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他的夢想就與眾不同。也不知為何,他從小就知道,與眾不同的人會受到神的詛咒。而他小時候也和那些中了特立獨行的詛咒的人一樣被排斥著。他無處抱怨,也不抱怨。他只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每一個化學火箭模型,然后望著它一溜煙飛向天空。他的嘴角會微微泛起笑容。別人望著他,會覺得他木訥,因為他的笑容太僵硬,但其實,他的內心早已跟隨夢中的火箭飛上了天空,穿越云層,穿越璀璨繁星,進入太空深處與銀河共舞。他的面部表情早已跟不上他意識的節律。
馬斯克,父親的姓氏傳給了他,父親卻沒有把應有的愛給他。馬斯克的童年時代,他父親時常的無理由的責罵讓他無法向自已的父親坦白在學校遭遇的種種。馬斯克后來還說過自己不想再談起自己的童年經歷。童年的經歷,讓馬斯克不堪回首,但他也沒有因為這樣就無理由地沉淪。馬斯克追求夢想的愿望更加真切了。他的愿景也更加具體。他想,在五十年內,讓人類移民火星。
馬斯克的智力絕對是上天的恩賜。馬斯克在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念書時,成績總是名列前茅。而且,他用了六年拿到了了物理學,商學,材料化學和應用物理學專業的對應學位。作為四料碩士,他卻毫不滿足。
美國的液態火箭之父羅伯特戈達德說:“昨日的夢想,即是今日的希望,也將是明日的現實。”馬斯克認為,人們都錯了。人們燒掉了寶貴的化石能源,最聰明的頭腦在思考怎樣做廣告,人們沒有努力追求人類的進步,而是陷入了偽進步的自我催眠。對馬斯克來說,用實踐讓人類再次明白科學的意義,也是他的任務。馬斯克認為,想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就應當先積累財富。
馬斯克為了將夢想變為現實,不惜冒著巨大的風險將全部身家壓上,并同時經營三家公司。太空探索公司,特斯拉電動車與太陽城。有位著名的商業評論家說過,私人火箭,電動汽車與太陽能技術將成為未來的三個超過萬億利潤的行業。在這期間,馬斯克幾度瀕臨破產,又隨即得以喘息。而如今,特斯拉電動車已是人人耳熟能詳,太空探索公司已經為NASA執行過多次任務,太陽城也已經成為美國的太陽能領域的行業獨角獸。財富是支撐一切大型工程的基礎,現在看來,馬斯克的第一步做到了。
然而,馬斯克沒有停下腳步,他還在不斷地努力。四十歲的人,依然不時地一副書生氣地和對科學不熟悉的人談論量子力學之類的前沿科學。在他心里,科學是至高的。而他,是科學技術的踐行者。在他小時候制作火箭模型時的夢想,一路指引著他來到現在。并且,生命不息,追夢不止。
馬斯克可能看不到火星殖民的那一天了,不過,到了那一天,人類一定不會忘記馬斯克的努力。人們會帶著比馬斯克更僵硬的表情暢想未來。或許,人類的未來,真的因馬斯克而更加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