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忙了一天,難得靜下心來的時候,就想讓自己消遣一下,我選擇的消遣方式就是看電影,恰巧前幾天看了一部巖井俊二的《花與愛麗絲》,今天正好把它的前傳《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補上,也算是了卻了自己的一個心結。
看電影的感受電影對我來說就像是走過一段人生一樣,從前的時候樂于選擇靜靜的蜷伏在自己的「舒適區」里,日復一日做著同樣的事情,不敢奢望去體驗別樣的生活,也從來沒有想過。記不得自己是從什么時候喜歡上看電影的了,但是粗略的估算一下的話,其實也得有兩三年的時間了,每看一部電影,就仿佛是在重走一段人生,這種感受很奇妙。
《花與愛麗絲》系列電影讓我體會到的,就是關于少女思春期的時候經歷的那一段懵懂和堅定的友情的,對于友情,我們太熟悉不過,它太普遍了,以至于我們從來沒有去真正的觀察過它,《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卻從一個側面非常完整的展現了兩個女孩之前的友誼是怎樣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
從這一點上來看,電影的角度就非常有趣。
說友情的電影有很多,《七月和安生》就是一個,只是能把友情和“殺人事件”聯系在一起的卻還能保持小清新風格的電影,恐怕就屈指可數了。好在《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算一個。
2
熟悉《花與愛麗絲》這部電影的朋友們可能記得,在《花與愛麗絲》里面,花和愛麗絲兩個女孩因為愛情產生了隔閡,進而引發了很大的矛盾,以至于兩個人賭氣要“絕交”。但是在這部電影的前傳《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中,愛麗絲和花他們一開始是不認識的,故事從愛麗絲搬到鄉下這個節點開始說起。
愛麗絲搬到了鄉下,遇到了一個靈異的“殺人事件”,班里同學都刻意在躲避愛麗絲,認為愛麗絲身上附上了死去的亡靈,愛麗絲為了擺脫謠言,去了同班同學花的家里尋求他的幫助,尋找“被殺害的同學:猶大”的蹤跡。
在尋找猶大的過程中,兩個人的感情越來越深,最后等到發現原來“被殺害的同學”只是轉學的真相的時候,兩個人開始正式成為好朋友,故事也隨即劃上了句號。
看起來,電影雖然有提及到「殺人事件」和「靈異事件」這種特別驚悚懸疑的劇情,但是電影最后還是回落到了花和愛麗絲兩個年輕女孩的友情上了。
其實這很像我們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友情一樣,人和人之間的友情其實無法用邏輯來表達,愛情如是,友情也一樣。
在電影《七月與安生》里面,雖然她們經歷了那么多痛苦經歷,最后兩個女孩還是和好如初,女孩的友情有時候很莫名其妙,但是正因為這種莫名其妙才讓兩個人聯結的更加緊實。
巖井俊二導演在拍攝《花與愛麗絲》這部真人電影的時候,《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的劇本其實早就寫好了,相比之下,這部《殺人事件》才是導演真正想要講述的故事,而關于《花與愛麗絲》的所有故事,其實都是根據前傳延伸過來的。
我們看到了《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里,愛麗絲和已經與母親離婚的父親見面的時候,兩個人見面的場景、路過的場景,甚至是走過的橋都與電影《花與愛麗絲》完全相同。
《花與愛麗絲》里面的場景設置影響了電影《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的場景,而《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的故事則為《花與愛麗絲》提供了一個堅實護盾。
兩部電影互相影響,最終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列。
這是電影中的一些小插曲。
這部動漫電影尤其讓我著迷的,大概就是里面的配樂了。
3
《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里面的配樂承襲了巖井俊二一貫的唯美和文藝清新的風格,還是一如既往的悠長和動聽,最有趣的是,電影的配樂的作詞和作曲都是由巖井俊二帶頭完成的,使得電影的情緒得到了很好的統一。
所以你會看到電影里很多俏皮的動作和靈巧的音樂可以非常靈巧的融合在一起,展現出一種青春的氣息,很多人在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都提到了它的「年輕」。
花和愛麗絲美在什么地方?
美在她們的年輕,美在她們無拘無束上,在電影里,愛麗絲跟蹤著一個老頭到了醫院,最后被老頭發現,兩個人坐在咖啡廳里的那段對話讓我記憶尤深。
老頭:「(愛麗絲)皮膚又緊致又有彈性,真讓人羨慕」
愛麗絲:「真下流」
老頭:「不,不是你想的那樣...你看,上了年紀的話,皺紋啊,雀斑啊,臉都不堪入目啊...即使這樣...以前我也是一個美少年啊!」
老人在感慨時光流逝的時候還不忘強調一下自己年輕時的美貌,其實這樣看起來挺自戀的,但是也從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其實老人是羨慕女孩的年輕的。
導演也是如此,導演想要通過這個片段告訴我們什么呢?
可能是在感嘆自己的年紀也開始大起來,無法回到年輕時候的感慨吧,算起來,導演巖井俊二的年紀到今年已經54歲了,老人這個形象,其實到底,就是導演本人的代替者而已。
說到這里,其實我們都知道,花季的年齡一旦過去,就再也不會回來了,所以其實很多電影都是在講述回憶的故事,曾經看過一部大衛芬奇導演的名為《返老還童》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從一個老人成長為少年的逆向成長者的故事,看后感慨萬千。
韶光易逝,青春難留。總希望把最好的一段回憶,留在最年輕的時光里,讓友情成為永恒,可能是這段回憶最好的一種保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