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技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不可避免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沒有技術的支持或者沒有一些產品的持續性參與,我們幾乎做不成任何事情。今天的設計師創建了人-技術系統:一種通過產品和系統來提升生活和工作質量的方式,真正地重塑了人們的生活。而且該產品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大型應用程序,而是一系列產品,應用和平臺,以幫助我們完成一項活動。
那么,我們在公司里應當怎么做到這一切呢?合作小組將產品的開發工作分配給不同的角色,每一個角色都著眼于解決自身的問題。工程師關心硬件和軟件技術;用戶體驗專家關心良好的數據和交互設計;工業設計師關注外觀和軟件界面的視覺設計;產品經理考慮功能,發布和定價;市場營銷人員關心如何向市場傳遞信息。
當然,這些都是交付產品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涉及很多人員和組織職能,用戶的整體體驗很容易遭到破壞。所以,成功的創新不僅僅是重新設計實踐,或者設計一個漂亮的產品。作為它的核心,這是一個組織問題:如何對正在開發的產品建立一個共同理解。成功的創新需要多人達成共識。
當iPhone出現時,它改變了游戲規則。每個人都在談論這個產品,大家圍在這個手機周圍,只是為了看它的縮放,旋轉,畫面和游戲。其他科技公司也做出了反應:為了贏得商機,他們同樣想要改變游戲規則。企業擔心消費者期望值的轉變意味著商業工具也要隨之發生變化:他們希望商業工具也變得酷起來。
像阿帕網,智能電網,數字紙張,語音識別,無人駕駛汽車等,這些都是我們所說的基礎創新。這份清單上的所有技術可能需要花費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投入到日常使用之中。基礎創新是一種新的核心技術,它可以創造出新材料,當這種新材料真正可靠,容易實現,沒有麻煩,幾乎不會給用戶帶來什么負擔之前,我們不可以將它們運用于開發新產品之中,我們稱之為實踐創新。基礎創新一旦完成,設計師便可以想出最好的方法,將其以合適的方式應用到人們的生活中去。
所以,變革性的創新需要時間和耐心。蘋果公司在2007年推出iPhone,但其實它早在1999年就已經注冊了iPhone.org域名。看上去iPhone似乎是突然冒出來的,但實際上這個過程相當漫長,包括了企業聚焦,設計,迭代以及等待成功的條件準備就緒等。那么,它在等待什么準備就緒呢?
iPhone在等待著技術的完備。直到2007年,無線網絡隨處可見;智能手機被廣泛使用;3G網絡在全球擁有了2.95億注冊用戶;觸摸屏技術于1971年問世,發展到今天已成熟可靠,廣泛運用于GPS設備和游戲之中。如果沒有這些基礎技術的成熟和廣泛使用,就不會有iPhone。
消費者同樣也需要做好準備。人們曾經習慣于使用臺式機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和服務;直到2007年,大多數人才準備好開始使用手機收發電子郵件和短信;來自零售,旅游,社交媒體,定位服務,音樂,流媒體視頻等在線內容成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直到這時消費者才準備好迎接這些新的事物。沒有這些內容和服務,iPhone也只是一個漂亮的盒子而已。
技術和內容的可用性已經成熟,能夠應用于諸如iPhone這類手持設備中。但是,蘋果公司還需要一種分銷產品的方式和商業模式來把它賣出去;他們需要在分銷和商業模式方面做好準備。為了達到目的,蘋果公司運用自己成功的運營流程來設計和銷售臺式機,構建了應用程序開發者網絡和蘋果商店;蘋果公司與AT&T建立了合作關系來分銷手機,提供移動網絡;并利用其現有的iTunes商店銷售應用程序和音樂。蘋果公司擁有了企業知識和完備的流程,讓iPhone的出現成為現實,但這需要多年的時間才能到位。
創新只有在技術,消費者和商業模式都真正準備就緒時才會發生。任何創新都必須符合企業的核心使命,否則就無法實現。因此,創新并不僅僅是提出一個偉大的想法,而是在考慮到實現公司使命,符合公司內員工的技術背景的前提下,提出一個可以付諸實施的偉大的想法。
實踐創新取決于技術,市場,企業和商業是否準備就緒。這些是有意識的創新所需的更廣闊的背景條件。但是,有了正確的用戶數據,正確的團隊技能和思維流程,你就可以有目的地進行創新,實現更酷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