要我們愿意為心中的信仰奮斗一生。

徐階說(我替他說的):最后一顆子彈留給張居正,他將是革命最后的火種。

在徐階心里,張居正將繼承他的信仰,或者說張居正就是他的信仰,所以他拼死也要保住張居正。最后張居正也沒辜負他的期望,他用行動實現了徐階(也包括高拱)難以實現的信仰。

徐階把最后一顆子彈留給張居正。

而我們呢?我們該把最后一顆子彈留給誰……

我想,還是留給我們的信仰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19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382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038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5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16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12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192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55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869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2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28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67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6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7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13評論 1 28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585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892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常在國服玩,哪能沒遇見過噴子。 之前有說到,我們五黑是一神帶四坑,被對面狂噴。如果不是五黑...
    馬鷺醬閱讀 683評論 7 5
  •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41秒,汶川發生了理氏8.0級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其狀之慘其情之悲其境之怵震驚...
    陳厚蓉閱讀 725評論 11 10
  • 她撩起窗簾的一角,瞇著眼看著外面微微泛白的天空,如自言自語般 “從前喜歡一個人,之后和他在一起,我發現我很在乎在他...
    魚安YUAN閱讀 443評論 0 5
  • 你好好想想吧?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你又為什么走到了這里? 一直呆在現有的并不滿意的狀態里,到底是因為什么?難道這幾年...
    林珍妮閱讀 181評論 0 0
  • 上午繼續做了昨天老師留的點菜系統,有點感冒,沒什么狀態,沒完成,打算周末繼續努力努力。 下午的時候陳老師給我們上了...
    我叫趙健閱讀 138評論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