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趙元龍? 郭丑生 焦有富
? ? ? ? 晉城市區中心的圣亞廣場東側,是著名的水陸院物貿市場。在那里,琳瑯滿目的商鋪小棧、摩肩接踵的男男女女、天南海北的不同口音……一切都淹沒在一片繁忙與喧囂中。唯有當年扼控晉城面行的懷覃會館悠閑地躺在那里,仿佛在追念沉積已久的一段段往事......
? ? ? ? ? ? ? ? ? ? 一
? ? ? 懷覃會館位于城區驛后社區東巷309號,原稱河南會館,是老城區內僅有的一座商業會館。2019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 三百年前,在澤州古城外東南角,主營京津百貨、日雜鐵貨的黃華街和擁有數百家糧油店鋪的水陸院,生意十分紅火。在南來北往的客商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河南懷州。清乾隆57年(1792年),由于來往豫商增多,懷州面行老板突然萌發出一個驚天“夢想”:以“萬和號”王之瑞、“昌茂號”程統業、“萬盛號”趙大法三人為總理,召集河南在晉生意人,以他們所具有的號召力以及闊綽富有的實力,要修建一所上千平米的會館。此后,歷經十年之久,一座富麗堂皇、功能齊全、具有一百多間房屋的懷覃會館圓滿落成。
? ? ? 明末清初,澤州古城東南門外的“橫街”介字形岔出了小西關、小東關、前街和后街四道街。民國元年,澤州府改為晉城縣,北起古城墻、南至南寨街口的“前街”改為“黃華街”。緣由為:“黃華者,蓋有二義:豫人持棉帛竹玉以易晉地之谷物,多秋糧,尚黃色,或謂之黃;南關有華市,首飾錦緞櫛比聯羅,或謂之華”。“后街”因地處“太行驛”城外一個辦理行旅手續和堆放貨物的“驛鋪”背后改為“驛后街”。
? ? ? ? 在晉城人眼里,黃華街是一道掛滿世代滄桑歲月壁畫的生活長廊,驛后街是店鋪林立、車水馬龍的“清明上河圖”,而懷覃會館則是“圖”中別具匠心的神來之筆。
? ? ? 仰視著滿含歷史古韻的會館大院,我突現出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 ? ? 正月初五財神日,當家家戶戶迎財接神的“子時”,會館老板把伙計召集起來,發紅包,接財神......在“噼噼啪啪”鞭炮聲中,懷覃會館開張了!
? ? ? 會館內外,張燈結彩。面行老板帶領眾伙計燒大香,三叩九拜,行禮如儀。然后,“哈哈”地笑著,開懷地吆喝著......
? ? ? 天大亮了,會首們站在大門前,張著笑臉,點頭躬身,迎接前來祝賀的客人。
? ? ? 城內關外的生意人、長袍馬褂的紳士、戴著瓜瓜帽油頭粉面的老板......一個個著禮服,攜重禮,前來祝賀。澤州知府鶴昌、鳳臺知縣袁淑、著名官宦呂卓之父輩......一個個坐著大轎,在眾人簇擁下進入會館。
? ? ? 會館外,人如潮水,聲如海嘯。甩長辮子的平民百姓、留一綹小辮子的小男孩兒,仰著頭使勁兒往里鉆。穿著小巧玲瓏繡花鞋的裹腳小媳婦兒,扭著細腰,躲在墻旮旯,用綢緞手帕半掩臉面......
? ? ? 會館舞樓、三官廟和水陸禪院戲臺上,河南梆子、上黨梆子和七干秧歌分場演出。高亢激越的上黨宮調、柔和婉轉的豫劇清唱、調笑逗趣的秧歌,震耳欲聾,響徹云霄。
? ? ? 會館前演武廳上,舞龍耍獅,喝彩聲此起彼伏......
? ? ? 驛后街300米敞篷內,白凈凈的面粉、清凌凌的香油......大包小拎的人們蜂擁而至。
? ? ? ......
? ? 邁上正殿,幾塊透著斑駁歷史光陰的石碑映入眼簾:
? ? 會館大殿三楹創建于清乾隆57年(1792年),拜殿建于清乾隆58年(1793年),側殿建于清嘉慶7年(1802年)。
? ? 《澤州府南關面行會館捐資碑記》有以下文字:
? ? 澤郡為往來輻湊之區南河南北太原商賈皆集于此而南為優甚以故面點一行更為澤郡會集之商昔因生意茂盛舊嘗修會館一區創建未久遂有風雨剝蝕之虞若不乘時補葺必致傾頹......
? ? ? 背面是商號或個人捐銀記錄,落款為:
? ? 維首? 杜瑞隆 玉成號 大生成? 新泰成?
? ? 許利盛 大誠號 同升號? 永春號? 勒石。
? ? ? 為了擴大發展,會館還吸引不同地區、不同商號的商人加入,出現在不同時期《補修會館碑記》中:
? ? ? “大清嘉慶十二年歲次丁卯小陽月朔二日縠旦”、“大清光緒34年10月”、“大清嘉慶二十二年六月下浣縠旦”、“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 ? ? 鴉片戰爭爆發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商業走向蕭條。無奈之下的懷覃會館在暴風中搖曳,在無望中堅守。1938年4月,隨著日本鬼子的炮聲,澤州古城沉沒于一片硝煙戰亂中。步履匆匆、風光熠熠的面行大賈,“白煙一股瞬息間”,所有輝煌和神韻成為一個個歷史記憶。但是,那氣勢磅礴的會館正殿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懷商人矢志不渝、興旺發達的密碼流傳了下來。
? ? ? 透過斑斑駁駁的一磚一石,我們久久佇立:
? ? ? 當年,在古城外商人聚集的核心地帶,建造如此富麗堂皇的會館,不僅需要慷慨大氣的實力派帶頭做出巨大奉獻,還需要當地官府與民眾的大力支持;不僅需要懷州客商慷慨解囊,還需要當地商戶以及各地親朋好友鼎力相助,更需要德高望重的人運籌帷幄,用聰明才智去銜接并凝聚各方資源和力量。
? ? 漫長的十年,這些中原漢子,不知遇到了多少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那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是何等燦爛雋永!
? ? ? ? ? ? ? ? ? ? 二
? ? ? 懷州,焦作古稱,夏為覃懷地,明屬懷慶府?!皯疡被蛟弧皯褢c”,舊指河南彰德、衛輝、懷慶三府地區。治所在河內縣(沁陽市),轄境約今焦作、沁陽、武陟、博愛等地。
? ? 為了改變貧窮的命運,懷州人歷經艱難險阻,攀越上“橫穿天下之脊”的“太行陘”。?
? ? ? 太行陘,山勢陡峭,崎嶇蜿蜒。雖歷來不乏攀越者,但是,胡騎南下,靠的是彪悍鐵騎;北魏石窟寺藝術南傳,靠的是皇權浩蕩;秦將白起占太行陘而斷絕上黨與韓國都的聯系,靠的是“退后者‘斬’”的軍令。而懷州人靠什么??
。? 靠的是百折不撓的意志,靠的是澤懷兩地的聯緣情結!
。? 元朝末年,戰亂頻仍,黃河多次決口,水、旱、蝗、瘟等災疫不斷。中原大地尸骸遍野,土地荒蕪。為了恢復經濟和鞏固統治,明太祖推行移民屯田制度。明洪武21年到明永樂元年,澤、潞等地無田農民被遷徙到彰德、歸德、太康、裕州等地。
? ? 澤州、懷州,兩地交界;山上山下,溝澗相連。數千年來,由于鐵蹄的踐踏、刀槍劍矛下血流的沖涮,“太行陘”逐漸成為暢通無阻的官道與商道。親友往來、商賈馬幫,尤其是懷地的澤州移民和娘家后裔,上山下山,往返不斷。一條古老的太行陘,走出了古道的拘束,開始了通道的多元化,在澤做生意的懷州人也逐年多了起來。
? ? ? 古代豫省,氣候溫潤,水資源豐富,尤其盛產小麥。豫北、豫南的糧食產出除滿足本地外,還可將剩余販往周邊地區。
? ? ? 元末明初,無論是統治者對農民軍的屠戮,還 是連年災疫,都很少波及山西。澤州地區更是社會安定,風調雨順,尤其是冶鐵、絲綢、陶瓷等手工業興盛,成為省內外商賈向往之地。但是,太行山區有“十年九旱”之災,再加上地少人稠,農業產出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只得憑借經濟和交通優勢,從豫北等地引進糧食。
? ? ? 據《澤州府志》、《鳳臺縣志》記載,澤州老城始建于唐貞觀初。明洪武年間,主政澤州的官員歷經三年時間,在故城舊址上按照規制建起一座城池,澤州旱碼頭和商埠的地位即穩固地確立下來。同時,由于“太行陘”的艱險,馬幫不北上,駝幫不南下,外地客商到了澤州,必須在此轉換交通工具。于是,中原的農產品、竹器、紙、茶、糖,北方的潞麻、汾酒、口外皮毛等絡繹不絕來到澤州。
? ? 與懷覃會館比鄰的驛后街,用青石板鋪就數百米長路面。由此自南而北,便是通往商賈往返的清華古道。古道上深深的車轍,即是當年極盡繁華的見證。
? ? 曾幾何時,一個個袒胸露乳的壯漢,挑著沉甸甸的擔子;一溜溜驢騾馬幫載著沉甸甸的白面、油料、布匹,在“得兒——駕”吆喝聲和“噠噠噠”蹄聲中,送走夕日的陽光,迎來朝露的黎明......
? ? ? 懷覃會館所在的水陸院,西起小李谷洞與黃華街交匯處,東至水陸禪院與呂院貞節牌坊;南至演武廳,北至晏公廟和小東關西口。比起古城其它地方都要開闊平坦,再加上井谷洞口南大店留駐駱駝,小東關圪硶店留駐騾馬,水陸禪院每年4月20舉辦廟會,小東關11月初有騾馬交易大會。因此,這里成為客商最佳選擇地。
? ? 明清時期,隨著手工業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加上官方政策支持,商品流通范圍逐步擴大。在澤經商的懷州人憑借勤勞的雙手,在澤州商業領域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是,身處陌生環境,必然會遇到許多難以預料的矛盾,而當時并沒有明確的制度保障。為了維護同籍商人利益,加強相互間團結,也為了交流信息、調節糾紛、形成行業自律,他們建造了自己的會館。從此,懷州商人在叱咤風云的長袖善舞中,拓寬了澤懷商貿交流之渠,開闊了晉豫文化交流之窗。
? ? ? ? ? ? ? ? ? ? 三
? ? ? 懷覃會館共三進院落,每一進院均有一道大門。山門南10余米處沿中軸線有“魁星樓”。再往前,有一圓形大水池,池水清澈,魚翔見底,池岸垂柳拂風,頗有一番江南園林風格。
? ? ? 三百年來,三進院只留下二進院,解放后曾被用作手管局庫房,被改建成電機廠、標準件廠,但是,在晉城人心目中,懷覃會館不僅僅是古代商業會館,更是工藝精湛的藝術品,具有彌足珍貴的價值。
? ? ? 新中國第一代建筑大師劉致平于1957年來此考察后,在《內蒙、山西等處古建調查記略》中稱贊懷覃會館:“氣勢非常宏麗可觀”,“最令人注意的是一律用翠蘭色琉璃瓦,顏色蘭翠欲滴、嬌艷之至?!睍r至今日,正殿懸山式屋頂上,藏藍色琉璃脊獸、翡翠透綠的孔雀藍瓦當,依然光彩奪目,令人嘆為觀止。
? ? ? 會館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抬梁式結構,前后通檐用兩柱,七架梁、五架梁、平梁疊加,梁檁金碧輝煌。七架梁上堆塑雙龍戲珠和獅子,五架梁描金蝠云,平梁上為八邊和四邊幾何圖案,內繪團花與“卐”字。七架和五架梁之間有蜀柱浮雕呂洞賓像。檁、枋皆施彩繪,東西山墻彩繪假梁架。三壁滿繪“龍虎松柏和亭臺樓閣”壁畫,肅穆端莊,令人屏聲斂息。
? ? ? 拜殿頂部,繁復花紋圖飾中,形態各異的“龍”讓人倍感驚奇:粗大橫梁上,兩條巨大金龍盤游其上,閃閃發光,似欲出殿騰飛;廊柱兩側小龍爬附,幼稚輕巧;廊檐下斗拱六龍探首,若馱扶拜殿房頂似的;粗大的橫梁上,彩色肥碩的龍身盤旋在花朵間騰云駕霧......
? ? ? 為使“龍”的造型適應多角度欣賞的需要,古代匠人采用圓雕技法,每一細節之處都發揮到了極致:龍在云海中盤旋升騰,如同在商海騰云飛天,馳騁自如;龍身環繞柱子,尾在上,頭在下,如萬富百福從天而降......淋漓盡致地顯示出雕刻家的匠心巧思和高超技藝,也充分展現出儒商高尚的審美情趣。
? ? ? 據原南寺大隊91歲的馬牛書記回憶,獻殿前曾豎3米高三層四檐琉璃彩繪香爐,“飄飄縈內殿,漠漠澹前軒”。如今,香爐已不知去向,只有一對砂石獅子挺立在拜殿前須彌座上,默默地看著云卷云舒,經歷著時代變遷......
? ? ? 石獅子身高2米,須彌座高1米。底座四周雕刻麒麟、老虎和獅子。石獅子頭部均為螺旋卷,側身蹲坐,端莊肅穆。左為雄獅,右掌抓一繡球,象征生意興旺,財源滾滾;右為雌獅,左掌撫摸幼雄獅,背上背一幼雌獅,象征世代延綿,后繼有人。
? ? ? 據說,北京皇宮、府衙等門外的獅子均為“守門神”,形狀雖有異同,但都是頭沖向外,盛氣凌人,彰顯地位顯赫,而此處獅子卻昂首長天四目對視,既有互相關照之意,又顯商場得意之霸氣。
? ? ? 有資料記載,這對石獅出自本地匠人之手,與明清時期澤州渠頭村續氏“景安齋”的石獅特點相仿,是目前山西僅有的兩對砂石獅子之一,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對。
? ? ? 會館外東南,原是校場比武的“演武廳”兼監斬死囚的刑場,遠處有一大坑。光緒三年和民國32年大災荒餓死的無名尸都被埋在這里,所以叫做“萬人坑”。
? ? “萬人坑”邪氣濃重,陰霾難睹。為了遏制邪氣,調節風水,也為了炫耀實力,昭示美好未來,清乾隆58年(1793年),會館依山門修建“麒麟照壁”一座。
? ? ? 原西巷大隊主任郭丑生對“麒麟照壁”保存有詳細記錄:
? ? ? 麒麟照壁座北朝南,高4.98米,寬15米,璧厚0.59米。須彌基座高1.2米,由青石圖案和磚雕件組成。照壁頂部有雕花額枋、斗拱、八寶圖案、鵝脖椽磚、滴水勾頭(沿)、貓頭杷磚,前后房坡八條簡瓦筒上有四條坡脊和四個獸頭,兩坡主脊正中有兩個獸頭,屋頂六個獸頭。額坊四邊鑲嵌回紋、竹節,屋坡下方和不同部位鑲嵌梅、蘭、竹、菊、蝙蝠、喜鵲、鶴、牛、鳳凰、八仙圖等磚雕圖案。青磚上方有九組磚斗拱。泥塑額坊上雕刻“三星高照、孔子施教、臥薪嘗膽、桃園結義、秦英征西、岳母刺字、安國夫人”七組人物故事。
? ? ? 照壁主體為“麒麟吞日”圖。左為“烘云托月”,右為“和樹開花”,中為“七彩祥云”,麒麟踏奇石駕祥云,仰視天空,藍天白云處寫“麒麟吞日”四個大字,突出了“麒麟降瑞”這一主題,傳承了“愛國愛家、團結誠信”的民族傳統文化,也傾注了商家期盼財源、福祿、長壽的美好愿景,
? ? ? 照壁兩側建有門樓,高懸的匾額雕刻著遁勁典雅的正楷題詞,東為“遙山拱翠”,西為“近水澄碧”,凝練出青山綠水、山水相依的美麗景色。
? ? ? 如此看來,懷商在經營會館初始,即將美好愿景傾注于會館建筑布局和裝飾細節。難怪上世紀60年代,原紅星大隊干部群眾用麥糠泥將磚雕糊起來加以保護。但是,隨著城市發展,這一讓晉城人引以為傲的歷史杰作,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留下的只有遐思和遺憾。
? ? ? ? ? ? ? ? ? ? ? ? 四
? ? ? 懷覃會館之所以能在澤州市場獨占鰲頭,除不斷完善場館設施外,尤其重視以“良賈”精神引領會員的凝聚力。
? ? ? ? 二進院是會館中心。北面是供奉關帝的大殿,兩側耳殿各三間,是總理、會首辦公室。東西兩廊是飲酒品茶、洽談業務的場所。平日里,股東們聚在一起,本著“相親相助”的宗旨,定行規,理糾紛,議定救助對象,共謀策略,暢所欲言。
? ? ? 祭祀祈福是會館的主要內容。通過共同的宗教信仰祈福勵志,尊奉天地萬物之神靈,求得保護與發展。
? ? ? 按說,懷覃會館處于寺廟集中之地。西依三官廟,西北晏公廟、馬王廟,東鄰水陸禪寺,南有魁星樓,周圍還有真武廟、護國寺等。但是,懷州同晉地一樣,關公是最敬重的神明,也是商人的保護神,因而,正殿塑關公神像,以祭拜關帝為依托,上“酬神恩”下“聯鄉情”,以喚起同鄉人互幫互助的自覺性。同時,關公是“忠義”的代表,是塑造信譽至上“良賈”形象的依托。?
? ? ? 伴隨每天的晨鐘暮鼓,客商們衣冠整齊、凝神貫注地躬首拜謝,心中默念“誠信為本,先義后利”的信條。再通過春秋兩次大型集會,將關公的精神和大氣融化在團結凝聚而慷慨奉獻的商幫品德中。
? ? ? 會館制定嚴格的“行規”,對于違犯者給予一定的約束。
? ? 在西殿北側小配房內西墻有兩塊碑刻,其中一塊是立于清嘉慶七年(1802年)4月21日的《南關面行條規》,字跡清晰,一目了然:
? ? ——派定執事行頭,四家一班,挨次輪轉,周而復始。凡遇有公事之日,務要認真辦理,勿得臨期推諉。
? ? ——議定凡有大小行事以及領取麩價,執事行首務要協同辦理,勿得互相推諉。
? ? ——議定凡有外來字號趕莊賣面,每于素所相好鋪內寄賣貨物,希圖一時之利,徒省行費,此不便于行中者,今公同酌議,嗣后如有趕莊賣面者,每百斤抽取銀壹錢。如有某字號隱匿不言者,行中察出真確,罰本號銀拾兩,入行公用。
? ? ? ——議定凡有一應行費等項,俱照舊規辦理,勿得額外增添,如違議罰。
? ? ? ——議定每逢會館諸神圣誕日期,凡我行會友,務要衣冠整齊,早至殿下拜獻,違者從重議罰。
? ? ? ——議定凡有一應家具物件,不許私自借出,違者議罰。
? ? ——本會家具另書本牌件上清記,執事回首輪流收轉。
? ? ——議定每年執事會首辦理一年為則,每年十月演戲以畢換班,請下年會首交接。
? ? ? “行規”規定了執事和維首的選舉辦法和行使職責、商行管理措施、處罰辦法等?!拜喼抵飨贫取睆娬{其管理的民主性和公平性。
? ? ? 碑文后有:高平縣東盛號、東興號、東新號、中和號、振泰號等商號“施賜供器一副、香資銀貳拾貳兩捌錢,開光用完”字樣,表明賬目及公事行事明目清晰,公開透明。
? ? 有了嚴格的規定和高效的執行力,糧油價格統一,質量有了保障,因而,亮響了品牌,賺足了銀子,塑造了享譽晉秦豫冀的成功典范。
? ? 為了敬神娛神,也為了自身發展需要,正殿對面為祭壇舞樓。
? ? 舞樓呈“一體兩面”建筑物,雕梁畫棟、巍峨壯觀。東西兩旁,鐘樓、鼓樓對峙,莊嚴秀拔。第一層,磚卷半圓拱的東西戟門直通會館大院;第二層,連接舞樓兩面廂房化妝間;第三層懸鐘置鼓。
? ? 舞樓東西有呈單廊式的側殿各九間,木制隔扇浮雕著眾多道教人物故事和珍禽異獸,清晰地反映出清代社會生活、宗教信仰和超凡脫俗的審美情趣。
? ? ? 在演繹世間百味人生的同時,舞樓兩邊廊柱上的對聯耐人尋味:
? ? “切莫認真,轉眼榮華空鬧熱;也休作假,動人忠孝可興觀?!?/p>
? ? 一副對聯,既說生意,又談人生,真心交友,誠信經商,多少情結都凝聚在淺顯的道理中。
? ? 舞樓背面為雙層重檐歇山頂,三間二層八梁八柱上下六間屋子。門前擺一對石獅子。石獅蹲身平視,祥和迎客。
? ? 每年五大祭祀活動,會館都要邀請懷鄉戲來此助興。當其時,這里舞姿曼妙,凝眸頷首,言笑晏晏......臺上生旦凈丑,上演世事滄桑、悲歡離合;臺下仕宦鄉紳、清寒村民,感春傷秋,苦情戚懷。
? ? ? 尤其是每年都要特邀豫劇名伶楊桂秋來澤演出?!笆涨锊皇涨?,先看楊桂秋”,是晉城人的口頭禪。有時候楊桂秋在南寨街、同籍老鄉曾君海家住一段時間,好讓懷州人痛痛快快過一把豫劇癮。
? ? 出演那天,會館內外便早早熱鬧起來......
? ? ? 夜幕降臨了,舞臺上老燈亮了。舞臺下,黑壓壓人頭攢動。臺前擺滿一長溜椅子,椅子背后擺三張方桌,供官老爺太太盤腿坐著看戲。待被邀請的縣太爺、著名紳士王士卓、國民黨軍長李生達攜夫人王寶貞女士、馬俊、晉城商會會長郭少樸和總理進場后,臺上才“咚嗆咚嗆”響起“家伙”來。不過,前面還留三個空位,是給關帝爺和其他神仙留下的。
? ? ? 隨著一陣陣鑼鼓聲響,來自被戲曲浸潤的懷州老鄉登場了!臺下觀眾一個個傻愣愣地伸長脖子望著臺上。擠進廟里的人倍感幸運,看得如癡如醉,沒擠到臺下的就貼著耳朵入迷地聽……
? ? 楊桂秋出場了!那叫好聲、拍手聲,一浪高過一浪。高潮時,大方的商家掌柜有往臺上扔燒餅的,也有扔銅錢銀元的,氣氛十分熱鬧!
? ? 豫劇是河南人的血脈和根底,更是凝聚家鄉人的力量。尤其是豫劇擅長的《三上轎》《小姑賢》等以民間生活為主的“三小戲”,那濃重的鄉親鄉音、那極其濃厚的家庭生活氣息、那一聲聲珠圓玉潤、催人心肝的豫劇唱詞......讓那些遠離他鄉的客商們不由得想起家中老小,有的不停地擦鼻子擦眼淚......
? ? 共同的信仰習俗,豐富的娛樂生活,使會館成為悠悠赤子賴以生存的家,成為寄托濃濃鄉愁、承載桑梓情懷的精神依托。懷商人既得到了柴米油鹽的充實,又享受到燈火闌珊的溫馨,在長袖勁舞中,盡心竭力展示自己的經營才華。? ? ? ? ? ? ? ? ? ? ?
? ? ? ? ? ? ? ? ? ? 五
? ? ? 隨著商業發展和受其它因素干擾,懷覃會館的商業團體和經銷商品不斷發生變化。據考究,懷覃會館原是面行會館,到清光緒年間,面行停歇,由油行接手打理,并主持春秋神靈祭祀。光緒32年至34年,改由維首全盛泰主持,各油商出資修繕了會館。到了民國,棉布生意又替代了糧油生意。
? ? ? 無論怎樣變化,“推善行、誠義舉”始終沒有改變。
? ? ? 驛后社區原治保主任焦有富曾聽他父親講過會館許多善事......
? ? ? 會館對各路商賈實行“就餐、住宿、代銷、儲存,做廣告”全免費。“便往還而通貿易,或貨存于斯,或客棲于斯,誠為集商經營交易時不可缺之所?!蓖馐∩藤Z亦可在此歇息,就餐,囤貨,費用由商賈自行斟酌交于柜上,留多留少均可。如果貨物一時未銷出去,手頭吃緊,可向會館支取盤纏。未銷貨物可存于此,會館委托經紀人代為銷出。
? ? ? 對“年老無依者,酌量周助,遇有病故,助給棺殮費。無人搬柩者,代為安葬。其經費由同業捐資”。有商人子弟隨同來者,會館為其尋求義塾、學校,并給予經費資助。
? ? ? 會館“置義田”45畝2分6厘,“以贍族濟貧,所費萬緡。”亦為館員逝者就近安葬創造條件。有一碑刻作了詳細記錄:
? ? ? 買錢姓上輦村桑園平地十六畝三分計三段,每年交糧系馬村里一甲;買苗姓嚴家社西嶺平地二十三畝五分計一段,每年交糧系進士坊六甲二門;買王姓上輦村西嶺平地五畝四分六厘計一段,每年交糧系迎上廂上三甲三門;買地三宗供使銀五百一十兩三錢,折錢四萬八千二百四十元......
? ? ? 會館熱衷于“捐資助賑”。凡遇自然災害、糧食欠收年景,便以糧米慷慨賑濟;一些鰥寡孤獨、無依無靠者,予以錢物接濟。凡遇大的軍需,會館會主動捐獻“糧餉”。
? ? ? 據原機電廠廠長97歲的張德科回憶,抗日戰爭爆發后,任職于省國民政府文獻委員會主委的抗日英雄馬駿回到晉城,組織了抗日義勇隊,懷覃會館多次為其捐款,還經常邀請馬俊資助的鳴鳳劇團、靳馬駒劇團在會館舞樓以演“雁門關”“岳母刺字”等弘揚愛國主義戲劇為名,號召人民團結抗日,并為劇團每人贈送一套工作服。
? ? ? 據原太行四區皮革社馬老胖(95歲)介紹:懷覃會館曾是八路軍“太行四區”聯絡點;1943年,晉東縣老四區在鄧家莊興辦軍工皮革社。所收牛羊皮就存放在會館舞樓背后屋子里。
? ? ? 由此看來,作為澤州古城商業地標的懷覃會館,不僅對澤州及中原地區商業發展起到過一定的作用,而且為抗戰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不過,有一件事,讓懷商耿耿于懷:
? ? ? 民國《分省地志·河南》云:太行陘“往來負物,以騾為多,驢次之。路多狹仄,不通車轍......”《晉商史料全覽·晉城卷》載,清康熙年間,大箕楸木山莊王泰來家族數代人“輕財好義”,整修清華古道100多里......但是,百余年來,年久失修,行走不便。清嘉慶12年,懷覃會館總理計劃:將水陸院到沁陽的古道整平擴寬,并全部用石子鋪路。但是,由于地質條件太差,技術力量有限,此計劃無疾而終。直到至今,昔日的清華古道演繹出精彩蝶變,高速、高鐵,像盛放的并蒂蓮爭奇斗艷,讓遍布晉城的懷商人大大拉近了回家距離,也圓了他們靠在晉從商實現富裕的小康夢。
? ? ? 附:會館外照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