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對孩子的控制,將主動權還給他,將選擇權還給他,放任別人也就是放任自己。很多時候對孩子的不滿,實質上是對自我的不滿,只是折射在孩子身上而已,慢慢去覺察自己的感受吧。
眼里常?!翱吹健焙⒆拥膯栴},其實是自己的問題在孩子身上那是你自己問題的外在投射。
? 自己的恐懼越多,要求孩子就越多,眼中小孩的問題就越多??謶謱е抡瓶兀娇謶?,越傾向于去把握住某種東西,以讓自己有安全感。這使得自己越復想抓住、越想駕馭、越想掌控,越抓不住,越駕馭不了,越掌控不住。
? 當自己是一個完全無懼的父母時,孩子才能天然成長,在孩子面前,我們似乎都是上帝。在一個幼小的孩子面前,我們總是在無意識中扮演上帝:我們知道什么東西對他最好,我們知道什么樣的道路對他最好...以自己的“知道”來控制你的小孩按照你的道路行走,把自己認為是好的或對的東西強加給小孩。當自己還是一個有許多問題的家長時,又怎能教育出一個和自己不一樣的小孩?管得越多,他越成為我不希望他成為的那部分——越成為你我內心中所討厭的自己的那個形象。 ? ? ? ? ? ? ? ? ? ? ? ? 要求、期望或所謂的負責,僅僅都是恐懼的替代物。在我們的教育中,因為我們自己有恐懼,結果“要求”“期望”或“負責”成為了我們與另一個個體的聯結。當我們對他要求、期望或負責時,這能使我們感到與對方聯結得更深、更緊,使我們自己感到安。其實,整個生命存在中,根本就不存在一個你與他人的關系。所有關系的本質都是自己與自己關系的投射,這就是錦明老師所說的吸引力法則,你越想控制,越得到你不想要的。
在教育之中,要解決小孩的問題,先解決你的問題。這是在根子上解決問題。沒有一個有問題的家長,就不存在一個有問題的小孩。如果一棵樹長的花朵有了毛病,我們通常就要深入樹根去治療,而不僅僅停留在花朵本身。教育孩子,就是自省,如果我在孩子問題上,存在著焦慮、擔心或要求,那一定說明我的內心還深藏恐懼、狹隘的見解、自以為是、好為人師等無明之相。當我不是安守在覺知上,我問題重重。當我問題重重時,我一定正在我的念頭上生死翻滾。無論出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只要我還痛苦、焦慮或擔心,就一定沒有看破生命的幻象,沒有看到存在的真相。
在完成自身生命圓滿之途上,孩子問題的出現是拯救自己的,也可以說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橋。踩著這座橋,回到自己問題上來,提升自己的能量。
@王桂軍姐姐講的太好了[強][強][強][玫瑰][玫瑰][玫瑰]我們要放下對孩子的恐懼擔心,放手,無條件的愛孩子。我們聚焦自己,提升自己才是關鍵。
卷七:控制好情緒
今天,我要學會控制情緒,因為我知道,我的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因為孩子是天生的心理學家,哪怕我情緒中一個小小的波動他(她)都能夠感應到的,因為我和孩子之間有心電感應。
花開花落、月盈月虧、潮起潮落,世界的萬物都是循環不息;我的情緒也是變化的,昨天的歡樂,可能今天是低落;今天的低落、明天可能是興奮。不好的情緒會控制行為,如果,我是悲傷、黑暗、憂郁也會給孩子帶來悲傷、黑暗、憂郁;如果,我是快樂、光明、陽光也會給孩子帶來快樂、光明、陽光。所以,我不能任由情緒控制我的行為;幸運的是,我知道還有個千古的秘訣:行為也可以控制情緒?!叭跽咦屒榫w控制行為,強者讓行為控制情緒?!蔽也皇侨跽?,我要讓行為控制我的情緒。如果悲傷,我就回憶快樂的時光;如果黑暗,我就展望美好的未來;如果憂郁,我就高聲歌唱。我控制好情緒,我就會給孩子帶來快樂和積極的情緒。
今天,我要學會控制好情緒,因為壞的情緒會破壞親子關系,會給孩子帶來煩惱、郁悶和傷心,我自己也會難過。這是“雙輸”的結果。我要帶給孩子的是喜悅而不是煩惱或者憂傷。因為孩子只有在喜悅的情緒下,才能夠健康的成長。所以,我更要學會控制情緒,這是“雙贏”的結果。
今天,我要學會控制情緒,孩子也許大聲的對我吼叫,因為他(她)還沒有學會控制情緒;我選擇寬容。
今天開始,我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我不能因為我的原因,不論是職業上、婚姻上的原因而在孩子身上發泄,因為,孩子是無辜。我不能因為我的原因傷害孩子,那樣我太自私。因為我明白,控制不好情緒、發脾氣是我無能的表現。因為發脾氣的時候,不冷靜;同樣的,孩子也會因為受到我的感染也會不冷靜,情況會變的越來越糟糕。
實在控制不好情緒怎么辦?
那我就告訴自己要冷靜、深深的呼吸,深呼吸是很簡單、很有效的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法。我也可以選擇散步、運動、冥想這些簡單而有效的辦法。
對孩子的缺點或者孩子不合理的欲望,難道我就不管不問了或者無條件的滿足嗎?
當然不是,我需要做的是:溫和的堅持和開導性的達成一致。我要用:溫和的堅持、冷靜、理智帶代替發脾氣、嘮叨、訓斥、批評甚至于打罵。我要用:開導性的打成一致,讓我和孩子得到雙贏。如果孩子情緒不好那?那我就選擇暫停,等孩子情緒好的時候,我們再進行溝通好了。也許,不等我去和孩子溝通,孩子已經改變了。
今天,我要控制好情緒,時刻的告訴自己:冷靜、理智,不發脾氣。因為我明白:只有心平氣和,我才理智、冷靜、真誠的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孩子也一樣會認真對待的,控制不好情緒,會讓事情變的更糟糕。
今天,我學會了控制情緒,明天我就會得到一個能控制情緒的孩子。因為孩子就是我的投射和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