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紀念作家史鐵生
? ? ? ? 在搜狐網瀏覽新聞,得知先生去世的消息,心情就像冬天的寒樹上,舍不得離枝的黃葉,于瑟瑟冷風中宣泄著最后的一絲力氣。對先生的離開,既意外也不意外。誠如先生坐在輪椅上,笑談詼諧,自己評價自己的一生:生病是職業,業余是寫作。百度搜索,珍藏先生從少年到老成的一張張照片,仿佛蒼煙踏破,梅花引我入溪深。先生就是山澗水濱荒寒,人間絕品的孤梅,熬就了冷瘦如削,煉成了盤根錯節。
? ? ? ? 想寫點文字,寄托哀思。凡塵中俗事纏繞,又怕不懂先生的睿智沉靜、超然豁達。不敢下筆。今天窗外白雪飛揚,靠在火爐旁,無意中再讀先生的《我與地壇》。悲鳴哽噎,想獨自踏雪放歌,去荒涼的郊外長嘯吶喊。那是怎樣的一番心境。“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搖著輪椅進入園中,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那時,太陽循著亙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兩條腿殘廢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園子里。”讀到這里,我感受到了先生殘疾后,彷徨無助的歲月,在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華里,忽然有一天站不起來,從此一生中再也沒有站起來。想離開自己的母親,不希望自己的母親終日面對一個殘疾的兒子,同時也想給自己脆弱的靈魂放松麻痹,一次次搖椅來到地壇。而先生的母親擔心兒子自殺,就等先生走后,悄悄地跟蹤尾隨,“有一回我坐在矮樹叢中,樹林叢密,我看見她沒有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里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為什么決意不喊她···”可是他已經再沒有機會喊她了,他的母親離他而去的時候只有49歲。在先生跌跌撞撞從文學里打開一條血路,發表小說,并且獲獎。母親沒有看見自己的兒子能有出息,破繭成蝶的一天。他想讓母親看到,他想讓她放心的死。這樣一點小小的愿望竟成了先生一生的奢求,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母親太累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他想。他悔死了自己藏在密林中沒有喊母親,并為此悔了終生。
? ? ? ? 一個人大凡不必在逆境驚慌失措,自甘沉淪。為什么要自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活得從容些,再從容些。他在告誡世人。人世間乃至宇宙中的許多東西是不能用科學或者理性去考量的,譬如宿命,譬如佛說的孽與緣。會有那樣巧合嗎?一個在東,一個在西,像是陰陽兩面,西方,霍金在輪椅上探索宇宙;東方,先生在輪椅上探究靈魂。一個問天,一個問心,殊途卻同歸。中華文明幾千年來文才輩出,燦若星河。我用心去讀他們,懂他們。唯獨讀先生,是想讀卻有不敢深入。想讀,是因為先生的文章琥珀般晶瑩透明,全是真誠;不敢深入,是因為那樣的一種透明是血和淚的靈魂。這樣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只有讀先生的時候才能找到。在網上看到讀者寫給先生的留言,那么懂你愛你,大家都是你的知音。先生若是看見了,生命中的不幸,怕早已是蕩然無存。
? ? ? ? 寫到這里,其實我應該懂了先生的心思,雖然你的《好運設計》一點一滴都想好了,但你還欠這個世界兩個女人的情與愛。一個是你的母親;一個是你的妻子希米。來世你還會選擇自己的母親,你要還她一個健健康康的兒子。來世你還會選擇你的希米,你要給她生生世世的、暢快淋漓的肉體上的交流。先生真乃鐵生,大痛苦,大風流。天堂里有翅膀,不需要輪椅。
? ?
2011年元月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