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瑟,90后老阿姨,一直被生活蹂躪,卻從不曾放棄治療。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心情有點復雜,一方面為身邊有那么多人愿意為公益事業貢獻力量而高興,但是另一方面又感覺有點沉重,因為我在試伸手觸及一個跟我們不一樣的世界。
- 01 -
今天,你的朋友圈被“小朋友”畫廊刷屏了嗎?
今天一天下來,我的朋友圈都非常的暖,也非常的美,許多小伙伴紛紛在朋友圈分享騰訊公益“小朋友畫廊”活動,用戶捐款一元即可購買一幅公益畫作,幫助一群特殊的“小朋友”?在藝術之路上走得更遠。
朋友們分享的每一張“小朋友”的畫作都明亮、驚艷、充滿想象力,這些“小朋友”的世界或許和我們有一點點不同,但他們的內心卻非常美好!
整個朋友圈畫風幾乎是這樣的:
你要是留心看每幅畫下面的解說可能會發現,這些“小朋友”年齡并不小:28歲、26歲、甚至有32歲……他們的年齡旁邊還標注了所患的疾病名稱“自閉癥”、“智力障礙”、“腦癱”“精神障礙”……
她們甚至無法用言語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只能用畫畫,慢慢地把他們心中的世界描畫出來。不管他們幾歲,他們心里都住著一個“小朋友”,喜歡用畫畫跟世界對話。
在這刷屏事件背后,有一個組織值得我們去關注。這是一家名叫WABC無障礙藝途的機構,他們的目標是“尋找中國的梵高”。一直以來,WABC為精智障礙人群提供免費的藝術療愈課程,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
早在7月份,WABC也推出了自己項目的H5——WABC奇幻星球號。
一列滿載星星旅人的列車從遠處駛來,登上這列火車,你一路往前,穿越一處一處神奇的風景,一個奇思異想的世界逐漸展示在大家的面前。
這些看似奇幻的畫面都是來自于自閉癥兒童,他們與世界溝通的橋梁斷了,他們自己的世界凌亂而美麗,所以他們只能不斷用繪畫的方式展示自己。
- 02 -
自閉癥患兒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雖然不聾,卻對外界充耳不聞,雖然不啞,卻不愿說話,雖然他們像星星一樣干凈、漂亮,卻也像星星一樣冷漠,孤獨,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
百度百科對自閉癥(孤獨癥)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
自閉癥是一種因為腦部功能異常而引致的發展障礙,它會影響患者的腦部功能,社交能力和溝通能力,只能通過漫長的恢復性訓練,讓一部分癥狀較輕的患者恢復一定的生存技能。
自閉癥對整個家庭的影響是災難性的,因為大部分自閉癥患者大多沒有自理能力,他們不僅對外溝通不順暢,日常穿衣、進食、如廁等也存在很大困難,長期需要家人陪伴和照顧。
他們比你想象中的孤單和寂寞,不能被理解,也無法被理解,因為他們也沒辦法完整地呈現自己。
- 03 -
我看過的關于自閉癥的電影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雨人》。
年輕叛逆但經商手腕強硬的弟弟查理·巴比特在父親去世后發現父親的遺產竟然給了患自閉癥的哥哥雷蒙·巴比特,為了騙取遺產,弟弟把哥哥接出療養院,并利用哥哥超強的記憶力去賭博賺錢。
自閉癥哥哥雷蒙被照顧多年形成了固定的時間表,固定時間只做固定的事,內心對很多事物都存在恐懼,碰上像坐飛機等讓他恐懼的事還會大喊大叫情緒失控……一開始查理被哥哥弄得筋疲力盡,然而中途發生的很多事情,漸漸讓親情淡薄的查理發現哥哥與父親曾為他付出了那么多,手足之情取代了查理原先只求一己利益的私心。
那個時候我感覺自閉癥的人普遍存在著深深的社交障礙,無法與人溝通,生活無法自理,有些時候甚至歇斯底里得可怕。
他們看世界、感知世界的角度和方法和我們不一樣,他們可能不是我們常規里說的“普通人”,但也不應該被歧視。
- 04 -
早上刷屏的畫中,我很喜歡12歲的曾晟畫的《我的動物朋友》這幅畫,他患有自閉癥。
畫面解釋是:
總有幾只奇怪的動物跟著我,它們像一個愿望,我并不認識它們。但我不能走得更快,更不能丟下它們。
從風格上看是簡筆畫,畫面里面是大片大片的留白,只用纖細的線條勾勒了幾只形狀奇異甚至可以說奇形怪狀的動物,沒有大片的色彩疊加,也沒有特別的意境。
但我就是喜歡,因為我看到了他背后一整個神奇的樂園。自閉癥的小朋友被鎖在自己的世界里,里面有什么只有他們才知道,我們也只能偶爾透過他們推開的“窗戶”,看到里面星星點點的亮光。
看到上面這張畫,我立即想到了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書中的一個故事。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喜歡到反反復復看了十來遍。
書里面寫了三十多個故事,全部都是精神病人的故事。關于孤獨癥(自閉癥)的故事也不少,里面有一個病人經常畫畫,但他看世界的角度很神奇:他看樹是從花的角度看的,看石頭是從螞蟻的角度看的,看橋梁是透視結構,看河是緊貼著水面看的,看云是從上往下看……還有一個病人,會把人看成各種各樣的動物,生性精明的像貓、慵懶的像鼴鼠、帶有攻擊性的是狼……這些完全是換一個角度看世界,新奇而且充滿想象力。
我甚至覺得他們的有點可愛。
- 05 -
我們喊自閉癥患者叫“星星的孩子”是因為他們干凈漂亮而孤單,但其實他們也是“地球的孩子”,我們都是一樣的,一樣的降生在這個世界上,理應有共同的生存成長在陽光下的權利。
但因為人們對他們的不理解,他們被迫“隱身”。
可能大家會發現,在我們國家,在路上你很少會見到坐輪椅的殘疾人,很少看到盲人聾啞人,不是他們不存在,而是家長不愿讓孩子曝光,學校公司等組織也不接納他們。他們漸漸退到了我們目光不能及的地方,他們被阻止出門,被限制在一個個昏暗的房間里。
這些“星星的孩子”其實更需要陽光,希望今天參與了這個活動的人或者關注了這個活動的人,在欣賞這些作品的時候,能夠用更多時間去了解這些孤獨而閃耀的孩子,給予他們更多幫助。
至少,收起歧視的目光,平等對待他們。
盧瑟,90后老阿姨,一直被生活蹂躪,卻從不曾放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