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比較抽象,銀行的法定準備金率。我們換一句話說,比如銀行,收到我們1000的存款以后,它是會把這1000貸出去給別人的。那么假設,A,存了1000,銀行貸給了B,然后B存了這1000,銀行又把1000貸給了C,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銀行的錢再越來越多,但是實際上社會總共的流通貨幣,也就只有1000塊錢。這就是銀行創造貨幣的過程。
那么難道銀行可以借助這1000塊錢一直不斷地生錢嗎?沒有界限了嗎?答案有的,那就準備金率。
比如政府規定法定準備金率是20%,那意味著銀行第一天收到1000,只能拿出其中80%,就是800進行貸款。第二天這800放到市場,再回到銀行,銀行又必須留下20%,于是只能貸款出去640.
這樣循環往復,1000塊錢最終催生出的錢,其實是4000元。再加上我們稱之為基礎的1000貨幣,就導致社會只有5000貨幣在流通。
這就是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過程,很有趣。我也是第一次知道這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