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連城訣我想到了八個字“人心難測,貪婪成空”,這也算是我對這部小說的一個總結。
連城訣相較于金庸先生的射雕三部曲、笑傲江湖、鹿鼎記等熱門作品名氣著實不大,很多人幾乎沒讀過。但是,你要是真正地讀完這部作品,你會發現它一點也不亞于其他作品,寥寥三十萬字寫盡了人性之丑陋,貪婪可以毀滅一個人。
有人說過,連城訣是金庸小說中最主角悲慘的一部作品,主角狄云被人陷害,五個手指頭被削斷,又稀里糊涂的被冤枉入獄,自己青梅竹馬的小師妹因為一些虛幻的現象和別人的言語而錯怪他并且嫁給了仇人,師父欺騙他,唯一對他好的大哥也慘死,出獄后被中原群雄追著打……這一切的根源貪婪,是欲望,是人性。
我讀完只覺得確實夠慘,慘不忍睹。
這一切誰造成的呢?是他身處的那個社會,那個利欲熏心的社會。
戚長發、言達平、萬震山三人為了連城劍訣里的大寶藏,不惜使用卑鄙手段害死師父梅念笙。三人得到劍訣后互相試探、互相利用、互相提防,同一屋檐下學習的三人,在利益面前毫無情誼可言。在欲望的驅使下,他們的內心變得骯臟無比。
狄云最為尊敬的師父戚長發,江湖人稱“鐵鎖橫江”,這個詞不是什么褒義詞,而是一個貶義詞,就像笑傲江湖里面的“君子劍”一樣,是一個有深層諷刺意義的詞語。它的意思是只要得罪了他,他叫你下也下不來,上也上不去,他會不擇手段去報復你。你們可以細品這句話,理解了他的這句話,你就知道他的手斷和為人了。
想到這,很多人會聯想到令狐沖,狄云和令狐沖在徹底認清了自己師父的人品時,他們的價值觀念是完全顛覆的,他們之前建立的那個牢不可破的價值體系一瞬間便有土崩瓦解的趨勢,只是他們都經歷了很多東西,所以才能守住這最后的壁壘。
老子有言:“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知足,常足矣。”此言雖講養生,但用在人性的欲望之上也不為過。
欲望無窮,人性便永無底線。
自古以來,金錢與權力的欲望從未讓人停住前行的腳步,人性的底線一次又一次被踐踏和拉低。
戚長發、萬震山、言達平三人為了連城寶藏,不惜花費幾十年時間策劃各種“案件”。在古代那個平均壽命不是很長的年代里,就算你得到了寶藏,你還有多少時間花呢?我不理解!
欲望吞噬了一個人的內心,那么他便不會在意任何東西,親情、愛情、友情、仁義等等都不重要了。戚長發為了寶藏,欺騙女兒和徒弟練自殺式的“躺尸劍法”,好家伙,這可是你女兒呀!為了達到他的目的,女兒被大對頭忽悠,你為了不暴露自己,女兒的生死和幸福你想都不想,你可真狗!女兒被害死,你鳥都不鳥一下,只顧著你的大寶藏,畢竟女兒比起大寶藏來說不值一提。我只能說你拼死守護大寶藏的樣子很美,但是你不是一個好父親、好師父。
除了戚長發,另一位“好父親”凌退思,他也不是人。他為了得到連城劍訣里的秘密,不惜犧牲自己的女兒,甚至最后將女兒活活釘在棺材里,這得有多殘忍。為了虛無縹緲的寶藏,人性可以到如此地步!可悲,可嘆,可怖!這時貪婪之魔已經完全吞噬了他的整顆心。
如此例子比比皆是,無論古代還是現代,每每看到類似的報道或者文章,簡直令我大跌眼鏡,用“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鯁在喉……”等詞來形容我當時的狀況,合適得很。
萬震山本已經名揚一方,金錢、權力都有了,算是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物,你還不滿足?權力越大,就越想要往上爬,金錢越多就越想積累財富,這是很多人的通病。
為了這個大寶藏,萬震山能夠惡毒到砌人墻,把他害死的人砌進墻里,這比殺人埋尸還要過分。人家殺人埋尸后還要把尸體各種處理,埋在其他地方,你直接把人砌進自己房間的墻里,這還每天都能睡得著,真是可怕!
對于一個人來說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的欲望。知道該在什么地步滿足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貪欲過大,只能成空。
近兩年內國內曝出了多起不知足的例子,某天某天,某某某偷稅漏稅多少多少,某天某天又咋了咋了……大哥大姐,你們都掙那么多錢,你交個稅會死嗎?好吧,我膚淺了,那個稅的錢夠我用一輩子甚至是幾輩子了,這也就不難解釋了。
但是,這樣真的好嗎?不好,漠視規則,就該受到懲罰。貪欲過大,必將得不償失。雖然我承認那些被曝光的人受到了懲罰,但是他們照樣可以過得很滋潤。只不過他們會失去掙更多錢的機會罷了,終將還是失去了太多。
對于最后連城劍訣中的秘密,世人追求的大寶藏,不過是一些金銀珠寶罷了!爭奪寶藏的江湖人士大多中了劇毒,下場異常慘烈,書中是這樣描述:
“不錯,他們個個都瘋紅了眼亂打、亂咬、亂撕。狄云見到鈴劍雙俠中的汪嘯風在其中,見到“落花流水”的花鐵干也在其中。他們一般地都變成了野獸在亂咬、亂搶將珠寶塞到嘴里。”
如此,到頭來終是一場空。最終他們都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沒有,設計了半輩子,最后還是枉送了性命。
貪婪是一種深入骨髓的頑疾,它會吞噬人的內心,使其成為它的奴隸,無止境地循環下去,直至毀滅。
一切的根源是誘惑和意志力,這是因。一場空,這是果。假如,一開始他們便抵制住誘惑,認識到緣起性空,那么他們是不是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呢?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結局定不是這樣。但是,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一樣,當然就有不一樣的人生。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狄云和丁典一樣視這些虛幻的財寶而無物之人。
現實生活中,人心依舊是難測的,權力、美色、金銀財寶等的誘惑依然充斥在我們身邊,當我們遇到了,我們一定要記住,抵制誘惑才不會陷進深淵,才不會讓貪婪之魔有機可乘,才不會讓污濁之氣蒙蔽了我們的內心;當我們遇到了,一定要趕快遠離,切不可駐足觀望,望著望著說不定自己就陷進去了。
欲望是無止境的,我們的心很小,裝不下那么多東西,裝得太多了就會有反噬的危險,當它把你整個心都吞噬了,那么你也就完了。朋友,遠離貪婪、適可而止、知足常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