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尚惜春,花已辭樹 還沒來得及賞過幾回花,還沒來得及踏過幾次青,不覺,春已暮。若不再傷上幾回春,總覺得對不住那曾經繁花似錦的嫵媚,春風得意的多情。 人的心在春天,總會變得同這個季節一般的多情而柔軟。尤其是在這暮春時分,季節與年齡甚至心境是如此的暗合。常常行走于麗日之下,心中卻涌起一陣陣揮之不去的哀愁,那一句句詩詞便如鬼魅般在腦海中跳脫出來。 1、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這兩句詩出自唐代王昌齡的《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不知愁"說明情未開,"凝妝"點明正值青春。原本以為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我嫁與你,本就是父母之命,就是為了衣食無憂,所以才教你從軍求取功名。可今日忽然看到了路邊楊柳青青,那顏色嫩得就像我心中的柔情。直到這一刻,我才知道什么叫做后悔,原來建功立業本是男人的事,身為女子,我只想和你共享季季春光,趁我和楊柳一樣青春時候。 2、雨打梨花深閉門。 這句詞出自宋代秦觀寫的《鷓鴣天》: 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一春魚鳥無消息,千里關山勞夢魂。無一語,對芳尊。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 很佩服古代的文人,寫閨怨比女子寫得還要悱惻纏綿。少婦身處深閨,丈夫征戍在外,遠隔千里,整整一個春季,家書未寄,思婦憂思忡忡,魂牽夢縈。好不容易在夢中與丈夫有了短暫的相聚,卻又被窗外樹枝上黃鶯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驚醒,不由的淚雨紛紛。白晝漫長,一懷愁怨只能借助醉酒來麻痹。就這樣一直到黃昏,剛剛熬干了燈油,卻又聽到一聲聲雨打梨花的聲音,凄楚又生,注定又將徹夜難眠。 最后一句"雨打梨花深閉門"讓人讀了胸中總有一種"幽咽泉流冰下難"之感,滯澀而冰冷。自然界的風雨打落的是梨花,歲月的風雨凋落的是朱顏。梨花沐身風雨,幽居于深院;紅顏輾轉于日夜,幽居于春光。這種無奈,人與花是如此的相同。 3、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這兩句出自自北宋晏殊的《浣溪紗》: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一杯美酒,一曲清詞,一樣的春日融融,一樣的亭榭歌臺,春花依舊,春光卻又非舊。正如天邊的夕陽,時光總是流逝,花開總會花落。只有那春歸的燕子,好似是舊日相識。面對這年年相似卻又不是的春景,總免不了心中的傷感,獨自在落花鋪滿的小徑中徘徊。 作為"太平宰相",晏殊的傷春中都隱含著富貴之氣。沒有有情人的黯然離別,沒有仕途失意的悲酸苦楚,有的只是時光流逝,生命有限的宇宙思索。這種思索足以跨越千秋萬載,困撓每一個智慧的靈魂。 4、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 這兩句出自南宋詞人晏幾道的《臨江仙》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人生如夢,借酒消愁,只是"夢后""酒醒"更覺神傷。年年春恨,今年依舊,望滿目落花在微雨中凋殘,燕子雙雙飛,更使人顯得孤單。人生最驚艷的記憶總是莫過于初見,小蘋與我一見傾心,恰如她身上穿的兩重心字羅字。還記得當時皓月當空,彩云飄飛。 作為晏殊之子,注定晏小山會歷盡繁華,但歷盡了繁華的人更顯得孤獨,孤獨的人更需要在愛情中獲得安慰,因為這世間的情,只有愛情是真正的心靈的碰撞。而歌伎小蘋曾經給過他的那一段純美時光,雖短暫卻值得一生懷念。 去年花已開,今年偕誰同?花開又花落,獨留惜花人。人生固然短暫,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滄海一粟,曇花一現,惟其如此,面對春逝花落,內心總是能夠掀起如海的波瀾,勾起記憶深處的哀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這種屬于生命的傷感也與季節的輪回一樣,亙古不變。 ?
梅落雪:心靈如梅似雪,偏愛美食霓裳。性情疏散,甚好風雅。拈落花為筆,煮世味成茶,研風雨為墨,書寂寞繁華。個人微信公眾平臺:梅落雪(luoxuewenzi)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