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位K先生和我關系很好,甚至算得上密友。不過你也看到我用了「曾經」二字,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我不再找他喝下午茶聊天,他也不會再找我去聽某某某的演唱會。漸漸我們就從密友變成點頭之交,再從點頭之交變成陌路。
我偶爾也會懷念和他做密友的時光,看到某個地鐵廣告也想到他,看到某個新開的店也想到他,看到某個即將上映的電影也想到他。我偶爾也看他的朋友圈,大概知道他終于是找到了女朋友,可惜3個月就分手,失意的時候要喝杯啤酒卻找不到同伴。我就看看,不點贊,而他也未曾想過要找我。
之所以會這樣,并不是全無原因。我之所以故意與他失去聯系,是由于我漸漸發覺和他講話太累。我這個人是變太快,去年這個時候愛某個歌手愛到死去活來,現在就再也不問一聲。有時候突發奇想去學織毛衣,材料買了一堆,結果1個月就丟一邊。我發誓就像吃顆白菜,講出來的話基本都很難作數。然而我和K先生每次聚會都要聊同樣的話題,那些在我剛剛認識他時我還熱衷的話題,那些拉近我們距離的話題。
我為了維持和K先生的關系也算是仁至義盡,盡管我已經不再聽某某的唱片,我也做好功課,防止K先生突然提到時尷尬冷場。但這樣下去每次約會都變成考試,我提心吊膽,生怕哪里答錯題被發現我已經變心。終于有一天我痛定思痛,和他拉開距離。奇怪的是,仿佛同一時間他也拋棄了我,我們連分開都要做到心有靈犀。
我依然喜愛他,但只是做不到繼續假扮當時那個和他投機的我。
時間就這么平淡的過去,我也算不缺朋友的人,而他本來也是社交多多,好像少了這么一個說話的人,也不算什么大事。
我的朋友N小姐曾經來關心我們的友誼,我如實相告,并且大度承認怪是怪我變太快。
她嘴巴張成O型問我:「那我會不會有一天也被你拋棄。」
我十分想給她的下巴來上一拳:「我們根本沒有什么有格調的話題,雞毛蒜皮都談不上變心不變心。」
她又要追問下去:「那你和K先生不討論這些話題,他就會覺得你很無趣嘛?」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這個問題,有的時候你確實是因為某個話題認識某個人,但成為朋友卻是因為這個人本身。K先生像我栽進去的一個坎,我從此不再和特定的友人聊特定的話題,我怕有一天我又跑開了,而他們還在那里,我盡量讓他們覺得我很有趣,而不是因為我在某個領域的見解有趣。
這個故事沒有反轉結局。我依然是K先生的路人,就像我們熟識之前的那樣。我只是有些遺憾,對世間萬物我都變心很快,唯獨對人,我保持了念舊且長情的態度。而我也想通,有的朋友即使聊無趣的話題,沒有一點相同的愛好,大概也是可以的,因為叫做性情相投。可能K先生也是其中一個,不過既然我已經背對他跑了這么遠,也不見得去挽回了。
有緣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