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目、見、首、面、頁”系統
教學目標
1、運用漢字學,認識目系統的“目、見、首、面、頁”等偏旁及構形的相關字,體會漢字因義構形和構形系統化的特點。
2、理解目字的筆形筆順,正確書寫頁字。
3、理解漢字的意符、音符、記號等字符。
教學過程:
一、讀古詩導入“目”
1、出示《登鸛雀樓》同學們會背這首詩嗎?為什么要更上一層樓?用詩中的句子說是為了(欲窮千里目)
板書課題
2、你知道木為什么這樣寫嗎?(介紹目字的演變過程)
3、目字的第二筆橫折鉤為什么要勾起呢?(鉤由下往上順著寫就能接著寫里面的橫,這樣寫起來就順手也寫得快。)
目字的造字本領可大了,這節課我們也來欲窮千里目,認識更多有與目有關的部件和字。
二、復習帶目字旁的字
(眼 睛 瞇 盯 看 見)
1、帶目字旁的字都和眼睛或眼睛看有關系。
2、見是什么意思?(學習見由金文到繁體字最后簡化成見的過程)
3、認識“意符”。目在這幾個字里表示字的意思就叫作“意符”。有些字里的目一眼就能看出來,也有的目變了樣,我們一時看不出來,如見。
祖先們真聰明,造的漢字還能告訴我們字的意思,細心的小朋友都發現啦。還想“欲窮千里目”嗎?
(那就更上一層樓吧)
4、學習祖先用“見”造出的其他字
示(閱覽室 電視 參觀)
“見”字充當意符,表示這三個字跟什么有關系?
三、認識“首、面、夏、頁”
1、首是象形字,像身上的哪個部位?(學習生字要先看看這個字里有沒有我們熟悉的部件)
首字有目。
(目上面的小短撇是額頭,再往上的長橫是頭皮,頭皮上有頭發,頭發是字的哪部分?)
昂首挺胸? 昂首挺立
2、首字長橫上的點、撇表示頭發,現在沒有啦,還是不是頭?
3、觀察“夏、面、頁”,哪些字里有“首”?
面具? 面向? 面對面
4、面粉 面包 面條,面還表示臉嗎?
(在這里,面表示糧食磨成的粉。這個意思的面早先寫作“麺”,左旁麥是意符,右邊面是音符。麺后來簡化,也寫成了面。小麥沒成的粉叫面粉,面包是用面粉做的。)
5、夏天的夏,里面也有首。(夏字上部是首,下部是折紋,是右腳的反寫,代表兩只腳。夏字只用頭和腳表示一個頂天立地、高大威武的人。所以夏引申為大的意思。中國又稱華夏。表示這片土地――很大很大。)
我們把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叫什么?
(因為這是四級中植物長的又高又大又茂盛的季節所以祖先把它叫做夏季。)
6、示“頁”
繁體字頁,上部是省去了頭發的首,下部的撇和點(看小篆)是人字。人突出了他的首,說明了頁表示人的頭部。
為什么現在寫成頁?(為了寫得快簡化了。)
頁字后來被借去表示一頁紙的頁,書頁的頁。所以頁只有做字部件時才表示頭的意思。
7、示:頂、須、額
他們分別指身體的哪個部位?(指一指)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跟目有關的字,跟目有關的字還有很多,我們全認識了嗎?
8、(沒)如“著”,著表示動作正在進行。比如聽著、站著、坐著……這些動作跟木的意思無關,這里的目是個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記號”,他是有別的部件變化來的。
四、寫“頁”
頁能構成好多字,我們寫好它,以后寫頁的字就容易多了。
下部的人最后一筆為何寫成點而不寫成na?
捺要寫得舒展。可是,現在頁下部留給捺的位置那么低、那么小,捺怎么能寫得舒展呢?只好寫成長點這,樣寫就協調美觀了。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些以“目”為構形基礎的偏旁部首和字,欲窮千里目,還要更上一層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