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番茄工作法”,意在讓人們駐足、觀察、醒悟,并在此過程中改進自我。
序二
高效一天 “活動清單”表格中,選出8個番茄鐘的活動,填入“今日待辦”表格,每天記錄番茄,對每項事情進行分析預估番茄。番茄鐘工作法,幫我改進計劃、減輕壓力、提高產量,而且有更多時間照顧家庭、從事業余愛好。
第1章 一次只做一件事
黃瓜和洋薊在酒吧相遇
開始之前
要想做到專注,你就得堅決拋開各種雜念。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列出你當天要做的事,設置25分鐘鬧鐘,然后從第一件事開始。此外還要有每日回顧、做每日承諾、控制中斷、預估要花的工夫等。
乘車時間
番茄工作法,就是幫你把每一天分成小段,和乘車時間差不多。你只要為自己的“小公車”確定目的地,并設好鬧鐘,然后專注在工作上即可。
番茄計時器
番茄工作法能幫你與時間化敵為友,不會再因為還有一小時、一天、一周、一個月的時限而充滿焦慮,你要做的就是定好25分鐘番茄鐘,然后全然專注于手頭的任務。
自己動手:為活動限定時間段
我的太爺爺馬克斯
為何要用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以25分鐘的短期迭代為節奏,幫你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步伐,休息時安心休息,工作時一心一意。
番茄工作法是以動作為導向的,扭啟番茄鐘是動作,遵守鈴聲是動作,填寫“今日待辦”表格是動作。習慣成自然,充分利用條件反射的力量。
番茄工作法在一天結束前要做三件事:記錄、處理和可視化,這些每日回顧工作,是改進個人流程的關鍵。每天都學習,每天都進步。這樣還有一個好處是,一開始你是照著書本應用番茄工作法,等到認清自身工作習慣后,就可以進行調整,形成自己專屬的一套方法。
將活動拆分為小項目,使其更加清晰。經過預估,如果某項活動需要7個以上的番茄鐘,就應當拆分它。番茄工作法預估每項活動,通過比較“預估番茄數”和“實際完成所用番茄數”,可以讓你在每一步得到即時反饋。
在活動進行過程中,是不是經常會節外生枝地冒出一些次要任務?沒問題,在番茄工作法中,你可以將其填入“計劃外緊急”一欄,然后再接再厲,完成主要活動。這部分與“定性預估”有關。
頭腦被各種想法占據。有時難以集中于單項活動,是因為其他想法一刻不停地冒出來。這時應當把它們填入“計劃外緊急”表格,然后再接再厲,完成手頭的活動。想要專心致志,就拋開所有雜念。
“跟蹤”階段就是在收集全天工作流程的真實數據,這些數據可用于每日回顧,以改進第二天的流程。
扭啟番茄鐘,投入25分鐘努力,然后得到畫一個X、休息一下的獎勵。
問自己:一次只做一件事
※ 什么讓你半途而廢?
※ 在哪些地方讀書,更容易讓你集中精力?
※ 你是怎樣逃避做無聊瑣事的?
※ 通常哪類活動會讓你花費的時間超過預期?
※ 你的時間是否經常被事務型活動填滿,即使有更重要的事要辦?
第2章 背景
黃瓜和洋薊在動物園相遇
基礎
大腦結構
大腦性能
生物節律
是迷信還是專注的力量
條件和非條件反射
左腦與右腦
天才
多動
工作記憶
聯想機器
交替和持續
做夢
吸收
吃飯睡覺鐘
重復的手勢和慣例能幫助大腦適應現場情況。
心流
有一種精神狀態稱為“心流”,它具有以下特點:明確的目標、集中、專注、自我意識消失、時間感扭曲、直接和即時反饋、能力水平與面對挑戰的平衡、個人控制感、工作本身的內在獎勵、行為與認知的合一
心流狀態下缺乏全局觀念,創造力與統籌力難以并存。時不時地,我需要縱覽全局進行戰略決策,部署行動,以便在下一個心流期間能夠全身心投入這項行動中。
在進入心流階段之前,我扭啟一個番茄鐘,讓它稍后喚醒我,這樣我可以暫時換上戰略眼光,觀察全局,然后再次回到心流中——這就是節奏。
激勵
激勵是一種生理活動加劇的狀態。我不需要巔峰,更不想要低谷,我想保持一個可持續的步伐。
拖延
三個導致拖延的明顯原因:
※ 其他人強迫你做一些事,違背你的意志;
※ 你給自己壓力,想要有完美的表現;
※ 害怕犯錯誤或受批評。
英雄主義和內疚
調整過程
專注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只對相關指標做持續記錄。定期的會議或回顧,才是專門用來分析調整的場合。在分析過往數據的同時展望未來:如何適應我們所處的辦公環境、所面對的活動類型、手頭的工具、身邊的隊友、項目的最后期限,以及其他相關情況?
薄片擷取
正確的決策是意識和直覺之間的平衡。為了做出正確決定,你需要簡化問題,使其只包含重要事實和你有足夠能力進行分析的領域。而“薄片擷取”是一種不假思索的思考方式。我們根據一段極短的時間內的經驗,從中提取真正重要的信息。這些判斷有效與否,完全取決于我們的經驗、專業訓練和知識,而非其他因素。
擁抱變化
選擇的悖論
我們自始至終仍然愿意做最重要的事情。當環境發生改變,而且影響到我們手頭工作的價值時,我們應該接受這種變化,或許還要調整原先的優先次序。
問自己:背景
※ 在一份耗費腦力的活動上你能專注多久?
※ 你的私人生活和職業生活的節奏是怎樣的?
※ 對于考驗記憶的游戲,你能玩得好嗎?
※ 你上一次拖延是什么時候?為什么?
※ 你做決定的時候是憑直覺還是憑意識?如何平衡?
第3章 方法
黃瓜和洋薊在圖書館相遇
學習工作法
選擇“今日待辦”表格中最重要的工作,扭啟番茄鐘到25分鐘,開始專注于這項活動——僅此一項
階段 5個階段
※ 計劃:在一天的開始,從積壓的工作(稱為“活動清單”)中提取最重要的活動,填寫到“今日待辦”表格中。這就是你當天的自我承諾。
※ 跟蹤:確定當天活動后,扭啟25分鐘的番茄鐘,從當天活動的第一項開始進行。在每個25分鐘的時間段(稱為一個番茄鐘)內,你要收集一些過程指標,比如計算遇到的中斷次數。
※ 記錄:在一天結束時,將當天收集的數據歸檔,寫入“記錄”表格。如果你跟蹤了中斷次數,就把中斷次數寫下來。
※ 處理:從所記錄的原始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例如,可以計算在每個25分鐘的時間段,平均遇到幾次中斷。
※ 可視化:最終你要將信息以某種方式組織起來,從中找出改進流程的思路。如果你想獲得最適合現實情況的工作習慣,在自我調整過程中,基本上每天都要做這樣的回顧。
在每天開始時,進行計劃;每天結束時,進行記錄、處理和可視化;在兩者之間,進行對25分鐘周期循環的跟蹤。
戴明循環
戴明循環的4步為:計劃-執行-評估-應用。
※ 計劃(Plan):定義預期的結果,以及達成它所需的流程。
※ 執行(Do)實施該流程。
※ 評估(Check):對流程進行衡量,比較實際結果與預期結果,找出差距。
※ 應用(Act):對差距進行分析,找出問題根源,以圖改進。
計劃、監控、衡量和改進,也正是番茄工作法的核心,番茄工作法是一套典型的PDCA流程。在每天早晨確定要做哪些工作,跟蹤什么。然后貫穿全天的是跟蹤事件,在表格畫叉號、撇號、減號等。在每天結束時,將當天的跟蹤數據,與最近幾天的數據以及事先的期望值進行比較。問問自己,有沒有努力完成早晨在“今日待辦”表格上承諾的活動?然后想想如何改善明天的流程。每天重復這個循環,對流程進行改進。@重要
工具
番茄工作法只需要一支鋼筆或鉛筆、一枚廚房定時器、三張白紙或橫格紙。
三張紙的用途如下。
※ “今日待辦”表格:填寫今天日期、你的名字,列出打算在今天進行的活動。每天早上這張表要換新的。
※ “活動清單”表格:填寫你的名字,列出最近要進行的活動,隨想隨填,不用排序。同一張“活動清單”表格可以用很多天,增加新的活動,劃掉已完成的。
※ “記錄”表格:記錄所采樣的流程指標,以便對流程進行改進。同一張“記錄”表格可以用很多天,以便比較每天的跟蹤記錄。
自己動手:做一張活動清單表格
尋找起點
“現在就做”是一個很好的原則,可以減少你“不得不做”的工作數量。
早晨
在一天的開始,從我的“活動清單”表格中選出一些最重要的活動,填到“今日待辦”表格中。這就是計劃階段。
然后我選擇“今日待辦”表格中最重要的工作,扭啟番茄鐘到25分鐘,開始專注于這項活動——僅此一項。在腦海中,我把這項活動加入“當下清單”,這個虛擬列表是二進制的,它只有兩種狀態:現在有一件事做;現在沒有事做。
番茄工作法有一定的目標導向。量力而為地選擇一定數量、今天能完成的活動,這是你的承諾。
自己動手:做一張今日待辦表格
承諾
“今日待辦”表格是在時間段限定內的承諾。
區別“活動清單”(傳統工作清單)和“今日待辦”(所提取的承諾),這項必要的策略可以保證你做正確的事情,現在就開始,并全心全意投入你的工作。它們幫你明確目標,建立個人控制。
直接和立即反饋
為剛才25分鐘的工作打個好評,能讓我們獲得立即反饋。
前瞻記憶
當下清單
休息
放下
階段性休息
我將4個番茄鐘作為一組,所以每4個番茄鐘后,我進行階段性休息。階段性休息通常可以是15~30分鐘的消遣。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清理辦公桌,去一趟咖啡機那,或者到喜歡的社交網站轉轉。
行程
確實有形的目標,能激勵我完成工作。
已完成的活動
抽象時間單位
記錄和處理
自己動手:記錄
拿一支筆,一張紙,番茄鐘,還有你的工作日程表。把書簽放在這一頁上,扭啟3分鐘的番茄鐘。在紙面頂端寫下標題“記錄”。
看看你的工作日程表,有多少項目安排在昨天?例如辦公室會議等,在第一行填寫昨天的日期,日期右邊填寫項目個數;在第二行填寫前天的日期和數據;繼續回溯之前的時間,直到番茄鐘響鈴。然后回來讀這本書。
看看你的“記錄”表格,算一算你每天平均安排了多少事。結果比你想的多了還是少了?你覺得日程表里的事應該更多還是更少?
精益
記錄跟蹤數據,在每天結束的時候進行分析、觀察,基準點是自己。在分析的基礎上改進方法,是以自己為起點進行的增量升級。
此時此地
每天要有一個承諾:一個番茄鐘,一個活動,一個目標。
問自己:方法
※ 你是否有過一個長長的工作清單并深受其害?
※ 你的精神獎勵是什么?
※ 哪種計時器適合你?
※ 你在工作當中多久休息一次?
※ 你在什么時間對工作習慣進行反思?
第4章 中斷
黃瓜和洋薊通電話
學會堅持
注意力缺乏癥候群
避免LIFO和BPUF
可持續發展的步伐
中斷策略
內部中斷
接受、記錄并繼續
扭轉依賴
原子性
內部中斷滾滾來
外部中斷
保護番茄鐘
可視化然后強化
作廢
外部中斷策略
中斷標記
認清界限
問自己:中斷
第5章 預估
黃瓜和洋薊在賽馬場相遇
測量和猜測
活動清單表格中的預估
群體的智慧
活動的規模
選擇
定量預估誤差
昨日的天氣
記錄表格中的預估
鼓-緩沖區-繩子
問自己:預估
第6章 應變
黃瓜和洋薊在電影院相遇
靈活對待
簡單工具
索引卡片
事務番茄鐘
聲音和形狀
番茄鐘的長短
休息的長短
進度表格
優先級淘汰賽
收件箱清零
反復回顧
思維導圖日記
守則和應變
聞鈴色變
問自己:應變
第7章 團隊
黃瓜和洋薊在會議室相遇
與他人共事
限制時間的會議
跟蹤會議
匹配工作節奏
授權番茄鐘開始
匹配番茄鐘長短
臨時單飛
跟蹤工作配搭
團隊文化
問自己:團隊
附錄A 流程示意圖
附錄B 互聯網資源
附錄C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