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來簡書?
思考已久,今天終于決定提筆了。
2014年年初,我從豆瓣上無意中闖進了這個叫“簡書”的地方,干凈、簡單,很符合我的胃口。
然后又看到左下角的口號:“找回文字的力量”。
呵,有趣,口氣倒不小,這么浮躁的當下,你憑什么能找回文字的力量?
于是我懷著好奇,瀏覽了一番網站,想看看這個“簡書”是如何“找回文字力量”的。
忘了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了寫文的習慣,最早是QQ空間,然后2008年開了新浪博客。
那時候年少輕狂,總想指點江山、出人頭地,又正值北京奧運會,幾乎每天都會寫點什么。為了搶名人沙發,傻呵呵地守在電腦前刷屏,把事先寫好的內容復制好,抖著手輸驗證碼,還真被我搶到了!還有個收獲就是認識了一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丁老邪。
后來我們轉戰微博,140個字,零散片語,勉強算保持了一種“寫作”狀態,偶爾靈感來了,才會回到長草了的博客更新一篇。
但無論是博客還是微博,都越來越浮躁,人也越來越浮躁,微博已然成了我肆意吐槽心情的小廣場,再難提筆靜心寫一下一篇文章。
直到看到簡書,真的又勾起了我碼字的興致,簡單的編輯界面,沒有排版的困擾,不需要考慮字體和顏色,就這么一口氣寫下去,寫下了我在簡書的第一篇文章。
更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我發現這篇文章竟上了首頁、入選了專題!
嘿,這地方有意思,英雄不問出處的快感油然而生,屌絲心情頓時澎湃,草根原來也有出頭的一天!
我不知道我的文字到底是個什么水平,從未投過稿,從未寫過專欄、連載,總之每每自己回頭再看,都是不堪入目、不忍卒讀,修復了若干BUG后勉強過得去。
也許是我在進步了,但是真正的高手,到底是反復推敲,還是一氣呵成?我不知道,希望能在簡書找到答案。
簡書這里有很多“大神”、自媒體、專業人士、草根,看他們的文章總能學到很多東西,引發我一番思考。但這里沒有粉絲、沒有那么多追捧,每篇文章下面的評論都值得一讀,數量不多,質量很高,有素質有見解,我再也不需要從成千上萬的回復中找有用的信息,更不用去搶誰的沙發,輕松又自由,真好。
作為一款互聯網產品,我看好簡書,我慶幸我還算比較早的入駐了這里,但仍有一點建議和擔憂想說。
一、網站的層次結構有些深。一般網站是不超過3、4級的,但是簡書已有了5級甚至6級,但這還是能忍的,不能忍受的是,當我從某篇文章到某個人再到某篇文章如此深入下去以后,我再也回不到之前的某個頁面了,一切都要重來。別說什么可以按ctrl鍵,這就是我的用戶體驗,感覺不好。
二、希望簡書一直保持這種簡單又充滿能量的風格,我覺得安靜舒適的寫作環境才是簡書生存的根本,人多未必好,功能豐富未必合適。
找回文字的力量,你現在做到了,希望未來依然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