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很羨慕及崇拜小鎮上那些警察:大蓋帽、白上衣、藍褲子、肅穆的國徽下領章紅艷艷的,人顯得威風凜凜,精神極了。
再大了點,迷上了武俠小說,沒日沒夜地讀。也許太投入了,連夢里都是刀光劍影,不但如此,我還喜歡做白日夢,常常一閉上眼睛,就開始暢想自己成為絕世高手后的故事情節:行俠仗義,鏟除邪惡,扶助弱小,享受著眾人崇拜的目光,然后微微一笑,瀟灑地轉身,輕輕地吹了吹劍鋒,不帶走一片云彩,來去如風。
上大學時,我夢想成為一名作家,不是普通的,必須有名,如果能拿到諾貝爾文學獎,名垂青史那就更好了。我野心勃勃,想寫出貝多芬《命運交響曲》那樣的恢宏篇章,“扼住命運的喉嚨”。我從柏拉圖的《理想國》受啟發,想構思一種完美的制度,讓人生和社會更加美好。
走向社會后,這時的我變得現實多了。在機關單位,官大一級壓死人。親眼見到一些不學無術的人,就因為出身或者裙帶關系,就飛黃騰達。這些人盛氣凌人,秀下限程度讓人心里作嘔。但沒有辦法,現實就這么無奈,只能忍受。不忿之余,我又開始做白日夢:青云直上,當上縣長、省長、中央要員,平時前呼后擁,出則警車開道,意氣風發,指點江山。
再后來,我更現實了一些,認識到原來權力的后面站著金錢。于是,我開始狂想,自己成了世界首富之后,該如何如何。
……
只是,事與愿違,以上的夢想,或者更確切地說是白日夢,我沒有一個實現得了的。如今的我,已四十有余,無權無錢無地位,渺小得實在不能再渺小,平凡得實在不能再平凡。有時候覺得自己活得實在窩囊,好像一點價值都沒有,為此郁郁寡歡。
雖然不能理直氣壯地說,世事我曾抗爭,成敗不必在我,但是自認為很努力了,為什么會這樣結果呢?無數次叩問自己,為什么你不快樂不幸福?!
前段時間,我得了一場大病,以前是很少得病的。當我躺在床上疼痛難忍,痛不欲生之際,腦子突然開竅了。原來此時此刻我最渴望的, 不是榮華富貴,不是萬眾矚目,也不是留名青史,而是最普通不過的,我擁有幾十年的,被我完全忽視的健康,還有親友的關心。健康無價,雖然是老調重彈的道理,以前根本沒有往心里去,直到自己親身體會了,才有深刻的領悟。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衰老是個必然的過程,我想,以后每一次得病,對健康甚至生命的領悟都會一遍遍地痛徹心扉。
春華秋實,春天看不清的,秋天會一覽無余地呈現出來。
躺在病床上,頭一次開始寧心解剖自己的靈魂。表面上看來,我的諸多夢想是野心在作祟,想出人頭地,脫穎而出,其實是一種生存焦慮癥。我懼怕平凡,輕視渺小,恐懼被時光和茫茫人海湮沒,于是患上了“救世主”情結,想當自己和大眾的“救世主”,雖然自己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那么,凡人真能成“救世主”嗎?可以肯定地說,不能!都是女人所生,都要吃喝拉撒,都有七情六欲,都要生老病死,哪有例外呢?誰也不是誰的救世主,我們這個社會也不需要救世主,或者說,我們只能是自己的“救世主”,僅此而已。
認識到這一點,我想,會對社會從愚昧變為開化,群體從感性轉為理性,個人從幼稚進為成熟的進程大有裨益。
我覺得我們的教育有個誤區,尤其是語文教科書,名人們的事跡實在是太多了些。潛移默化地,對小孩子的心理產生誤導,后果實在不容忽視。比如我們的小孩子基本都有“遠大”的理想,當科學家、歌星、大官、大款……總之,都是“高大上”。反觀日本,他們小孩子的理想則是五花八門,想當廚師的,想當護士的,想當司機的都有,這在我們這個國度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為什么我們如此討厭平凡?難道平平淡淡的生活就沒有意義?就會得不到幸福?
阮思妥耶夫斯基說:“人是不幸的,因為他不知道他是幸福的。”是的,我們常常忽視現世的幸福,而是算計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能得到一種更大的幸福。但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不會有更大的幸福,因為我們在生活中被賦予的就是一種偉大的幸福——這就是生活。更高的幸福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
所以,平凡、平淡才是人生的真諦。以溫柔的心向生活俯下身來,你就會發現原來身邊就流淌著清澈的山泉,真的不必要去遠方的污濁的泥潭去取水了。
其實,從字面上來看,“生活”兩字有點欠缺,完整說法應該是“生活死”才對。因為人的一生就像兩個點之間的線段,“生”是起點,“活”是過程,唯獨缺了作為終點的“死”。也許,惟其如此,才耐人尋味,意味深長。不談死,本意是讓我們享受生活,快快樂樂地,將來的事,將來再說。所以,我們應當做一個永遠快樂的人。如果快樂不見了,就要找一找,看你錯在哪里。
擁有的才是最真實的,我們真的不應該好高騖遠,奢望那些鏡花水月的虛幻東西。財富、權勢、名聲都是過眼云煙,得到了,自然慶幸,得不到,也不必悲傷,因為對我們并沒有什么損失。我們的人生價值只能由自己來評判,他人的看法與我何干?
如果我們把不為我們掌握的東西視為幸福,我們就永遠不幸。幸福只存在于為我們所掌握的事物之中,我們的幸福是任何人也無法從我們身上奪走的。
想明白了這一點,我不再為破滅的“救世主”情結耿耿于懷了。我現在雖然“低下”地活著,但這樣也很好,我畢竟活著,而且認真地活著。我擁有自己的生活,這種生活會給我帶來幸福,是別人沒有的,也奪不走的。我就是我,晶晶亮!以后,無論出現什么樣的不幸、苦難和病痛,我的生活都是屬于我的一種牢不可破的幸福。
從此以后,我會走當走的路,看當看的書,喝當喝的酒,吃當吃的美食。春天里我會去田野里沐浴春風,冬天我會去冰封的大江上徐徐緩行。夏天我會去百花園里欣賞夏花之燦爛,秋天我會漫步在林蔭道里感悟秋葉之靜美。
“生活即幸福!人的生活目的,無論現在還是將來,永遠都是得到幸福。而無論生活是什么樣的,它都是我們所能獲得的至高之福。”——托爾斯泰在《生活之路》里說的這段話,說給別人,也說給我自己!
你所過的生活,就是你擁有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