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
之前按照行郵稅進行管理,4月8日起調整為按照跨境電商綜合稅。
跨境電商綜合稅:關稅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按照70%征收,取消50元起征點;要求完稅價格為實際交易價格,境內運費和保費計入完稅價格;
設置個人年度限額和交易限額,即年度限額20000元人民幣,單次限額2000元;
如果超過限額,就按照一般貿易進行全額征稅,不按照限額內、限額外分拆計算;
建立跨境電子商務正面清單,基本原則為不涉及進口許可證件的日用消費品,但部分涉證的消費者購買需求大的生活必需品有可能也會列入正面清單;只有清單上的商品可實行跨境電商新稅制,其他產品則需按照行郵或一般貿易進口 。
跨境電商影響
稅改的影響,就整個行業而言,毫無疑問是一種打擊,卻對規范整個行業的發展以及平衡整個進口模式利差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具體對跨境電商進口商的影響而言,卻因模式而異:
保稅模式
不利于保稅模式,但影響并不具有毀滅性,保稅倉資源早已經成為眾多跨境電商必爭之地了,其優勢不言自喻,稅改之后,優勢依然存在,比如規模化采購、物流成本的降低,物流時長客戶體驗售后保證等等方面,只不過保稅倉行郵稅政策的取消無疑提高了成本,但即使是在稅改之后,跨境電商產品價格優勢依然很大,所以不會很大程度地影響發展和格局。直郵模式
利好直郵模式,直郵模式依然采用行郵稅,而且直郵模式對于產品品質的保證無疑是最好的,而且隨著未來國際物流程序的不斷優化,保稅模式受到打壓,直郵模式將會在未來跨境電商進口行業發展占據至關重要的位置。一般貿易模式
利好一般貿易模式,稅改之后,各種進口模式之間的稅收利差將會進一步縮小,那么就必然有一部分產品適合通過一般貿易模式進口,一般貿易模式將入局跨境電商,并占有一席之地。
個人旅客進境物品——行郵稅
維持居民旅客進境物品5000元人民幣免稅限額不變基礎上,允許其在口岸進境免稅店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連同境外免稅購物額總計不超過8000元人民幣。僅對超出部分征行郵稅,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全額征稅
口岸進境免稅店的適用對象是尚未辦理海關進境手續的旅客。在口岸進境免稅店購物必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進境旅客持進出境有效證件和搭乘公共運輸交通工具的憑證購買;未搭乘公共運輸交通工具的,進境旅客持進出境有效證件購買。進出境有效證件指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或往來臺灣通行證。購物應按規定取得購物憑證。
進境旅客在口岸進境免稅店購物后,由本人隨身攜帶入境。在同一口岸既有出境免稅店又有進境免稅店,進境旅客在出境免稅店預訂寄存后,在進境時付款提取的,視為在口岸進境免稅店購物。
我國對非貿易屬性的進境行李、郵遞物品等,將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三稅合一,合并征收進境物品進口稅(即行郵稅)
行郵稅自4月8日從目前的10%、20%、30%、50%四檔調整為15%、30%、60%三檔,50元起征點保留。
其中,稅目1主要為最惠國稅率為零的商品,稅目3主要為征收消費稅的高檔消費品,其他商品歸入稅目2。調整后,為保持各稅目商品的行郵稅稅率與同類進口貨物綜合稅率的大體一致,稅目1、2、3的稅率將分別為15%、30%、60%。
參考新聞:
個人出境購,免稅額不變
入境免稅購物額升至8000元滾動新聞中國政府網
4月8日跨境進口稅改革新規新浪財經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