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2又掀起了一輪新的電視劇熱潮,圍繞著五美,各吃瓜群眾也是紛紛站隊。
五美的生活各有各的精彩和煩惱,但關(guān)于安迪和樊勝美的討論總是能挑起大眾的神經(jīng),兩人都是大美女,一個是首席財務官,一個是資深HR,是同住一層樓的鄰居和朋友,按照一般邏輯,兩人的生活應該差不多啊,可是現(xiàn)實卻非如此,她們二人的財務狀況簡直是天差地別。
樊勝美的困境
樊勝美雖是外企資深HR,每月工資上萬,卻不得不跟邱瑩瑩和關(guān)雎爾這樣的職場菜鳥合租一間屋子。作為一個30歲的女人,沒有一分錢存款,看來真是讓人不勝唏噓。
為什么一個30歲的女會沒有一分錢存款呢?
有人會說,哎呀,都怪她重男輕女的爹媽,只把她當成一個錢包。贍養(yǎng)老人她掏錢,哥哥結(jié)婚買房她掏錢,連外甥出生都要她掏錢。
以上的原因我也同意,但這些不是全部的原因。我們不能把責任都推給外界,自己的境遇都是別人造成的,自己沒有錯。在我看來,我們的生活都是自己選擇的結(jié)果。
我們先來看看樊勝美每月的收支狀況,看看她把錢都花到哪里去了。
我對照上面的截圖做了一張收支表格,如下
你看,結(jié)余還不少吧,問題是結(jié)余的錢都到哪里去了呢?
我用腳趾頭大概都能想到她的錢花到哪里去了。答案是衣服、鞋子和包包,因為她一心想著吊金龜婿呢,所以她的錢大部分都花在了這些外在的物質(zhì)上。
原生家庭是一直在侵蝕著樊勝美,但是她卻沒有掙脫,贍養(yǎng)老人沒有錯,但是哥哥早已經(jīng)成年了,她這個妹妹根本就不應該接手。
在潛意識中她也愿意把自己的艱難處境歸咎于家庭,覺得都是重男輕女的父母和不爭氣的哥哥的責任,似乎自己是完全沒有責任的。
在她的價值觀中,她也覺得自己是沒有責任的,所以她決定把命運托付給男人,寄希望找到一個金龜婿,找到一張長期飯票,從此以后就可以衣食無憂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反觀安迪,她的母親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她的父親在母親發(fā)病的時候狠心將她拋棄,更有一個精神病的弟弟。從小生活在孤兒院,后來被領(lǐng)養(yǎng)寄養(yǎng)在別的家庭長大。她的家庭情況其實跟樊勝美一樣不好,甚至更加糟糕,但是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地走出了泥沼,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所以,在我看來,端正態(tài)度,找到方法,即使是樊勝美也還是有希望的。
因為:結(jié)余 3600元。
一切都是先從儲蓄開始的
關(guān)于儲蓄,有非常重要的三個概念。
第一,先儲蓄再消費。
哈佛大學有一個關(guān)于儲蓄的規(guī)定,就是每個月先儲蓄30%的工資,剩下的錢才進行消費。
哈佛教導出來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很富有,不僅是因為他們畢業(yè)于哈佛,有廣闊的人脈資源,更重要的是,他們懂得儲蓄的重要性。他們把每月儲蓄的錢當成一項重要的財務目標,只準超額完成而絕不能減少。
樊勝美的哥哥打傷了人,家里有人上門鬧事,她媽媽找她救急,可是她卻連2000元都拿不出,可見她平時是根本不儲蓄的。
第二,分清投資和消費。
花錢的時候要分清什么是投資行為,什么是消費行為。
能帶來回報的就是投資行為,比如買一本書或參加一個訓練營等。任何投資都是先投資自己,提高自己的賺錢能力。
安迪從如此困境中走上人生巔峰,肯定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投資自己,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有其他方法。
第三,分清想要和必要
關(guān)于消費,有經(jīng)濟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分清想要和必要。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但是我們擁有的資源卻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進行優(yōu)先排序,分清哪些是一定要買的,而哪些只是想要的而非必須的,我們要利用有限的資源做最重要的事,所謂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樊勝美就是沒有分清想要和必要,花了很多不必要的錢在衣服、鞋子和包包上。
復利一直在起作用,只是你不知道
很多人都聽說過復利,但是對于其威力卻沒有直觀的感受,今天我們來看看復利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假設有小明和小強兩個人,小明的理財意識覺醒得比較早,20歲的時候就開始投資。小強呢,要稍微晚一點,25歲才開始投資。看起來只是差了5年,差距不是很大,只要抓緊時間,就能迎頭趕上,可是,事實的真相是什么呢?
假設兩人都是每月定投1000元,每年的收益率為12%(定投基金完全能夠達到)。
小明從20歲開始投資,共投資10年,到31歲的時候就不再投入本金。
小強從25歲開始投資,一直投入本金直到60歲。
我們來看一下,當他們到60歲的時候各自都有多少錢呢?
60歲的時候,小明有822萬,小強有733萬,即使小強的投入本金是小明的3.5倍,最終也還是沒有追上小明。并且,我們可以看到,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小強始終落后于小明,僅僅就是因為相差了五年。
復利的的魔法在漫長的時間中發(fā)揮了魔力,如果你行動時間晚了一點,那么你的投資回報就會少得多。記住:你推遲投資的每一天,復利都會發(fā)揮反向的作用,你與別人的差距也會越大。
保險只會在你需要的時候才會顯得重要
樊勝美的父親生病住院,需要醫(yī)療費10萬,由于平時沒有積蓄,面對這種情況束手無策,只能不停地給平時有過交集的幾個老總打電話借錢,但是都被拒絕。最后只好賣掉她幫哥哥買的房子。
在此我不想談論劇中人物的是非曲直,只是覺得人生在世,風險無處不在,我們無法預測,只能應對。如果樊爸爸有一份重疾險,他們一家何至于走到這步境地呢?
意外,重疾,死亡是懸在我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有可能落下。人生是一場不得不參與的俄羅斯輪盤賭,總有一天輪到你。關(guān)鍵是,你準備好了嗎?
總結(jié)
儲蓄,定投,保險雖然不一定會讓你成為安迪,但是絕對可以讓你避免成為樊勝美。
昨天已經(jīng)過去,但是今天還能把握。
你的未來取決于今天的選擇,如何選擇,自己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