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1:
今天閱讀了俄國作家契科夫的短篇小說《打賭》,一個關于禁閉中的人性的故事,表達了對生命價值與意義的思考,和我們現在的處境多少有些類似。
死刑和無期徒刑到底哪一個更合乎道德、更人道?這個問題到現在都還在討論。故事中的銀行家和律師對于這個問題持有不同的看法,律師認為死刑和無期徒刑都是不道德的,但要選擇一個,他更傾向于無期徒刑,因為“活著總比死了好”;而銀行家則認為“死刑把人一下子處死,無期徒刑卻慢慢地把人處死”,所以死刑更合乎道德。
但彼此都說服不了對方,于是律師打賭自愿監禁十五年,而這十五年發生了很多的變化,而十五年之期也馬上就要到來了。
我們因為疫情在家隔離兩周,都覺得快要崩潰了,可以想象,律師十五年的囚禁生活也不是那么容易過的,在一個小房子,不能出門,這是一個跟自己斗爭的過程。
囚禁的這些年,律師的人格得到了升華,他從閱讀輕松讀物到古典作品到神學再到不特意選擇只挑自己想去研究的書讀,他擺脫了孤獨,跟自己和諧相處,擁有自己的思想,看透了世人所追求的幸福,物質上一無所有,但精神上他格外富足,他藐視他人賴以生活的一切,最后自己逃走了拒絕那兩百萬元。
而銀行家在這十五年中,事業一落千丈,現在可能債務比財產還多,十五年之期即將來到,一想到要支付給律師兩百萬打賭費,他就肉疼,所以想辦法讓律師拿不到錢。十五年之中,銀行家的人格已經倒退,把名聲和金錢看得格外重要。
人這一生到底應該追求什么呢?怎么才能過好這一生呢?希望閱讀了這篇小說可以給我們一點思考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