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水希言
(一)
算起來身體出現各種狀況已經兩個多月了,這兩個多月來活的人不人鬼不鬼的。隔幾天很正常,隔幾天又開始頭痛頭暈,睡不醒,我甚至一度懷疑是醫生誤診了。
這段時間很少寫文章,不是不想寫,而是每次拿起筆就忘掉自己要寫什么了,就像同樣和別人聊天,聊著聊著就忘記自己下一句要說什么了。
在公司時,那些前輩突然想起來好久沒見我,就問我前段時間干嘛去了,我如實告知后,他們都說年紀輕輕,正是無憂無慮的時候,怎么可能會抑郁。
其實我也希望自己是無憂無慮的,誰會希望自己得病呢,又不是傻。
人世間的事總是有根源的,隨著患抑郁癥的人越來越多,原生家庭,外界環境,還有本身體質成了主要誘因。
可得抑郁癥的人卻很少被理解,他們被人認為矯情,無事生非。似乎所有的人都會說,心態放好就好了。如果真這么簡單,那還倒好,可惜不是。
給我媽打電話說自己還會時常頭暈,難受,結果我媽每次都說是我的心態有問題。
得了抑郁癥歸根結底還是我的錯,我應該堅強,應該把心態放好。那么,請告訴我,我怎樣做才算是堅強?我要把心態放好到怎樣的程度才算是好?
每天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按時吃飯,但沒有任何情感,甚至連喜怒哀樂都沒有,麻木不堪。看朋友推薦的喜劇也絲毫沒有感覺,活得就像行尸走肉一般,可是每天還要假裝得若無其事。遇到熟人還要笑著打聲招呼,生硬的笑容連我自己都覺得假。
(二)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有朋友來找我傾訴,他們覺得我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而我也愿意幫助他們走出情緒的低落期。我會寫健康充滿正能量的文字去鼓勵別人,我也一度覺得我是一個心理很健康的人。
現在回過頭想,我只是一直在用自己的意志力去壓制不健康的能量,試圖把自己拉回健康的軌道。
可是心理疾病,是日積月累的心理問題導致的結果。我假裝看不見這些問題,假裝無所謂,這些問題被忽視久了,突然有一天壓制不住就爆發了。
我最敬佩的一位心理咨詢師,占星師王睿老師說過,“抑郁通常是心理在運轉中受到了某些創傷導致的。這些創傷可能與童年的成長經歷有關,也跟成年之后的生活狀態有關,但根源通常都在童年。有人抑郁,常意味著家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不夠健康。”
我清楚地知道病源所在,但卻沒有改變,因為我的能量太弱了,已經不能去和家人的能量做抵抗。我知道我們之間所有人的相處模式都不健康,所處的環境從來都不是輕松、愉悅的,相反很壓抑。
身體上的不適是由心理上的不適造成的,但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
(三)
一個月前去醫院看病,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胃疼,她女兒陪她去醫院看病,她一個勁吵著要讓醫生給她做胃鏡檢查,但醫生最后的診斷結果卻是她患有抑郁癥。
也許很多人都不理解,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怎么可能會得抑郁癥呢?其實我特別能理解她,從她女兒和醫生的對話中得知,老人在女兒家生活。一個失去老伴,甚至有可能因為年紀大,被兒子,兒媳嫌棄的老人,生活在女兒家,長期的焦慮與孤獨無人傾訴,導致她最終得了抑郁癥。
戴爾.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弱點》一書中曾經提到過,焦慮會導致一個人得胃潰瘍。所以抑郁也會導致胃部的不適。
王睿老師說過,“通過一個人的生病,整個家庭都引起重視,重新認識自己,調整相處模式,大家都更健康地活著,更有能力健康有愛的關系,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雖然得知我生病了,我媽陪了我一個月,無微不至的照顧我,但我更多的是覺得我生病了,拖累了他們。他們對我變得小心翼翼,我需要的是真誠與被看見,而不是“害怕”。
小時候在爸媽的吵架中長大,時不時還來個離家出走,說什么都是為了我。而我只能乞求他們不要吵架,甚至用自殘威脅他們,但似乎沒什么作用。
他們是給了我很多別人家的父母不會給的東西,在別人眼里我很幸福,但我一點也不快樂。
成年之后很少回家,上了大學也就寒暑假回去,但每次都弄得很不開心,回去一次就有一次想死的心,可我每次還要壓抑住自己的情緒。
可能在別人眼里是我的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滿足。但這些年真的壓抑了太多的東西,活得很累。如果不是身體上的不適被醫生診斷為抑郁癥,我想也許我會一直那樣強顏歡笑地偽裝下去。
真誠地面對問題,把傷口撕開放在陽光下遠比偽裝起來更困難,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誰會在你的傷口上撒把鹽。
但生命中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應你之邀而來,目的是要帶你回歸你自己。
真實、愛、自由會療愈一切創傷。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得了抑郁癥,請不要逃避,保持真實,向內自察,聽從內心。
愿溫暖如你,陽光如你,你永遠笑得像孩子一樣天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