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授課的主題中,最常講的主題都圍繞領導力,這應該跟我過去的工作經驗有關。經常會有管理者與我反映,下屬對工作投入不夠,熱情不高。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01
如何讓員工對工作更加的投入?
每次在課前盤點學員管理工作上的挑戰, 很常提到的就是如何激勵員工? 如何讓員工對工作更加的投入?
相信有許多的管理者, 也有同樣的困擾, 或許心里默默認為: 應該是金錢吧?
誰說不是呢~
魯迅先生講:人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
無論什么樣的理想都建立在一定的物質保障基礎之上,拋開物質談理想,一切都是空談。
所以薪酬是保健因子,它能讓員工安份工作。但是我們今天談的是:員工愿不愿意主動投入工作。
因此我們來好好談談員工敬業度(Employee Engagement)。在渣打銀行, 我們稱為員工凝聚力(我個人覺得這個翻譯更貼切一些)。
02
何謂員工敬業度?
○ 員工敬業度:員工樂意且有能力為公司的成功做貢獻...員工愿意無條件投入他們的工作,包括投入額外的時間、腦力和精力。
接下來我分幾個部分來跟大家一起探討員工敬業度(Employee Engagement), 希望能夠觸動目前在管理崗位的經理人一些思路。
曾任達美樂比薩公司董事長CEO戴維布蘭登 David Brandon ,在他剛上任經理職務候,他的父親給了他一個建議:“我認為你應該了解人們希望你怎樣對待他們,然后滿足他們的愿望,這樣當領導你就會非常成功。”
大衛布蘭登說:“這是我得到最好的建議。”
父親建議原文如下:“I think what you should do is find out how people want to be treated and treat them that way. And if you do that as a leader I think you'll be very successful.”
這話怎么說呢?
我怎么可能滿足員工的愿望呢?
經理人是應該滿足員工的愿望嗎?
萬一員工是個“不滿族”呢?
如果員工要的,我滿足不了呢?
我怎可讓員工予取予求?
我們可以一起先反思一下:
從學校畢業到進入社會職場,再到你成為管理者, 回想一下這些過程,有沒有讓你對工作感到無比熱情和投入的時刻?
如果有,你會如何形容當時的感受?你認為當時是什么因素讓你愿意這么做?(建議先別往下看,先反思我上面的提問,將答案寫下來, 我們再來討論。)
相信各位一定有很多這樣的時刻,我也舉個例子:
我之前在必勝客擔任大區經理,有一天我的總經理Stephen跟我說:“William, 公司現正在快速成長,我們需要一位專門負責營運訓練的負責人,這個角色很重要,首先他本身必須工作上績效卓越,因為只有績效卓越的人,才可以培育更多績效卓越的人。”
我當時認為Stephen是在跟我交流他的想法,詢問我的意見, 因為我大區經理做得好好的,業績也數一數二,不太可能調動我的職務。
我點著頭同意他的說法,接著他就跟我說:“所以我決定升你為公司的營運訓練負責人。”
當時真有點受寵若驚,當然我也欣然接受了這個新的任務, 畢竟那是另外一個領域可以學習與挑戰。
接任新工作后,剛好美國總部有個新任務,就是要把我們的三大套營運標準手冊更新。大家知道,在連鎖餐飲業,我們都把營運標準手冊稱為“圣經Bible”,可見其重要性。
三大套的營運標準操作手冊需要翻譯,校正及本地化,需在緊張的期限內完成,并如期送到各餐廳。
當時是1992年, 辦公環境沒有電子化, 也沒有啥科技(沒有電子郵件, 需要用紙本公文傳送)。
我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我把翻譯好的紙本資料,逐字逐句用熒光筆或紅筆校正,同時內容本地化 (包括政府法規, 本地產品制作流程與方式), 不斷校正一些專用用語,然后再快遞到印刷公司排版打字,用快遞的方式來來回回矯正錯別字…。
當時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因為我們不是用電腦去完成,而是打印成紙本, 通過快遞等方式工作。
我很投入在此新任務里,平時加班加點,周末也跑到公司加班,終于在要求期限內,將新的三大套營運標準操作手冊分發到各個餐廳。
03
是什么因素讓我愿意如此投入在工作中?
總結我愿意加班加點、犧牲周末假日的時間、不計較加班費用與犧牲自己的時間,我當時的想法是:因為史蒂文對我這么信任,我絕對不能辜負他對我的期望。同時,這是一個新的領域,我不但可以學習, 是一種挑戰, 同時也是可以展現自己的時機, 同時這個任務對公司很有貢獻。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對工作感到無比熱情跟投入的時刻,我希望各位管理者從員工角度思考:
是否真的了解員工為什么愿意全力的投入在工作當中? 甚至是無條件的投入在工作當中? 還是你是用自己的角度去判斷員工的激勵因素?
美國蓋洛普機構根據員工敬業度高的領導人,研究了他們的管理模式。為什么他們團隊的敬業度會比較高呢?
04
打造高敬業度團隊四大因素
○ 注○ 了○ 心○ 意
○關注:員工都希望工作能當中能夠被關注,也期望在工作當中有最好的表現
○ 了解:員工希望被了解,同時工作當中能夠發揮他擅長的事情
○ 關心:員工希望被關心
○ 意義:員工希望他的工作是有意義的,同時他也希望自己能夠對團隊有貢獻
基于這四大激勵因素,作為團隊的管理者或領導者,想要讓你的團隊成員自發性地、充滿熱情地投入在工作當中,你會如何建立你的管理模式呢?
下次我們接著聊聊:關注員工。
? 還有什么值得看:
三個臭皮匠,未必頂個諸葛亮
費時費力又無果的會議,一鍵帶你逃離!(內含工具)
恭喜你,輔導下屬的4大誤區,你全部踩雷
這屆新生代太難帶?!3個視角助你走心激勵
活動進行時
好的管理能夠促進組織業績目標的達成
而低效的管理導致財務失敗
目標遙遙無期
目前來看
大多數研究都說明管理能力
比行業、環境、競爭和經濟因素的作用的總和
還要重要
掃碼獲取更多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