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點進來的時候,標題已不重要了。
那就來談談這句經常被國人掛在嘴邊的話語,它的出處為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擔心他被留在賊營,倒是擔心他帶著李瞎子和你妹妹給我的兩封書信,說不定還有什么貴重禮物,回來時被丁、楊二營的游騎抓去,使我跳進黃河洗不清,豈不受冤枉的窩囊氣?”
現在的我們都把這句話理解為接下來談到的第二種意思,也就是大家眾所周知的意義,即為比喻很難擺脫關系,避免不了嫌疑。細心的讀者便會發現這句話比原文多了個“也”字,這多了一個字,便深厚了些許含義。往往“也”字的出現,畫的語境、味道就變了,同時要看話從誰的口里說出等等,總之,多了個字,仔細琢磨,韻味就是深刻,這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中華文化之精深。
兩種解釋及用法如下:
①這是一句以訛傳訛的話語,早些時候,即原指“跳進黃河——洗不清”。
因為黃河水極為渾濁,真跳進去也不能有顯著的清潔作用。
此時注意不要誤用成“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這個短句本來是指黃河水渾濁不能洗凈東西,比喻客觀因素已經導致了必然的壞的結果,自身主觀意識已經不能違背,但是加上了一個“也”字,就把主觀意識凌駕在客觀因素之上。
②而到了現在,則發展為了“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比喻很難擺脫關系,避免不了嫌疑。
兩種意思皆可使用,但現在人們口中說的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大多都是指后者。身在一種特殊的處境,面對多種逼迫。不知大家發現了嗎?這句話出現多在影視劇里出現,當主角因為做了某些實屬正當行為,但在小人和對手眼里視為齷蹉舉動,同時先發制人的想法出現,抓住機會整治主角一把,就去“惡人先告狀”,把之前看到的場面告知掌事人如族長、府衙老爺等,一發不可收拾。
在主角和對手于族長面前對峙的時候,激心動魄的主旋律配上族長大人的惡狠狠的質問,告狀人的冷眼與詭異笑容,看得觀眾小心臟都快要蹦出來,冤啊,觀眾都為主角喊冤,似是而非的言論就往往吸引人的注意。
主角的辯詞話語支支吾吾,“我……我沒有像說的那樣做,事實不是那樣子的。”對手的譏諷惡語“喲……喲,我親眼看見的難道還會有假,我又不是瞎子。”
主角就急了,“事實是不是如你所說的那樣,自會有公正判斷,血口噴人是為小人的把戲。我再怎么解釋都成了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族長大人發話了:“你們都別爭辯了,我自會派人調查,二位不覺得丟人現眼嗎?在場的人都散了吧!XXX,你留下。”主角被留下了……
其實好多劇情,一看到開頭便猜到了結局,這樣的編劇也就如此吧,導演導出來的動畫呈現不知初心在哪里,觀眾都明白哈,來來來,加個“也”字,也就不明說了哈。
“喲喲喲,自己都能看得如此透了,你咋不寫劇本,上天呢!”耳邊忽的穿了這樣的聲音。
“喂!井先生嗎?您的《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劇本被XXX采納,恭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