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三十一度的晴好天氣,約好和她的見面。她是我的前領導。
七點起床趕著時間收拾洗臉吃飯,她說爭取十一點半之前吃好飯,下午需要去學校開家長會。
選擇新買的白色亞麻襯衣,淡藍色牛仔褲,淺口單鞋,紅色背包,是清麗喜歡的穿扮。
上升的氣溫,照在身上的黃色光束熱烈發燙。
和她發信息告知將到時間,錯過下車站點,下一站杭師大倉前站。
車站造型不同于其他的站牌,有三兩學生,容貌清秀,結伴出行。單鞋鞋底薄硬,不適合長期行走,腿腳酸脹無力,想要落座。過來一位平頭中年大叔直接坐下,他朝前吐痰,面無表情,隨手卷起汗衫,露出一圈肚皮和顯眼的藍紫色內褲邊圈,黑色長褲沾有白塵。他清清嗓子又吐了一口。我看他一眼,他從褲兜里拿出一包香煙,不急不慢地抽出一根點上。
周圍的環境一切似乎與他無關,粗俗隨性。我們穿衣打扮挺坐站正,如此費力,為了美感和別人的目光。
穿過紅綠燈時失神,慌慌張張走過已轉為紅燈的后半段。右轉經過拱橋,密集錯亂的共享單車,藍白色間夾雜黃橙色。電瓶車上的眉頭皺起的男人言語焦躁,“我還是把你送回去吧,不然來來去去的,等會兒就要餓了,一餓我就容易暴躁。”他試探之后轉為肯定,又似乎在自言自語,坐在后坐的女人一直看著手機,面無表情,無動于衷。
那個小孩的媽媽手指前面的9幢樓,一墻之隔,不能橫穿,需要繞行。
撐傘低頭看到走向我的雙腿,他向我招呼,我接過叮咚買菜的宣傳單,聽他熱情宣傳講解,最后回復“我已經下過了,用過了”他說這樣啊,笑著停步告別。
每走一步心中要搬過來的意愿度又降低幾分,愿意付諸在路上的精力有限。她間隔十分鐘二十分鐘問我在哪了,是否要來接我。
一個半小時,疲憊喘息,敲門兩聲。她開門招呼,反應過來給我拿出一雙大拖鞋。房屋空間比想象中的要小,氣味自然,屋內陳設簡單干凈,沒有多余的掛飾,進屋之后并不覺得拘束,直接落座。
我們簡單聊天,關于屋內陳設家具、往返公司路程,周邊設施環境,合適的合租伙伴難尋…. 為孩子高三陪讀她選擇在此購房,三十三平方,短住一年,五星級床墊,實木床頭柜,衛生間干濕分離。六月底她重回臨平,正在尋找合適租客,我過來看房子主要是距離遠近。她提議去吃午飯,早上只吃了一個饅頭。
需要開車前往最近的商場-盒馬鮮生,她行駛穩當,邊開邊伸手介紹,體育館、科技園、新聞社,形狀各異的大樓,跟濱江錢江新區感覺差不多,嶄新之外也覺冰冷生硬,這里將會有更多的年薪百萬的優秀的人入駐。
一路閑聊。
“你真的很像我媽,另外一個很像的是大姐,她說媽媽不在杭州,我來照顧你,感動要落淚。”
“你這么容易感動嗒。”她調侃起我突然的煽情。
“她是真的對我很好,你們都對我很好。”
“那是因為你也很好啊。”
她指給我看洗車的地方,自動洗車,15元一次,十多年前大英也帶我體驗過一次,坐在車內,看著外面的水泡沫抹布洗液自動揮舞,像是進入了海底世界。
熱鬧的盒馬鮮生,色彩鮮艷的生鮮水果,品種豐富。
轉彎路過小攤時,她停下問:“這是什么,他兒子應該會喜歡。”他是她的兒子,一個多月后將面臨高考。
她提議吃阿香米線,我搖頭拒絕。上四樓,她看中和府撈面,知道她喜歡吃面,吸引她的還有入口處冒著蒸汽的蒸籠蒸罐。試探性地走近細瞧,小蒸籠里的方塊黑米糕,托盤里的鹵雞爪、豆干,一個個剝好的光滑鹵蛋,并列擺放的杯裝米漿、西米露、椰漿和果汁,另一個窗口是炸物,粗看有雞腿雞排雞翅等。我要了一杯溫熱的米漿,亞萍姐點了一份香菇素面和黑米糕,排隊結賬拿號。
就近位置落座,半敞開式的廚房,柜上疊放各色盒罐紙袋,男女店員年輕禮貌,邊傳菜邊吆喝“客官吉祥”,書架陳列封面各異的書籍,邊上的其他顧客邊吃邊聊天,熱鬧并不覺得嘈雜,空調吹著適宜的涼風,耳邊的古箏音樂徐緩,一掃余留的燥熱。兩人分一塊米糕。
“還是上次在銀泰吃的米糕好吃”
“嗯,我喜歡里面有豆沙餡的。”
她起身再買點,是雞爪和豆。
繼續聊天。
“Y姐,以前我會跟你客氣,但現在我會直接跟你說,不會拘著,所以你不必擔心我會不好意思,我說什么就是什么。”
她用筷子反面拆開豆干外的細繩,散開后分成兩份。
“我不介意你直接用筷子”
“我會介意,這是我的習慣”
看她認真吃著雞爪,“你現在真的好可愛,這個狀態是自然放松,不設防的。”
“是的。”
雞爪合她口味,津津有味,豆干放了香油,無功無過。米漿是純粹的原味,比想象中的還要古樸,沒放一丁點糖和其他輔料。她要用我的米糕盒盛放雞爪骨頭。
“終于知道為什么要孩子,到現在才明白,因為可以毫不保留地愛。有的人對TA覺得是壓力,帶有目的性。”
“真的會這樣么,對你好,還會想那么多么,我還沒遇見過。”
她點頭,“會的,那是你想得太單純。”
“你的事跟培訓老師說了么?”
“沒有,后面想想覺得沒有必要,先這么做著,他過來為公司搭建團隊、服務謀利,而不是當我的人生規劃師…..”
她點頭表示認可,“你還是蠻能堅守自己的。”
“嗯,主要是看自己合不合適,是不是真的想要的。”認真自己想要的,還是別人希望成為的。
她和我對都這里表示喜歡。
“其實有想過開飯館。”
“真的么?什么飯館。”說到飯館,一下子提起我的興趣。
“就是普通的家常菜。”
“”類似于外婆家這種么?”
“嗯對,但不會很大。”
“你很合適,之前又在酒店待過。”語調上揚,感覺到說這話的興奮激動。
“也不是合不合適,我覺得自己是做一行愛一行。這個是我最后的選擇。當然我如果選擇開飯店,一定會想盡辦法去做好。開飯館選址地段還是很重要的。”
“嗯,會開在哪里呢?”
“會開在***,有聽說過么?”
“沒有,不知道在哪里?”
“余杭,我先生的房子,沒有勇氣花費大量成本。”
“有的遠,不然我說時常可以去你那里坐坐。”腦海中已經想象出我去她經營的餐廳吃飯的情景,心底里自信她一定會做好。
“好啊,來幫忙打下手。”
“嗯,打下手是可以的,做菜不會。”“做菜當然是讓專業的人去做啰,我也不會。”
再過兩三年,她將退休。
香菇素面上桌,碗很大,需要雙手托捧,面和湯陷于半個碗頭,泛著誘人的油光,切片香菇,翠綠的青菜,醬油湯底,根根勻稱分明的細面。她問我要不要拿個小碗,再來點。我搖搖頭她摘下眼鏡放在桌旁,入嘴第一口,“好吃好吃,味道不錯。”
后續話題,關于工作晉升同事薪資及周邊雜事。
“老板對人心的拿捏,松緊合適,給你點苦頭之后的小甜甜,確實適合當老板。”
她吃完所有的面和湯頭,摸摸鼓起的肚子。十二點十四分。
又給兒子買點小食,幾只雞爪,一杯椰漿。
下樓時,我隨性發問“大家為何要來做獵頭?除了J老師,可能是真的熱愛,全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間斷培訓出差,有耗不完的精力。”
“目的就是錢,錢是能力的體現。有錢才不會任人擺布。”
“是么,但三千塊是這么過,五千塊也是這么過。”
“那是你單純,好好珍惜現在的單純,一旦跟柴米油鹽搭上邊….當孩子羨慕起別人家好看的衣服,舒服的房子,出國留學機會…..”
她又提起Mayun,前一天Ma的“996、669”再次登上熱搜。他是個悲情人物,現在的他多半是身不由己,為國家、杭州貢獻GDP。
“我們這樣的性格不太適合賺大錢啊。”
英雄人物有幾個就夠了,太多會打架。社會的良性發展需要的是大都數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