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介紹一本書給大家,叫做《幸福的方法》,這本書的介紹語是“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課”,可想而知,這本書有多么重要!
在繼續往下看之前,請花一點時間思考一下這幾個問題:
- 你幸福嗎?
- 幸福到底是什么?
- 幸福,也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獲得嗎?
這本書的作者叫本·沙哈兒,他在16歲的時候就獲得了以色列的壁球冠軍,為了獲得這個冠軍,他拼命的長跑、不停歇的進行力量訓練,時時刻刻鼓勵自己。但他并不快樂,他忍受著身體的負累、精神的負荷,他認為——只要贏得了壁球冠軍,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就會得到幸福。然而等到他如愿以償,狂歡慶祝獨自回到家之后,他突然哭了!
為什么呢?
因為即使贏得了壁球冠軍,也無法帶給他持久的幸福感!
這之后,他就開始了漫長的探索,去找尋到底什么是幸福?怎樣才能更幸福?直到有一天,他找到了——“幸福模型”。
享樂主義:為及時享樂而出賣未來的幸福人生。我腦海中頓時想到一個原型——虛竹他爹。
忙碌型:追求未來的快樂,承受著現在的痛苦?!俺缘每嘀锌啵綖槿松先恕?、“書山有徑勤為路,學海無涯苦作舟”等等,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不停的“頭懸梁錐刺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出人頭地,以至于我們大多數人都處于這個象限里,包括我自己。上初中時,老師講:“現在苦點累點又怎樣,等你考上高中以后你就知道現在受的這點苦是值得的”;上了高中后,老師又講:“再加把勁吧,等你考上大學就好了!”
虛無主義:既對現在喪失信心,又對未來沒有期待。我有很長一段時間的人生狀態就這樣,哀嘆現在掙得少,又覺得在洛陽搞軟件沒有出頭之日,整日悶悶不樂,神形渙散。
感悟幸福型:不但享受當下,而且通過當前的行為可以擁有更加滿意的未來。嗨嗨嗨,這是《幸福的方法》這本書的重點哦。整本書的主旨就是在告訴我們,要快樂的做事,同時做的這件事又特別有意義,能夠為為未來服務。拿我運營“沉默王二”訂閱號這件事來說吧,如果我當初沒有逼自己一把開通了訂閱號的話,我現在的人生狀態肯定還處在“虛無主義”的象限里,但幸運的是,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這事不僅僅讓我感受到讀書寫作的快樂,還能夠讓我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這不,北航出版社的董老師就找到我要約一本《web開發進階之路》的書稿。
“人類最好的時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標的過程中,把自身實力發揮得淋淋盡致時”。我很喜歡這句話,我最近一周的狀態,就特別的好——每天早上起床時,用奇妙清單記下今天要完成的任務;上班后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到一個更積極的層面上,不再去挖空心思的厭惡工作,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解決問題、探索問題的心流中;下班后花一定的時間和家人相處,比如說帶帶孩子,和老婆聊聊天;之后就開始讀書寫作。每天閉上眼睛睡覺的時候,我能感受到一股滿滿的充實感!
現在,你知道幸福到底是什么了嗎?
幸福是快樂和意義的結合體!
幸福不是在有了大量財富之后才有的,幸福不是在有了顯赫的名望之后才有的,幸福更不是在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之后才有的。我們追求幸福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任何人、宗教、政權都無法把它奪走。對我們來說,只要我們認定自己是幸福的,那么要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國富論作者)曾說過一句話:“關于人類的幸福感,窮人相比富人,幸福感并沒有任何優劣之分”,有錢人幸福嗎?不一定,錢財不是衡量幸福的標準。誠然,一定的物質基礎可以讓我們有更好的條件去追求精神上的需求,但我們沒有必要舍棄掉身體、時間、精力去換取財富。對吧,你看孔子一生就窮得要命,但孔子不幸福嗎?他的幸福感特別足,你能說他老人家是“阿Q精神”?
那么,我們該怎么獲得幸福呢?
我們先大聲朗讀一句話:“在一個愜意的環境中被動地生活所感受到的快樂,遠遠比不上那種有激情地投入到有價值的活動中,以及為目標而奮斗所能體驗到的滿足感?!彼?,獲得幸福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定目標。
下面是我為自己設定的目標。
長期目標: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能靠自己的寫作賺錢,然后通過這些錢使生活的物質階層得到提高,進而更有動力的去讀書寫作。
短期目標:2017年年底出版《web開發進階之路》。
行動計劃:項目中遇到的問題總結到CSDN博客,然后只要有空閑時間出來,就把大綱中的每一個題目整理成書稿;另外每周至少產出一篇程序人生的文章,每周讀一本書。
有了目標之后,我們要做什么呢?
“人類最美麗的命運、最美妙的運氣,就是從事自己喜愛的事情并獲得報酬?!闭业竭@樣一份理想的工作不容易,這多少需要點“運氣”。我就不怎么喜歡現在的這份工作,上班時間除了我自己,就是老板,假如老板是一位美女就算了,但事實是一位飽經滄桑的中年大伯;還有就是每天要面對客戶各種非人類的需求變更,真是夠讓人厭倦的一份工作??!
但最近,我改變了我對這份工作意義的狹隘認知。我是在創業,我決定著公司走向成功還是失敗,盡管創業維艱,但如果成功了,就能夠創造一筆客觀的財富,這個機會是不可多得的。另外,我可以自由決定工作的時間安排,我想看書學習就看書學習,我想寫博客就寫博客,總之我對自己的工作有著足夠的決定權。
這,就是我的幸福工作法。
然后呢?
拜倫曾說:“想要幸福的人都必須學會分享,幸福是一對雙胞胎”,所以我們還要學會分享。分享什么呢?分享給誰呢?
我從2014年開始寫技術博客,工作當中每解決一個值得記念的問題時,我就會寫博客,我希望通過分享讓那些奮斗在技術前線的程序員同伴們不再掉同樣的坑,盡管多數情況下我寫博客的初衷是為了精進自己的技術能力,但這不妨礙我的博客幫助了很多小伙伴,這種分享讓我覺得很有意義——我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也順便解決了別人的問題。
我還會把讀書的心得、對生活的感悟、對未來的期待寫進“沉默王二”訂閱號,分享到我的朋友圈,傳遞一種平凡但努力的能量。盡管現在的影響力還微不足道,但未來十年里,一定會不一樣,一定會大不一樣!
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分享愛與家人。對我來說,家庭是第一位的。我和我老婆討論過一個問題,那就是——每個月給你11萬生活費帶娃,條件是不能見老公,你愿意嗎?當時我老婆不假思索的、斬釘截鐵的說,“我不要!”我好感動啊,我問她為什么?她就說,“因為老娘能自己掙錢啊!”
好了,老婆喊我下樓去接她回家,她怕黑,所以這本書的介紹也要到此結束了。你學會“幸福的方法”了嗎?
你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沉默王二公眾號,讓我們一起打造個“幸福圈”吧!你愿意給自己一個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