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啊,朋友說我,只要有一點兒小小的改變都能讓我開心很長時間。我自己用四個字總結(jié)了一下,總的來說就是,容易滿足。
容易滿足,這還不錯。因為,如果取得了一點進步或是成績,我就很開心很開心了。或是,別人對我一點肯定,我就很有信心和動力了。又或是別人對我做的一點事情,我就覺得相當(dāng)感動了。
可是,我又求改變。可能跟清朝末期的洋務(wù)派有點類似,想要改變,但是不能完全突破自己原有的思想禁錮。既做不到像革命派那么大幅度改變,又不想局限于如守舊派一般的保持原狀。所以,不改,自己說服不了自己;改多了,又覺得自己無法很好地接受。
最后妥協(xié)的結(jié)果就是,要做小小的改變。
比如說,我覺得想給自己一些改變,從內(nèi)在,從外在。內(nèi)在,我選擇了看課外書和學(xué)習(xí)一些課程來充實自己的內(nèi)心。外在,我選擇買服飾、換發(fā)型,來讓自己變得跟從前的自己不太一樣。
簡而言之,就是,穩(wěn)中求變,變中求穩(wěn)。
雖然有些時候,我也想要一些更大的改變,可是都沒那么有勇氣去做。因為膽小,因為怕失去。所以,我的生活狀態(tài),就是這樣循序漸進。同樣地,我的工作也是如此。
這樣子的弊端就是,改變太慢,進步太慢。我不能像別人那樣,突飛猛進,一下子就取得很大的成就,我擅長的是點滴改變,很多時候會用水滴石穿這樣的詞來鼓勵和安慰自己。
各有各的好。現(xiàn)在的我,還是想要改變得更多一點。
比如說,南方這種陰雨綿綿的濕冷天氣已經(jīng)持續(xù)將近一個月了,接下來還要是連續(xù)很多天這樣的天氣。人人都極其渴望見到親切的太陽公公。我也快發(fā)霉了,這樣陰郁的天氣,很能影響人的情緒。仿佛生活沒有了積極的能量來源。
不想這樣等待著發(fā)霉,所以更想改變點什么。
昨天好不容易休息一天,我去逛了街。也沒太多心情買些什么。進衣服店,看到了合適的款式,可是一摸衣服,質(zhì)量實在不敢恭維,價格還那么高,實在想不通賣家哪那么有自信。所以這樣一路看下來,著實沒有最初那么想買東西的欲望了。
從服飾改變自己的想法就這么泡湯了。還好,之前在網(wǎng)上買的一條裙子快要到了,也還是能得到一些安慰。只是更希望快遞早點到。雖然現(xiàn)在還穿不著,但是,至少,我擁有的東西不一樣了。這也算是一種改變吧。
每天做同樣的事,我也想要改變的,這可能是遇到了審美疲勞吧。不知道審美疲勞的定義是不是有這么廣泛。但我知道,人人都是希望生活中每天會發(fā)生一些不一樣的事情的,當(dāng)然更希望是有趣的或是開心的事情,也就是人們俗稱的“驚喜”吧。
現(xiàn)在我想要儀式感,就是做一件事情能有一些儀式。就像談戀愛一樣,我希望能有戀愛的甜蜜和思念,能手牽手一起去做些事情,能有一些東西可以留作紀念,也要有一些突破和改變,不然像是談了一個假戀愛。
同樣,工作上也是,我想要一些突破和改變,不希望我的工作一直都是一成不變的,當(dāng)然也需要一定的儀式感來證明我的改變。
所以,生活和工作上,我都希望能有更多好的改變。
就像曾經(jīng)讀到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繭。”我很贊同。
但求自己能突破自己的繭,破繭成蝶的過程很難,但還是要嘗試去破,否則連成蝶的機會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