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武俠小說,形容美女的詞,常常看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但不知原來出自于此。
老夫子是理想主義者,他覺得仁了就有禮,相當于打扮了還得涂層粉。哈哈我跳躍性的思維又想到了,涂脂抹粉是社交的必備禮儀。
因為看到化妝的美女,絕對想不到她這是具備了基本禮儀,所以長在粗放時代的我出門很少化妝,也從不具備和老夫子聊詩經的資格。
看來學習的好處是,知道素面朝天的正是蓬蒿人,粉飾后見人的才是文明人。
明早先做個淑女吧。
蒼山by海水藍
原文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1)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2)。”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與言詩已矣。”
八佾注釋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前兩句見《詩經·衛風·碩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語助詞,相當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絢,有文采。
(2)繪事后素:繪,畫。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啟發。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八佾譯文
子夏問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麗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來打扮啊。’這幾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這是說先有白底然后畫畫。”子夏又問:“那么,是不是說禮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說:“商,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
八佾評析
子夏從孔子所講的“繪事后素”中,領悟到仁先禮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稱贊。就倫理學說,這里的禮指對行為起約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禮節儀式;素指行禮的內心情操。禮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沒有直說,但一般認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認為,外表的禮節儀式同內心的情操應是統一的,如同繪畫一樣,質地不潔白,不會畫出豐富多彩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