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er takes all is out of?date.?Winner?takes all must go now. (贏者通吃已經過時,贏者通吃模式必將被淘汰。) - Andy Li, Founder of Eloncity?
近期上線的Eloncity這個能源項目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和關注。或許是因為名字中帶了Elon,讓人不禁的聯想起了Elon Musk,還有那些以火星為背景的Emoji圖片,感覺得出來,這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項目。看了白皮書之后,發現并不容易看懂,能源行業本身就一直是一個門檻很高的行業,普通投資者對這方面缺乏足夠的認知。所以覺得先寫一篇普及性的文章,由淺入深的來看一看這個行業的基本情況,相信對于投資這個行業內的項目來說,是有幫助的。 那么接下來就給大家講一講能源行業的那些事。
從去年到現有,已經大約有120個能源相關的區塊鏈初創公司共募集了3.24億美元。這些羽翼未豐的能源公司是以能源為重點的區塊鏈技術投資的主力。他們正在探索區塊鏈技術在成本節約方面的優勢,并組建基金會來討論關于未來的應用。那么能源和區塊鏈領域發生了什么?能源領域的創新到底會走向何方?
1. 現階段能源行業的基本組成
能源工業主要由生產和輸送的部分組成,細一些的話可以分為發電、輸電、配電和供電四個環節。發電是將一次能源通過生產設備轉換為電能的過程;輸電是將發電廠生產的電能經過升壓,通過高壓輸電線路進行傳輸的過程;配電是將高壓輸電線上的電能降壓后分配至不同電壓等級用戶的過程;供電又稱售電,是最終將電能供應和出售給用戶的過程。這些過程中,有許多中介機構的參與來維持這個龐大的工業體系。
1.1 發電廠
歷史上,發電是由政府和大型公司主導完成的,普通人也并沒有太多人能接觸到發電這個事情。可用于發電的一次能源分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傳統上的發電站都是以碳氫化合物或核能為基礎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它們在自然界可以循環再生。
現在政府已經意識到利用不可再生能源發電所帶來的副作用如環境污染,生態變化,核污染等等。能源的未來一定是可再生能源為主。但可再生能源的現狀是不穩定,陽光和風力不能穩定供應,人與人,社區與社區之間還無法直接進行有效的能源輸送和交易。現階段的解決辦法是建立儲能系統,主要是電化學儲能,即利用各種電池等。
1.2 傳輸網絡運營商
傳輸網絡運營商通常從發電廠(發電機)到消費者網絡(分銷商)進行長距離移動電力業務。
1.3 配電表運營商
這些運營商意味著將電力從高壓輸電網絡傳輸到最終消費者。分銷商通常使用連接到個人消費者或企業的低壓電線。如果電源中斷,消費者需要聯系他們的分銷商,他們會采取措施解決問題。
1.4 現有零售商
零售商或“公用事業機構”負責在能源供應鏈的末端對客戶進行計費和互動。大部分時間,只有約50%的零售電力成本用于支付購電費用。因為成本的另一半用在了管理工作,市場營銷和壞賬風險。零售商可以被認為是為最終消費者提供信貸便利,因為他們每月拖欠消費者的賬單。零售商通常采用各種風險評估技術來確定潛在的違約比例,并將這種潛在損失計入消費者賬單中。這些都意味著常規付費客戶需要承擔那些壞賬客戶的成本。
2. 電力市場的兩種類型:受監管的 vs. 放松管制的
在受監管的市場中,能源供應鏈中的參與者能夠作為單一的縱向一體化壟斷企業運作。但是,在放松管制的市場中,監管機構通常以這樣一種方式要求市場細分,即供應鏈中的每個參與者都應由一個獨立的實體運營。
基于區塊鏈的能源項目大部分是在放松管制的市場中尋找突破。 放松管制的電力市場通常會允許市場力量(需求和供應)決定價格,同時為私營部門提供參與市場的機會。不過看現在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放松對于市場的管制。以下舉幾個例子:
目前,西歐和北歐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放松管制,而南歐和東歐市場的放松管制較少。
美國通常擁有高度放松的市場,但并非所有國家都將零售與經銷商分開; 加拿大也放松了市場,艾伯塔省和安大略省是最放松管制的省份。在大洋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私營部門的積極參與下高度放松電力市場。
亞洲諸如日本,韓國,臺灣,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新加坡等國家為了創造可持續性而選擇放寬市場管制。
日本的目標是到2017年完全放寬其零售市場的管制,并在電力和天然氣市場進行改革。福島事件是重新審視能源政策的主要動力。如果取得成功,這一變化可能導致能源部門大幅度現代化,從而導致整體經濟較低,經濟更加繁榮。放松管制可以看到日本推動創新,甚至成為亞洲地區的典范。
污染和產能過剩是中國放松市場管制的原因。污染是中國改革背后的主要推動力,因為廉價煤炭和產能過剩鼓勵浪費消費模式。這阻礙了政府努力提高能源效率和減少污染。目前中國在風能和太陽能方面的大規模投資在當前的系統中未得到充分利用,這個系統過于靜態,無法有效納入波動的綠色能源發電率,造成浪費和電力削減的威脅。
盡管世界正在放松管制,但大多數市場還沒有看到有效和高效的競爭,因為這些市場仍然由少數大公司主宰。事實上,大多數監管機構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這些監管機構正在積極鼓勵新的市場進入者,尤其是新技術來改變市場和運營,從而導致更高水平的競爭和透明度,從而使消費者受益。這樣放松監管為區塊鏈重構電力市場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3. 區塊鏈能源項目焦點
現如今的區塊鏈能源項目,雖然是各種各樣并且全球分散的,但出現了主要的三個焦點:批發配電,點對點(P2P) 配電和電力數據管理。
3.1 批發電力再分配
Grid +這個項目就是一家專注于批發的區塊鏈能源初創公司。他們認為零售商會成為消費電力市場低效率的來源。因為零售商并不擁有任何電網基礎設施,相反,他們只管理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的各種服務:如替換和計費以及計算使用量。通過讓零售商采用基于區塊鏈的Grid +平臺,消費者賬單已經顯示出減少大約40%。通過將用戶直接連接到電網,Grid +還允許用戶以他們想要的成本從電網購買能源,并在通過太陽能電池板等手段生產它時銷售能源。其結果是更公平的市場,更穩定的市場和更低的電力成本。
3.2 點對點P2P電力交易平臺
盡管批發能源是許多公司關注的焦點,但2018年的“Blockchain in Energy”研究報告指出,59%的區塊鏈能源項目專注于建立點對點P2P的電力交易網絡。這個概念是為了促進一個分布式的個人和實體網絡,他們在沒有中央或批發實體的情況下互相交換和購買多余的能源。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達到能源平價 - 可再生能源成本等于或低于傳統零售能源 - 在國內生產自己能源的個人將有能力將其交易給鄰居和同行。代表例子如:澳大利亞的Power Ledger等公司已經將社區彼此連接在一起,創建了“微電網”,除了國家電網之外,這些電網理論上具有自我可持續性。雖然微電網目前僅僅是作為電網之上的一層,p2p區塊鏈能源公司想象一個未來將擁有更大,完全分布,相互關聯的對等電網,讓參與者以比以前更低的成本購買和銷售可再生能源。
3.3 電力數據管理
除了為消費者提供更高的能源效率和對其能源的控制外,區塊鏈技術在能源行業立足是因為其能夠成為不可變的記錄。今年4月,智利國家能源委員會(CNE)宣布啟動一項區塊鏈項目,這是該國政府首次開展的以能源為重點的項目。具體來說,該部門將使用以太坊區塊鏈記錄,存儲和跟蹤能源數據,包括市場價格,邊際成本,能源法規遵從性和燃料價格。故意腐敗造成的財務費用以及來自錯誤或未報告數據的意外文書錯誤為遷移提供了動力。本著透明的精神,CNE將允許公眾獲取交易記錄,價格和運動資金,進一步減少剝削的機會。
4. 區塊鏈 + 能源的優勢
4.1 去中心化,降低信任成本
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不借助中心化清結算機構的點對點直接交易。這可以解決目前發電就近銷售的支付及結算挑戰,在基于區塊鏈的售電場景中,不再需要依托中心化的大型售電公司完成電力生產和消費的結算工作,實現了交易的去中心化,降低交易信任成本。以前由第三方售電公司所構建的供需之間的中介信任轉而由區塊鏈分布式賬本實現,也可以降低交易的信任成本。
區塊鏈能夠提供一個可靠、快速且公開的方式,去記錄并驗證金融及業務交易。這些交易可能包括出售與購買電力——亦無需通過中間人,而在這種情況下,現有的公用事業公司就會壟斷市場。鑒于分布式能源資源(如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的迅速崛起,能源行業的區塊鏈應用市場會得到快速發展。
4.2?數字化精準管理
區塊鏈可以實現能源的數字化精準管理,每一度電都知道它來自在什么地方,數字世界的每度電都可以有數字映射,可以重新建模電力網絡,實現精確管理和結算。區塊鏈可以通過分散、自治和高效的系統記錄設備所有權和運行狀態,自動讀取智能電表,結合人工智能技術預測能源需求等,可以使得未來的能源消耗變得更加智能,讓消費者從能源供應中獲利。
4.3 電力金融
利用區塊鏈分布式總賬實現強制信任,相關方點對點互動,智能合約自動執行電力交易,需求波動自動響應,區塊鏈還可以實現電站收益直接證券化,基于股權平臺實現電站眾籌。比如WePower這個項目,就在電力金融方面有所涉及,為清潔能源提供資金的支持。
本篇文章分析了現階段區塊鏈與能源領域結合的模式,在下一篇文章中,會重點來看看Eloncity怎么成為這個新時代的開創者。
最后總結一下吧,就如本文開頭引用Andy的一句話,能源產業是一個龐大的,復雜的,多方面的,全球性且相互關聯的產業。可以預見,整個行業不會出現一個單一的區塊鏈解決方案。相反,將出現一系列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分散平臺,從不同的維度,來改變現有的能源行業。無論是更多的使用可再生資源,還是降低客戶的用電成本,區塊鏈技術進入能源生態系統的時機已經成熟且確實能夠實現這樣的目的。法規和行業習慣可能還沒有跟上這個速度,但我們應該覺得興奮,一個新的能源時代正在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