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是戰國時期比較強盛的諸侯國,屬它與秦國相持的時間最長,但是它也有衰弱的時候,一度被燕國攻擊,幾乎被滅國。這時候,是田單的出現,帶領齊軍抵御外侮,挽救了齊國,使齊國重新強大起來。
齊湣王時期,燕國入侵齊國,勢不可當,很快兵臨國都臨淄城下,齊湣王無計可施,逃往了莒城。國君都逃跑了,人們也都跟著紛紛出逃,田單也逃到安平。
田單在安平呆了一段時間,經過觀察,覺得安平也守不住,燕軍很快就會攻占這里,于是,他提前吩咐家人:將馬車車軸突出的部分全部鋸掉,車輪用鐵箍加固,做好再次出逃的準備。
果不其然,燕軍很快攻到安平,人們只好再次逃跑,逃亡的路上,人們你爭我擠,馬車相互碰撞,很多都被撞散了架,只有田單一家,由于事先做了充分準備,馬車始終完好無損,順利逃到了即墨。
燕軍猛攻莒城,齊湣王昏庸無能,大臣們經過商議,殺死了齊湣王,擁立齊襄王即位,然后帶領人們堅守城池,燕軍圍城數年,都未能攻下莒城,調轉方向,朝即墨猛撲過來。
即墨守軍與燕軍甫一交鋒,就敗下陣來,守軍的將領也戰死了。人們想起了田單,覺得他能帶領族人從安平順利逃到即墨,聰明能干,一致推舉他為即墨守軍將軍。
田單派出間諜,到處宣揚燕軍統帥樂毅懷有貳心,攻打莒城和即墨這么長時間都攻不下,他一定是等待機會。待時機成熟,他就會擁兵自重,自立為齊王。此時燕國的燕昭王病逝,新即位的燕惠王不太信任樂毅,聽到謠言,燕惠王不禁有些懷疑,他召回樂毅,派出將軍騎劫,接替樂毅之職。
燕軍見樂毅將軍征戰這么多年,戰功赫赫、勞苦功高,卻落得個被猜忌的下場,都大失所望,心中不滿,燕軍的士氣頓時低落下來。
田單帶領軍民,守住了即墨城,光守住城不行,他還要反擊燕軍,將燕軍趕出齊國。
要戰勝燕軍,首先要鼓舞齊軍的士氣,被燕軍圍困這么久,齊軍人人士氣低迷。田單命人準備大量祭品,在野外大肆祭奠先祖,祭奠完畢后,將祭肉、糕點、果品撒落在野外,這些食物引來大量飛鳥啄食。
戰亂持續這么久,飛鳥早已幾乎絕跡,突然出現這么多鳥,大家都很驚奇。田單叫人大肆宣傳,稱這些飛鳥是上天派來的神鳥,它們會帶來上天的旨意。他又秘密安排一名士兵,叫他在公開場合對自己說:“我能做你的老師,指導你怎樣抗敵嗎?”別人都很奇怪,田單卻立即恭恭敬敬地將士兵扶坐在椅子上,然后對士兵說:“原來您就是上天的使者,謹遵上天旨意。”士兵們見上天眷顧齊國,士氣大振。
從此以后,每一道軍令都經由這名士兵口中發出,聲稱是上天的旨意。既然上天眷顧即墨城,那么燕軍哪里還能攻破即墨?齊軍終于有了戰勝燕軍的信心。
田單派出間諜混入燕軍,宣揚齊人最重視祖先的墓地,認為祖墓代表著后人的運勢,如果祖墓被毀,齊人一定會悲觀失望、失去斗志。燕軍將軍騎劫信以為真,命令士兵將城外齊人的祖墳盡皆掘毀。殊不知,齊人最重孝道,對祖先的墓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看到自己祖墓被毀,齊人都悲憤不已,誓與燕軍決一死戰。
為了迷惑燕軍,田單搜集城內大量金銀珠寶,交給幾個富戶,讓他們拿著金銀珠寶出城,向燕軍投降,聲稱城內人民已經絕望,只求燕軍破城后能善待他們父母妻兒,不被燕軍屠戮侮辱。燕軍收下財物,都洋洋得意,認為破城只在近日,齊軍已不堪一擊,營地防御都松懈下來。
田單又撤下守城將士,換上老弱婦孺,燕軍見狀,覺得齊軍精壯士兵都已戰死,只剩老弱病殘了,更加輕視齊軍。
見一切準備工作都已就緒,田單開始行動,他集合了城內數千頭牛,用紅布纏裹在牛身上,紅布上面畫滿蛟龍,在牛尾和牛屁股上涂上大量油脂,又集合五千名精兵,整裝待命。
當天晚上,全城軍民一齊動手,將城墻鑿破,挖出幾個大洞。將士們趕出數千頭牛,點燃牛身上的油脂,驅趕它們沖向燕軍營帳,五千精兵緊隨其后,發起沖鋒。
被田單的精心謀劃迷惑,燕軍覺得破城指日可待,都放松了警惕,在營中呼呼大睡。忽然,火光沖天而起,數千頭火牛嘶叫著向他們沖來,牛身上的火引燃了營帳,大營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燕軍大亂,爭相逃跑,自相踐踏。五千齊軍精兵緊隨火牛后面,殺向燕軍,燕軍沒有防備,潰不成軍,死傷無數。
這場混戰一直殺到天明,齊軍大勝,不但解了即墨之圍,燕軍潰敗而逃,齊軍還開始追擊燕軍。
火牛陣大破燕軍成了燕齊之戰的轉折點,從此以后,齊軍開始反擊,田單率領部隊,四處追殲燕軍,沿途城池中的齊軍紛紛追隨田單,田單的力量迅速壯大,很快收復了被燕軍占領的很多城池。
最后,田單率軍收復莒城,拜見齊襄王,護送齊襄王還都臨淄。齊襄王為了表彰田單,賜其爵位安平君。
參考資料:
司馬遷 著,張新煜 改編,《史記(拓展閱讀本)》,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