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書接上回,上次說了數碼相片后期處理的基本思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次就來談談該用什么工具來實現我們的想法。
PS的教程網上一搜一大把,其他的貌似都是簡單到一看就會的。
1. 手機端
1.1 LOFTCam
如果想要duang~一下就加好特效,LOFTCam幾乎可以實現主流的所有效果。
加文字和貼圖不在本篇考慮范圍……
LOFTCam
有很多現成的濾鏡,其中一些對于膠片風格的模擬很到位。
此外,對于明度,對比度,色彩等也可以進行簡單的調整。
同類型備選:VSCOcam
VSCOcam在國外很火,在一些小眾玩家手里用起來也是得心應手。
嚴格地說, LOFTCam應該是山寨它的,兩者從人機交互界面到實現的功能和效果都很像。
VSCOcam
但在操作流程上來說, LOFTCam的本地化更好,更符合一般人的使用習慣。
VSCOcam原來一直是英文版的,最近更新了中文版 。
1.2 Snapseed
如果想要duang~ duang~ duang~地加上各維度的特效, Snapseed會是你手機上的好幫手。
它最吸引我的是可以進行局部調整,一定程度上實現蒙版的基本功能。
對PS有基本概念的人應該都知道蒙版的強大。
下面用兩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個軟件該如何使用。
1.3 Snapseed示例-風景篇
1.3.1 軟件界面
打開Snapseed,可以看到,主要的修圖功能分為兩大類,工具和濾鏡。
濾鏡與其他的修圖APP類似,點上去就能直接看到效果。
這里主要講一下工具的使用,重點關注畫筆和局部這兩個工具。
Snapseed軟件界面
1.3.2 分析與裁剪
載入圖片后,第一件事情非常重要:
分析照片的主要問題,以此確定要采取哪些修正措施,而不是盲目地挨個點濾鏡看效果。
這張照片的主要問題是天空太亮導致云層的細節丟失,山脈太暗導致前景的細節丟失,圖像整體偏暗發灰。
點擊右下方的畫筆按鈕就可以載入各種工具。
照片素材之前就展示過PS處理的效果,這次用Snapseed來實現,大家可以對比一下。
首先剪裁圖片,優化構圖。選擇16:9寬高比,強化視野的開闊感。
分析與裁剪
1.3.3 局部修正1
選擇局部工具,在右側的山體上增加一個控制點。
手指上下滑動可以選擇調整的項目,包括亮度、飽和度和對比度。
手指左右滑動可以調整當前項目的數值,左滑減小,右滑增大。
對于該控制點,亮度+100,飽和度+40,對比度+75,效果如下圖左所示。
有沒有發現山體已經明亮了起來呢。
調整參數不是死的,需要按照每張圖片的具體情況來定。
在天空處增加一個控制點。
對于該控制點,飽和度+25,對比度+100,效果如下圖右所示。云層的效果也更加明顯了。
局部修正1
1.3.4 局部修正2&整體修正
以左下角的山體部分為例,來演示一下另一個局部修正工具:畫筆。
點擊左下角可以選擇要修正的項目,包括加減光,曝光值,飽和度等,中間可以選擇畫筆的強弱數值。
選定后,直接用手指在畫面要修正的地方涂抹就可以了。
如果涂過了,將畫筆強度調到橡皮擦,還可以消除剛才的修改。
經過畫筆工具修正后的山體如下圖左所示。
至此,照片的局部修正就完成了。
然后添加一個調整圖片工具,整體調節畫面的效果。
操作依然是上下滑動選擇項目,左右滑動調整數值。
主要是進一步增加對比,增強畫面的戲劇性。
調節效果如下圖右所示。
局部修正2&整體修正
1.3.5 歷史記錄
Snapseed還有一個強大的功能是可以記錄下你所做的全部修改。
點擊右上角的數字,可以看到之前所做的修改,如下圖右所示。
該數字代表了你總共添加了多少的工具和濾鏡。
點擊其中的每一步,還可以刪除或者重新修改參數,并且不會影響到其他的工具。
修圖到最后,也可以輕松修改最開始的一步操作。
不會發生全部推倒重來的人間慘劇了。
檢查效果一切滿意,就可以保存輸出了。
趕緊分享到朋友圈或微博上秀給你的小伙伴們吧。
歷史記錄
1.3.6 效果對比
效果對比
1.4 Snapseed示例-人像篇
1.4.1 分析與局部調整
將圖片導入Snapseed,如下圖左所示。
首先還是分析圖片問題,確定思路。
該照片曝光基本正確,但由于現場光線問題,人臉顯得特別黑,看不清五官。此外,白平衡有一些失調。
使用局部和畫筆工具,修正人物面部膚色的明暗關系。效果如下圖右所示。人物的膚色亮起來了有沒有。
分析與局部調整
1.4.2 整體調整
使用調整圖片工具,整體提亮畫面,并調節色溫和飽和度,適當修正原圖發黃的問題。如下圖左所示。
使用暈影工具,適當添加暗角,模擬鏡頭周邊失光,營造氛圍感。效果如下圖右所示。
整體調整
1.4.3 照片濾鏡
圖像的基礎修正到此就完成了。
為了讓畫面更有特點,可以增加特效濾鏡。這就見仁見智了,大家可以多多嘗試自己喜歡的效果。
當然也不限于Snapseed本身,可以將照片導出,用其他APP(如LOFTCam)進一步處理。用每個APP來做它最擅長的事,協同工作才是王道。
此處采用了魅力光暈和粗粒膠片兩個濾鏡,觀察畫面,調節至合適參數。效果如下圖左所示。
最后我們來回顧一下所用到的工具,操作歷史記錄如下圖右所示。
照片濾鏡
1.4.4 效果對比
整體的修片思路,并不是以夸張的濾鏡效果來奪人眼球,而是在合適的明暗關系和顏色的基礎上,適度地添加特效,讓畫面自然而舒服。
效果對比
同類型備選: Pixelmator
iOS/Mac系統專用的修圖軟件,我作為一個Android黨默默地把手機收了起來 。
Pixelmator
功能比Snapseed更強大一些,據說是Photoshop的挑戰者。
但關鍵是這貨要收費啊 !
Snapseed是免費使用的,而且全平臺制霸。
2. PC端
2.1 ACDSee
我主要用ACDSee來干兩件事:
瀏覽圖片,從原片中篩選出有后期價值的。
批量后處理,比如縮小到統一的尺寸,便于網絡發布。
ACDSee
同類型備選: Adobe Lightroom
Lightroom相比 ACDSee 顯得更加“重”一點。
它主要作為圖片管理軟件使用,但也集成了非常強大的圖像處理功能,可以在很多方面代替Photoshop使用。
2.2 Adobe Photoshop
大家已經習慣于把修圖隨口稱做P圖,由此可見PS在行業內統治性的霸主地位。
關于如何使用 Photoshop不是以我之力能講清楚的,但對于 Photoshop處理的對象,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如果想要嚴肅對待數碼相片的后期處理,一定要用RAW格式啊! 要用RAW格式啊!RAW格式啊!
RAW也被稱為數字底片,里面保存的是未經處理而直接從CMOS或CCD上獲得的信息,可以進行很多無損的處理。
RAW相對于JEPG直出,我覺得主要的優勢有3點:
曝光修正。RAW文件的色彩深度一般是12bit或者14bit的,而JEPG是8bit的。這里的差別可不是4或者6,而是2的4次方以及2的6次方。這帶來的好處就是,RAW記錄的明暗信息會豐富很多,JEPG中欠曝和過曝的部分都可以找回細節。
白平衡調整。RAW文件可以調整色溫,在自然光、閃光燈、白熾燈等不同的光源下拍攝的照片,色彩會有不同的傾向,需要校準。比如在人像攝影中,首先找到正確的基準,讓膚色顯示正常,然后再進行美化。
導出之前,所有的處理步驟都可回溯,并且可反復修正,不會損傷原始圖片的質量。此外,一張片子調整完以后,可以把配置文件批量應用到相同環境和相同拍攝參數的其他圖片。
Photoshop自帶Camera Raw插件進行RAW的解碼和處理,基本可以應對市面上絕大部分相機生成的RAW文件。
其他的工具也有,但解碼的效果沒有太多肉眼可見的區別。
Camera Raw
這個貌似就沒什么備選了。
其實是我也沒用過其他的。
我也不希望大家被光影魔手術之流毒害。 如果想要嚴肅地學學數碼相片的后期處理,還是堅定地與 Photoshop為伍吧。
其實我特意下載了最新版的光影魔術手看了一下,以免空口無憑,憑良心說比以前看起來高端了不少。
我不推薦它,不是鄙視它的功能太少,而是它過于追求簡單快捷,簡化了很多東西,就算用得無比純熟,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是手機拍的照片,通過APP的一鍵調整,可以達到快速分享的目的。
而既然是用相機拍了,又導出到了電腦上,那就用心對待吧。
其實PS也可以通過錄制動作實現快速處理,但其中每一步的效果都可以由自己掌控。
相信有耐心看我閑扯到這里的同學都能明白我想表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