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英語啟蒙,有很多專家都給出了各種意見,這些意見里,有些是明顯相矛盾的。那么,我們到底應該聽誰的呢?關于英語啟蒙的若干問題,作為正在進行親子閱讀推廣的兩個孩子的媽媽,其實我有話說。
01
關于英語啟蒙的時間
笑笑(我家二寶,女,現在兩歲四個月)的英語啟蒙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是她出生時我拉著她小手對她說:”你好啊,笑笑!Hello!“這樣算么?還是從我給她聽英語兒歌開始呢?
在笑笑的成長過程中,我沒有刻意地對她進行過英語訓練,只是憑著自己心情,在自己想用英語表達的時候,對她說兩句。比如看黑白卡的時候,最先看的是線,那時會對她說:“寶貝你看,好多的線噢,This is line.” 從來沒有去考慮過語法,也沒有想過她到底聽不聽得懂,我只是自己想練習一下。
笑笑三個月開始,清醒的時間變長了,于是帶著她聽英語兒歌,拉著她的小手一起一邊聽兒歌一邊律動,以前總學不會英語兒歌的我,不知不覺間學會了很多。除了聽英語兒歌,我們同時還聽韓語兒歌。在笑笑兩歲多的某一天,她突然用很標準的發音唱了四五首英語兒歌和兩首韓語兒歌。后來再讓她唱,她卻不愿意開口了。
英語的啟蒙到底應該從什么時候開始,在百度上一搜就可以看到很多的專家意見。這么多的觀點到底應該聽誰的呢?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走了很多年,越是反思越覺得,孩子的成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學語言也是如此,第二語言也是用來交流的,所以,當父母自然而然地用英語與孩子交流,孩子就開始了英語的啟蒙。早期的英語啟蒙到底什么時候做才合適,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的正確答案。但我以為,只要我愿意,胎教也可以用英語材料做。
02
在哪里進行英語啟蒙
現在的孩子們真的好幸福,還沒出生,就有為了他們學習的爸爸媽媽。剛出生,爸媽就開始計劃早教。稍大一些,有些有條件的家庭就開始為孩子找英語外教。還有許多人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移民英語母語國家。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無論學習什么內容,家庭才是最理想的場所。在家里,我們都會覺得安全、放松,這樣的學習才會更高效。
我曾帶著樂樂(我家大寶,女,九歲)了解過早教班或者針對小朋友的英語培訓班,收費昂貴,一個星期只有兩三次課,試課的孩子往往對外教的指令不太明白。換個角度講,即使孩子的英文提高了,父母卻沒有,依然沒有辦法為孩子創建高質量的英文環境。
所以,與其花費昂貴的費用,送孩子去上培訓班,不如和孩子一起,共同學習。如此一來,我們與孩子共同成長,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英文水平。
03
英語啟蒙要怎么做
英語的啟蒙到底該怎么做呢?有許多的專家提供了很多非常可行的方法,在大V店還有專門的父母課堂,有許多專門研究幼兒行為和語言的專家對英語的啟蒙作了很多的講解。這么多的信息,我們要做的,其實是提取有效的信息,并實際應用到生活中來。
我常常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參照中文的學習過程。我們小得還什么都不會的時候,大人教我們說”蘋果、梨、香蕉、飯、碗、衣服“等生活中常見的名詞。這就是常青騰爸爸所說的”指物訓練“。同樣可以應用到英語的學習中來。我們教會他們常見的名詞或動作,重復一些簡單的指令,這樣孩子慢慢就會像當初學習母語那樣,漸漸明白之后開始使用。
結合自己的英語學習、對寶寶的英語教育和我聽到的一些我比較認可的觀點,總結了一些切實可行的英語啟蒙方法,分享給大家。
一、利用英語兒歌等材料磨耳朵
音樂對于孩子有天然的吸引力,經典兒歌中的語言都是經過精心提煉的。如同我們的漢語兒歌,是寶寶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曾經看過一些研究兒童音樂學習的專家文章,文章中提到,傳統的兒歌歌謠,特別適合幫助學齡前的孩子發展樂感和語感。就這方面而言,我買過一套英語兒歌書《Wee Sing》,書里有許多有趣的音樂,可以和寶寶一起做游戲。建議家長先自己學會,在生活中的任何想唱的時候唱給寶寶聽。在寶寶安靜的時候,睡覺前,睡醒后,都可以播放兒歌做背景音樂。
這里可能有個誤區,大家以為磨耳朵就是放給寶寶聽就好了。我以為僅僅是讓他聽到還不夠,如果在聽的過程中,或孩子聽過之后的某個合適的時機,可以與孩子一起應用聽到的知識,這樣才會轉化成孩子自己的東西。
除了英語兒歌,有趣的繪本音頻也是磨耳朵的好材料,因為講繪本故事的時候講過,也看過圖片,當音頻再現的時候,這些熟悉的詞匯進入寶寶耳朵,會引起寶寶的注意,從而熟悉它們,慢慢學會使用它們。
二、勤使用,多重現
學習中文母語的時候,大人總是會在寶寶耳朵邊說個不停,講的也都是些重復的內容,兒歌也固定是在幾首里面切換。通過這樣不停地使用讓寶寶聽過的詞語重現,寶寶就能掌握更多。
研究發現,那些與新生寶寶的互動交流更多的家庭,孩子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都比互動較少家庭的孩子高。
英語與母語都屬于語言學習,我以為方法是一樣的,只要不停地去使用和重復,就沒有學不會的語言。
至于實際操作,請大家不要以為非得英語很好才可以這樣做。現在市面上的嬰兒卡片和掛圖上都標有英文,大家在給孩子進行認物訓練的時候,可以同時講英文告訴孩子。有聲掛圖和有聲書都可以達到為孩子進行語音輸入的功能,大人只要把這種輸入變成孩子可以理解的有效輸入,并堅持重復,在生活中有機會的時候頻繁使用,這樣就能很好地為孩子進行英語啟蒙訓練。
三、利用繪本讓孩子愛上閱讀
大家會在寶貝出生的時候給他準備認物大卡片,在6個月左右會開始給孩子看圖畫書。學習英語何不也這么做呢?
無論學習何種語言,大量的閱讀都是掌握這門語言的不二法門。學習母語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大量閱讀。學習英語也是如此。
孩子在三歲以前是不能去教習的,大人通過各種圖畫書的吸引,讓孩子主動愛上看書。現在國內引進了各種原版的適齡繪本,這種圖畫書就如同我們國家自己的圖畫書一樣,是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很好的材料之一。
在選擇英語繪本時,建議家長盡量遵循孩子的認知水平。各大圖書網站上都會標注適讀的年齡,大家可以參考,更重要的是,家長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第二語言水平,通過試讀圖書來判斷是否適合自己孩子的第二語言發展水平。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書本的選擇由易到難。
各種品牌的分級讀物都有這個特點,比如小牛津樹、培生等。這類讀物的缺點是缺乏趣味性,在吸引孩子方面,就需要發揮大人的表演天賦了。
原版引進的英語母語國家的圖畫書,各大網站都有標注適讀年齡,大家可以參考一下,自由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材料。這類材料因為更貼進真實的生活語境,會比分級讀物的難度更高一些。比如《母雞蘿絲去散步》,里面就有很多我們并不熟悉的場景,如磨房、柵欄等。同時,原版圖畫書的價格會更貴一些。我自己正在準備采購的一些圖書,價格都比中文圖畫書貴很多。
2、參考中文圖畫書的選擇方法
學習中文的時候,我們的必讀書目里一定有兒歌、詩歌、立體玩具書、有聲書、香味書、翻翻書、洞洞書、觸摸書等等。學習英語何不也參考一下我們選擇中文圖畫書的方法,我們學習的畢竟都是語言,在各方面都有異曲同工的妙處。
比如兒歌書。兒歌我們已經會唱了,再拿到一本兒歌圖畫書,我們只要一頁一頁把歌詞唱出來,孩子自然就把歌詞和圖畫聯系到一起了。這樣比單純的學習兒歌要更有效果。
在原版引進的圖畫書里,也有很多韻律感很強的書。比如今天分享的故事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I see ……looking at me. 這其中的see和me,是押韻的,而且全書都是這樣的結構,孩子在趣味里對這樣的句式加深了印象。今天推薦的兒歌集中,還有各種韻律詩。
3、同時閱讀一本書的不同版本
我們現在為孩子看的許多圖書都是從國外引進并翻譯的,如:《晚安、月亮》《逃家小兔》《好餓的毛毛蟲》《首先有一個蘋果》《從頭動到腳》《母雞蘿絲去散步》等等。有非常多的圖書都有英文原版引進。我們在為孩子讀了中文的圖畫書之后,孩子對畫面已經非常理解了,在我們用英文讀的時候,不用解釋太多,孩子就能明白。這樣的英文輸入才是孩子可以理解的輸入,只有孩子可以理解,才會變成有效的輸入,儲存在孩子的腦袋里。
04
為什么要進行英語啟蒙
我是初中才開始接觸英文,剛開始覺得好有趣,原來蘋果可以不叫蘋果,叫aplle,原來世界上還有人說話和我們不一樣。
我為了讓孩子能更好地認識到世界的多樣性,所以從小為她聽各種不同的語言,這樣可以增強文化的包容性,讓孩子切身體會到世界上各種語言都有自己的美。
每個在進行英語啟蒙或關注英語啟蒙的人一定都有自己的理由和目的,也許都不盡相同,但是,英語學習這條路很長,就像我們的母語一樣。
學習語言,最終都是為了交流,為了認識一個國家的文化。母語是我們的第一語言,我們通過學習母語,了解到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了解到先賢的智慧,最終我們才會認識我們中國語言和文字的美。任何其他語言都作為我們的第二語言,對他們的學習也應當了解他們的歷史和文化,而不僅僅是單作為一個簡單的交流工具。
我想強調的是,我們第二語言的學習,一定不能是以犧牲母語的學習為代價。我們首先要學好自己的語言,然后才是別的國家的。他們是相通的,可以同時進行,但是請各位家長在為孩子做學習計劃的時候,請優先保證母語的學習,保證母語的閱讀量一定不能比第二語言少。我們只有優先學好了自己的語言,讀懂自己的國家,我們才能在任何時候,作為一個中國人頂天立地。學習語言從來就不僅僅是為了聽和說,但許多人都僅僅如此。
05
家長英語不好怎么進行英語教育
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許多人都會說:自己英語都不好,怎么教小孩子。大人講話不標準帶口音,能不能把孩子帶壞了。
這是我們進行英語啟蒙的誤區。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是不可能被教會的。就如同我們的漢語學習,我們是被誰教會的呢?我們的父母嗎?不是的,我們是在自己不斷練習和使用的過程中掌握了這門語言。對英語的學習也是如此。
早些年,我們就引入了一個概念,叫”浸入式“英語學習。這個詞非常形象地表達了英語學習的概念,必定要浸入到生活里,才有可能學好英語。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指物訓練,將物體或動作與語言產生聯系,或者是為孩子唱英語兒歌,看英語圖畫書,這些都是為了將英語浸入到生活里,而不僅僅把它放在將來的學堂上或書包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一定有它自己的樂趣,我們幫著孩子一起去發現它,將來孩子就能自己帶著樂趣去學習。
關于英語口音這件事情我也有過顧慮,可是我后來想通了。我們小時候都是方言教學,身邊的家長也都是方言,但是并不妨礙我們看電視劇,我們長大以后經過訓練,都說得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我對著手機講話,它都可以辨別出99%呢。所以,口音對語言學習的影響真的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大。
70、80、90后的家長,必然都經歷過英語的學習,英語不好應該就是不會像英語母語國家的人那樣標準地說也聽不懂那些人說話,但是必然知道蘋果就是aplle,必然會讀一些簡單的繪本。如果你連蘋果是aplle也不知道,但是你希望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那就買回一些有聲的掛圖,和孩子一起學。我的繪本館會對家長進行一些簡單的英語繪本講解的培訓,開業以后,家長也可以和我進行討論。
總結一下:關于英語啟蒙這件事,不在于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由一個多么專業的人開始,而在于家長對這件事的態度。英語本身作為一門語言,與漢語是一樣的。我們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表達和溝通,所以在英語學習的時候,互動非常重要。英語的磨耳朵也不只是讓孩子聽就好,而是要讓他明白,他聽到的是什么。同時,我們要將英語的學習變得有趣。專家的話,我們要參考,可是僅僅只能是參考,學習的方法需要我們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及時調整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