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偶爾是不是有下面這樣的感覺?
頭腦里有個點子或者想法,覺得特別好,想著找機會記下來。結果,回去后,卻發現,除了知道自己有過一個特別好的想法外,其他的什么都不記得啦?
或者看書有所感悟,提及的某本書自己也很感興趣時,找到記筆記的APP或者備忘錄,感悟和書名是記下了,但是之前看書整體的感覺卻怎么也找不回去了?
我自己,就經常為回憶不起來的靈感捶胸頓足;或者因為記錄一些有用的信息,而不得不浪費時間,讓自己被中斷的思緒,重新與之前的去鏈接郁悶。
昨天的文章《別讀這篇可能讓你愛上工作的“逆向日程表”》解決的是拖拉的問題。
拖拉的原因很多,其中,對于要做的事情或者工作沒有思路,絕對是可以排的上號的原因之一。
學習、工作時,沒有思路怎么辦?拖著,慢慢想,啥時候有靈感或者頭緒再開始去干好了。
恭喜你,如果真的要等到有靈感的時候,可能是在N久以后。
到這時候,也不要怪頭腦里的恐慌怪獸醒來作怪,折騰得你,焦慮、恐慌,不能自已。
2
那么,平時如何積攢碎片化的思緒或者靈感呢?
《零秒思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有想法的時候,用一張橫著的A4紙把它寫下來。
通過這樣的辦法,可以很方便快速地把平時的一些想法記錄下來,幫助自己更好地整理思緒和收集信息。
“零秒思考筆記”具體記錄的辦法是這樣的:
右上方以腦中的任何想法作為標題。靠左開始寫,1分鐘內,快速寫下關于這個題目自己想到的所有東西(包括圖片、文字)。
關于“零秒思考筆記”的標題:
1. 可以是任何內容,重要的是,抓住一瞬間的想法。
比如工作沒有頭緒,如何做未來規劃,比如為什么自己一發言就緊張,比如被老板罵后的吐槽,甚至可以是自己早上為什么放著事情不做、卻要去為5毛錢跟菜場大媽吵了一小時……
2. 相似內容可以多次記錄。
某一內容的主題記錄多了,結合在一起,就是一個自己對該主題多角度、比較完整的思考。
關于正文內容:
1.一分鐘寫完一頁,寫下標題后開始寫正文。別管想到什么,都寫上去。
2.如果可能,一天寫10頁左右,也就是一共10分鐘。這10頁不是要求你一次性寫完。
3.寫4-6行每頁。一分鐘,差不多也就能寫這么多啦。
如果時間到了以后,或者后期有需要補充的內容,寫到A4紙的后面。第一時間在你的潛意識里出現,寫(畫)下來的東西,很可能就是自己認為重要的,把它們記錄下來。
4.定期回顧,分文件夾歸納整理。
3
文章里面闡述了幾個不推薦用筆記本、日記本或者word的原因。
我個人倒是覺得,如果有習慣隨身攜帶筆記本或者日記本的親,不妨直接用它們來記錄。
當然,因為手機或者電腦雖然也有類似的記錄功能,但是前面提到了切換的問題,往往想到什么點子時手頭未必在趁手的APP上,有時還有些想法、思路通過畫圖表達更清晰明了。
以我自己的經驗看來,的確是:有想法時隨手寫下來,會比切換到手機APP更不容易打斷思緒。
文章認為筆記本、日記本記錄下來的,不利于以后對同一主題的內容進行整理歸類。可是,我們其實完全可以借助一些實用的APP,比如印象筆記,來解決這個問題。
每天,花一點時間,把記錄下來的靈感或者想法,拍照后上傳到手機APP中,通過標簽或者文件夾,對其進行分類整理,避免了一年需要保存近4000頁A4紙的痛苦。
定期回顧這些整理的素材和靈感。
4
有了平時大量對于瞬間靈感和想法的整理,真正需要用到的時候,還愁沒有資料和信息嗎?至此,因為沒思路而導致的拖拉就解決了一大半啊。
而對于同一個主題日常筆記的整理,幫我們從多角度看待和深入思考同一個問題。說不定,由此更加清晰地認識自我,找到另外一個人生方向也為未可知哦。
5
你的人生,有無限種可能:
1. 每天,花1分鐘,把頭腦中哪怕最細微的想法寫下來。
2. 這一點點的思想火花聚集起來,說不定會變成燎原大火,足以燃燒你生命的熱情。
?我是“牛牛的Annie”。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謝謝!
????????????????????
【主要參考信息】
參考書:《零秒思考-像麥肯錫精英一樣思考》
作者:赤羽雄二
譯者:曹倩
出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ISBN:9 787550 239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