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在初中的時候。記得當時老師讓我們讀這本書,并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年少的我只是草草的摘抄幾句話應付了事。而現在,再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重逢這位舊友,對他,我有了更深的感受、體會。
?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長篇小說通過描寫主人公保爾·柯察金艱難的生活道路,反映了蘇聯革命和建設初期的廣闊前景,揭示了蘇維埃國家新一代的緊張激烈的革命風景中錘煉成為具有鋼鐵般的堅強意志和崇高的品德的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的過程。
? ?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是一段激動人心、令千千萬萬年輕人贊頌并銘記在心的文字。
?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線索。而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正是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寫照。保爾出身于貧苦的工人家庭,從小就“窺見了生活的底層,窺見了沉淀和渣滓,也聞到腐爛的氣味”,社會上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惡臭,充滿污物。
? ? 他當過童工,但也報復過虛偽的神父,也教訓過專橫跋扈的富家子弟,但是保爾的反抗只是出于本能的反應,壓迫者無情殘酷的侮辱攻擊和在社會最底層飽受的折磨與侮辱,使保爾瘋狂的仇恨從心底迸發而出。之后保爾與老布爾什維克朱赫來相識,從朱赫來那里保爾學到了“革命的科學”,懂得了“只有布爾什維克黨才是不屈不撓地跟所有富人作頑強斗爭的革命政黨”,決心做一個“獻身工人階級事業的優秀戰士”,向一切敵人做無情斗爭。之后,他逐漸走上了革命道路。
? ? 在國內戰爭的嚴酷日子里,保爾向階級敵人開戰的同時也向自己頭腦中殘存的舊思想開戰。戰爭后保爾立刻又投入到國家建設中去,由于燃料短缺,寒冬將至,省蘇維埃組織決定于基輔近郊修鐵路,用火車運送燃料。保爾積極響應號召,帶頭施工。保爾不畏艱險,為大伙做了榜樣:遠在在天亮前,保爾就不動聲色起床,勉強地移動著他那簡直僵硬了的腳,獨自走入廚房,把開水、茶預備好以后才叫醒伙伴。
? ? 后來保爾一連發燒五天,最終倒在地上。這回大家都以為保爾死了,可他再一次起死回生,他又積極投入工作中去。但是健康終于背叛了他,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比肉體疾病更令他痛苦的是遠離了工作和集體,他感覺到自己掉了隊;他曾經想過自殺,但他很快克制了這種怯懦觀念,決心“即使生活到了實在是難以忍受的地步,也要能夠活下去。使生命變成有用處的了!”保爾以鋼鐵般意志忍受劇痛,以文學創作為武器,“走回了隊伍,開始了新的生活。”他以頑強的毅力進行寫作,以另一種方式實踐著他生命的誓言。
? ?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往往一點小小的挫折就放棄了自己堅持已久的理想,自暴自棄。但試問,有誰能一步登天?未經風浪,便一舉成功?在青春的歲月中,有理想做伴,想想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每當我自己遇到困難要退縮的時候,眼前便浮現出保爾那高大的身影,信心瞬間倍增。為我們獨一無二的青春,為我們心中的理想,我們一定要堅持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