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我看到這個電影的標題時,以為是恐怖片,還在心里嘀咕,為什么要把我們家蒼井優的IP拿來拍鬼片。。。看完之后,只能說一句:巖井俊二你個騙子。
看上面這個照片,是不是似曾相識的在《花與愛麗絲》里見過呢?這個影片如主題語所說:
史上最強的轉校生愛麗絲,史上最強的家里蹲花,兩個人相遇的時候,發生了世界上最小的殺人事件。
作為十年前的《花與愛麗絲》的前傳,講述的是花和愛麗絲是如何相識相知。電影一開始,黑柳徹子轉學,并且改名為有棲川徹子,因為名字的發音很像“愛麗絲”,所以之后同學就喊她愛麗絲。
很自然的,轉學了就被欺負,據說她打破了當年一場兇殺案中對亡靈的封印結界(就是她坐的那張椅子。。。),亡靈的名字是“猶大”,他有四個妻子。然后同班所有的人開始中二病大發,幫她念咒blabla,最后一個類似神婆的女同學詔告全班,說她已經繼續封印了結界。
另一方面,因為愛麗絲轉學就要搬家,搬到新家之后,她發現對面一直有人偷窺她,之后也從同學那里得知,原來里面住著一個特別怪的人,休學一年,貌似跟殺人案有關。再過了一段時間,她發現原來自己住的房子就是猶大當時住的房子,這讓她恐懼不已(為毛我自己講起來真的像個鬼故事啊。。。)
好吧,劇透過多。最后的最后,劇情大反轉。這場殺人案的確只是最小的殺人案。看完這個電影,不得不佩服巖井俊二對情節的把控能力,影片中很多處伏筆,巧妙的推動影片情節遞進,同時將人物的心理變化塑造的恰到好處,尤其是兩個姑娘逐步接受青春期的煩惱,漸漸長大。
我是有棲川徹子,不再是黑柳徹子
影片開始愛麗絲的芭蕾旋轉,旋轉了整個片頭,可是后來愛麗絲放棄了學習芭蕾,因為父母離婚,母親獨自撫養她導致經濟壓力很大。但是在她與花蹲點守候湯田的那個晚上,愛麗絲和花都很冷,于是愛麗絲教花跳芭蕾,星光下,一個少女優美自然,一個少女拙笨踉蹌,都是那么美。影片最后,愛麗絲和花在上學日的早上,兩人默契自然的用芭蕾動作互相打招呼,并且配上表情,還略有點挖苦,你的校服真難看。
同樣,愛麗絲轉學時,并沒有領到校服,因為校服存貨剛好沒有了。所以愛麗絲一直穿著曾經的舊衣服,和所有同學在外觀上格格不入,配以被同學“欺負”,真是相得益彰。但是隨著情節的發展,她在影片的最后,終于領到了新的校服,雖然自我調侃,校服都是這么丑啊。
短短的兩個意象,就刻畫了愛麗絲要因為父母離異而接受自己的新姓名,因為轉學,而要接受自己的新身份。無論是對芭蕾的再次接受,還是終于穿上了新校服,都表明了對新自我的認可。但是巖井俊二并沒有生硬的表達愛麗絲的孤獨、不安和調整,而是如同品一味茶,慢慢絮絮的舒展開來。
暗戀之感,全在此意;他人不知,你即大千世界
如果說愛麗絲是在找尋新的自己,那么花其實是在放開曾經的自己。巖井俊二的態度,無論是《四月物語》,還是當初的《花與愛麗絲》,又或者是《情書》,總是一種“男孩們永遠不懂女孩世界”的感覺,而且女生也不明白男生心思的意思。
所以說,在女孩視角的這個影片中,湯田和四個妹子同時簽訂了結婚協定的設定就很荒誕,但是卻在花看來,那么的嚴重,似乎是那段時光中,最最重要的一點。用一個蜜蜂,花以為自己殺了湯田,對此無法接受的她,將自己關在了家里。直到遇見了愛麗絲,她終于愿意踏出這一步,去尋找真相。
在這段青澀的愛情故事中,花是個敢愛敢恨、但是又傻的可愛的姑娘。她喜歡湯田,便草擬了一份“結婚契約書”,可是誰知道湯田拿著這個跟班里的四個姑娘都簽了協定。
你會覺得湯田是渣男嗎?可是我不會,他也只是個不懂事的小男生罷了。他轉學走的時候,酷酷的告訴同學,讓大家忘了他,繼續好好的生活。但是花卻不可能忘得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何況花還自認為是殺人兇手。
故事的最后,湯田對花說,“那只蜜蜂是你放到我背后的吧?那種痛我永遠不會忘的”。然后摸摸自己的背走了。但是此時,戀愛綜合癥后期的花,卻把這個當成了結束這段初戀最美好的話,“他的意思是他永遠不會忘了我”。她說這話的時候,很幸福。
這么天翻地覆的事情發生在兩個姑娘的世界里,但這個男孩從頭到尾完全不知情,這讓我想起之前聽過的一句話:
暗戀之感,全在此意;他人不知,你即大千世界。
至此,殺人事件結束。花終于和那段時光說再見,甜蜜也好,擔憂也罷,自責也無妨??傊l也擋不住成長的腳步。沒有苦大仇深,即使那點荒誕不經,也讓人覺得忍俊不禁,只能感慨,那個時候的我們,曾經的他,也是這么的可愛吧。
你我皆多情,卻傷了這牽好的紅線和身后的家園
之所以發生了這些事情,由頭便是愛麗絲的爸爸和媽媽離婚了。
至于為什么離婚,從影片開始,媽媽帶著愛麗絲去新學校報道,風情而又嬌嗲的媽媽,一直在不停的追問一個長的帥帥的男老師,并且在愛麗絲回家后還不停的詢問;愛麗絲參加運動會,媽媽打扮的跟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般,坐在旁邊的草坪上,招蜂引蝶(能用“招蜂引蝶”嗎?我真的沒有惡意,反而覺得媽媽萌萌的)。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爸爸和愛麗絲一起吃飯的時候,爸爸告訴愛麗絲,有些事情不要告訴媽媽,省的她全寫到書里了,果不其然,媽媽托愛麗絲送了爸爸一本書,書名是《離婚》。
而愛麗絲的爸爸呢,爸爸和愛麗絲一起吃飯時,爸爸夸服務員長得真白,像人偶一樣。。。
可是對于愛麗絲而言,這場家庭變故,卻讓她需要重新確認一遍自己。她和爸爸見面后離開,卻在車子后面一直追著爸爸,可能真的是因為要送東西,但是那種目光的注視,我覺得是一種戀戀不舍。包括愛麗絲跟蹤“湯田爸爸”時,表現出的她對成熟男性的依戀,盡管那么靜悄悄,靜到她自己可能都沒有意識到,也是在向我們訴說,這個小姑娘內心的一些憂傷吧。
我們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
花和愛麗絲的友情,是在各自的成長過程中,逐步建立。愛麗絲講義氣而又懶洋洋,時而冒冒失失,迷迷糊糊,時而優雅迷人,天真爛漫。但是花,有點像個小男生,直率沖動,但是心思縝密,略有點神經病。兩個姑娘待在一起,都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這里的友情,沒有萬惡矯情的女配角,沒有驚心動魄的愛情大戰,沒有勾心斗角,也沒有故作苦情。不作不鬧,不酸不腐,不中二不矯情,簡直拯救了我對女生友情系列劇的看法。就是這么小小的跌宕起伏,卻又扣人心弦,兩個14、5歲的姑娘一往直前,完全敞開心扉。
當愛麗絲在卡車底下聽花講述自己的“殺人史”時,她覺得害怕,但是有感受到了花的孤獨和痛苦,她忍不住哭了,甚至哭的比花自己還要傷心??墒强尥曛?,她又睡的誰都叫不醒。這么一種用力真實的友情,我們中有多少人曾經享受過、經歷過呢?
沒關系,我們都有成長的煩惱,但是所有的煩惱,都抵不過友情的光芒,總有一個人,會用自己的小太陽,照亮你內心的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