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安全感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壓力的增大,常常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看管。雖然說在物質條件上,孩子們并不缺啥,但是,對于學齡前的孩子,最關鍵的一環--母愛,卻往往不能保證。母愛的缺失導致了孩子從小就缺乏一種安全感,這種安全感的缺失恰恰就是間接影響了孩子的情商。
非常多的零食玩具,漂亮的衣物,物質的豐裕等都被家長用來作為傳達或補償“母愛”的方式,但是,恰恰是最重要的一點被忽視了:來自于至親的觸摸情感刺激,才是孩子安全感滿足的基礎;與孩子進行各種心靈的交流,陪孩子一起讀書游玩才是孩子精神愉悅的先決條件。許多孩子容易發脾氣,或者情緒時好時壞都是明顯的“母愛缺乏癥”,由于缺乏最直接的親子溝通,導致孩子情感的不滿足,引發了孩子的不安全感。致使孩子不能形成正確、正常的性格以及情緒情感,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情商發展。
不要總想著給孩子買玩具買衣物就能給孩帶來安全感,對新買的玩具一時半會感到滿足,但是過后孩子依然會陷入一種爸爸媽媽只會給我錢買東西,他們是不是不愛我了的恐懼感,我們要給孩子留下充分的時間,多與孩子游戲,交流,滿足孩子情感的需要,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陪伴才是最好的禮物這才是至關重要的。有許多無法兼顧孩子的家長,不管工作再忙請保持與孩子溝通的頻率,現在的通訊工具非常發達,可以在你工作之余給孩子視頻聊天,打電話問問孩子的情況,陪孩子談談心,這個也是表現出你對孩子的愛,孩子的心里會明白,爸爸媽媽在外面工作也辛苦,但是不管怎么辛苦他們心里有我,經常會關心我。
2.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我們都知道缺乏安全感,會導致孩子膽怯、畏生、敏感、內向而不愛交往、偏激而固執等一系列心理問題的外部表現。對于這一類孩子,建議家長先從自身做起:從權威型家長逐步向民主型家長轉變,逐步營造一種和諧,民主,講道理的家庭氛圍,充分發揮家長本身“榜樣”的作用,逐步引導孩子養成平和,友善的性格與交往習慣。從打罵孩子的粗暴教育方法過渡到讓孩子自己說,聽孩子發言上來,因為我們是家長,總以為孩子必須什么都要聽我的,誰都沒有權利去剝奪孩子的發言權,盡管孩子還小,但是日常家庭的一些重要事項也要讓寶寶參與進來,比如說家里孩子兒童房的裝修圖案,家里要購買什么樣的家具等等,充分讓孩子意識到他在家庭里也有發言權,不是什么都是爸爸媽媽說了算。
建立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是培養孩子情商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如果家里就像充滿硝煙的戰場,還談什么情商,孩子會覺得保命最重要。
3.釋放不良情緒
令人不愉快的經歷一旦在孩子的情感記憶里沉積下來,便會在孩子的腦海中反復出現。當他再遇到類似的狀況時,這些記憶碎片就會被激活,產生更激烈的反應。這不僅讓孩子自己難過,還會影響同伴對他的態度。孩子越來越會在意旁人對自己的態度,變得越來越焦慮和自閉,形成惡性循環。所以作為父母,對于孩子做錯事或者把事情搞砸了,不要再責怪他了,也不要一天到晚都拿這個事情說他,你怎么就連一點小事都做不好,孩子聽到這樣的語言,內心是非常恐慌的,慢慢的就會越來越害怕,做事畏手畏腳,變得沒有自信,因為來自最親的人都覺得我是這樣的孩子,其他人會覺得我更差。
因此作為父母,要懂得怎么引導孩子把當天的痛苦情緒過濾掉,至少要告訴孩子,孩子,沒關系,我們會做得更好,這種心理暗示會比你說教有用,因為父母的寬容,理解根植在孩子的心里,這難道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不要無休止的指責了,試著和孩子一起,選擇適合的活動,想像著把不良情緒排放出去。
4.積累沉淀愉快經歷
每個孩子都會有很多積極正面的情緒體驗,如果這些愉快的瞬間能夠積淀下來,將會成為孩子寶貴的精神資源。等到下次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他自己便能夠更好的去排遣這種焦慮或者不安,進而會自動打開自我安慰,自我鼓勵的心智模式。
遇到孩子不愉快的時候,我就告訴她,不高興你就哭出來吧,沒人會笑你的,你只要做你自己就好了。我會告訴她,不管發生什么事情,都要相信這個世界在變得越來越好,讓自己過得溫暖美好,學會如何將美好的時刻變成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這個也是一種能力。多跟孩子談談美好的事情,哪怕是買了一本新書,或者是吃了一頓美食,還是看了一場電影,都告訴孩子自己把正能量的東西注入到自己的身體里,慢慢便會收獲許多諸如溫暖,美好,善良等。
5.以身作則的家教作風
父母給孩子提供的愛不能是溺愛、偏愛,而應該是理智的愛,有原則的愛。溺愛,毫無原則的愛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驕橫,越來越肆無忌憚。要讓孩子從小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允許做;什么不許做。對孩子的要求要始終堅持如一。這點非常重要,有些孩子一聽到孩子的哭聲馬上就投降了,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給孩子。如果對孩子毫無原則的溺愛,退讓,這樣就難以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孩子也會對家長的要求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家長從而失去威信。孩子就會覺得反正不管我要什么你們都會答應我的,再不濟我就哭,因為你們怕我哭,一哭的話就有了。只有堅持始終如一的嚴格習慣才能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質。家長自己本身就要以身作則,說到做到,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輕易承諾,答應孩子的事情無論如何都要做到,因為家長失信了,你還怎么教育孩子誠實守信。
家長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應多作積極的肯定,從正面引導孩子向目標發展。孩子受到激勵和贊揚后,上進心就會得到提升。所以家庭的作風非常重要,不是都說了原生家庭對孩子以后的人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嗎?
6.情商教育重不重要?
重要!
孩子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父母決定的。那什么樣的教育才能讓孩子以后在社會中獨立?答案是:情商教育!情商就像是武功中的內功,當孩子先建立了很好的自信心、獨立性、好奇心,并且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這個情商教育得當會給孩子父母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后無論學習語言,體育,藝術還是數學等,哪怕是以后出到社會工作,都可以讓孩子發揮出自己的最大優勢與潛力,而孩子能力的提高只需要父母提供符合他們特點的養育或者教育模式和和諧融洽的家庭環境,與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和積極正能量的親子關系,讓他們有好奇心、有勇氣、有自信,當然也有相應的方法和技巧去做他們感興趣的事情,相信他們自己已經有足夠的能力把事情做到極致。
3-12歲,是人情商形塑的關鍵期,孩子85%-95%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12歲以前形成的,在小時候接受情商訓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走彎路,為日后的成功奠定基礎。很多家長就會覺得,這么小沒有必要進行情商教育,長大了他自然就會有情商了。拜托,醒醒吧,在社會上幾十歲的人沒法與人為善,與人相處,講話,做事,處世都和他們的年齡格格不入,這樣的人太多了,你還說情商是長大了以后就自然而然有的嗎?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接受情商教育。情商教育確實可以解決孩子的困惑,比如,害羞、適應力差、人際交往弱、愛發脾氣、不自律等。但是僅有情商還遠遠不夠,還要開啟智慧,開啟心智,開啟認知等。
父母是孩子情商方面最早的教育專家,但是父母在情商方面的某些薄弱環節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情商,所以讓孩子的情商得到更大的提升,我們可以參加一些專業的情商訓練營。
孩子的情商,你都參與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