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他說:“愛玲先生賜鑒,貿然拜訪,未蒙允見,亦有傻氣的高興,留滬數日,盼能一敘。”
他說:“你臉上有神的光。”
他說:“我們永遠在一起,好不好?”
他說:“你在我心中超過了任何一個人,我認為沒人比得上你。”
他笑了,在紙上一筆一劃地寫道: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認識胡蘭成,可能是張愛玲一生中的劫數,回憶起與胡蘭成相處的那段時光,張愛玲覺得她一直是糊糊涂涂的,腦子里時常有過短暫的黑暗,不知身處何處。
她是民國期間的臨水照花,驚才絕艷,愛極了旗袍愛極了美,卻也清高至極。遇見胡蘭成,她好像她寫的一句話啊,“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那時,胡蘭成因得罪汪精衛而入獄,與張愛玲因文章結緣的上海女作家蘇青帶著她去周佛海面前為胡蘭成求情。仿佛是命中注定,胡蘭成和張愛玲認識了,彼時,一個39歲,一個24歲。但是,男已婚,女還未嫁。
一見傾心,胡蘭成和張愛玲不顧世俗眼光,迅速戀愛了。他們的事情轟動了整個上海界,當時各大報紙都紛紛刊登關于他們的花草事件。甚至,張愛玲的家人都不愿意待見張愛玲和胡蘭成的事,見面都是冷漠以對。
1944年8月,胡蘭成與其第二任妻子離婚,后在張愛玲的好友炎櫻的媒證下與張愛玲結婚。
2
如果這是一部言情小說,那么到了這里故事就應該戛然而止了,主人公們通過重重障礙然后結婚了就是happy ending了。
可是,生活不是言情小說,我們總要面對生活中的瑣屑和陰暗角落里的不堪。
一直聽聞,戀愛中的女生,智商會下降。我想我是不信的。可是,在張愛玲身上我卻看到了在愛情里,女生會如何盲目的樣子。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傾城愛戀,轟轟烈烈,可是擱置到了現在,用大眾眼光來看,張愛玲就是一個小三,而胡蘭成,說他是“渣男”也不為過了。身邊有嬌妻孩子,還沾花惹草,不是渣男是什么?也許,有人會認為,張愛玲和胡蘭成是真愛,真愛無敵,這也沒錯啊。
可是,在愛情里,張愛玲好像一只狗。
大概是女性天生會自帶對另外一半的敏感性質,張愛玲在與胡蘭成戀愛時就已經察覺到了他與蘇青之間的曖昧。而在與胡蘭成結婚后,胡蘭成又向張愛玲主動坦白了他跟一個護士小周之間的事,她說她不介意天下女人都喜歡胡蘭成,喜歡的人越多她就越高興。可是,當張愛玲的好友炎櫻對她說:“是分蛋糕嗎?那我也來一塊好了。”張愛玲卻無話可說了。
她也曾千里尋夫,亂世中歷盡千辛萬苦才找到胡蘭成,卻發現他身邊又有了一個女子范秀梅,他對外宣稱張愛玲是他的表妹。三人行,她夸范秀梅長得美,胡蘭成讓她為范秀梅作畫,可是畫著畫著,張愛玲卻停下了,因為太委屈。
張愛玲用胡蘭成給她的錢做了一件皮襖,樣式是她喜歡的但是顏色和款式都不與她相襯。稍微了解過張愛玲的人都知道,張愛玲可是為了一次普通的出門見面都要把所有的衣服攤在床上挑挑揀揀的人,對自己的打扮絕對不怠慢。
可是,她穿著這件不合適的皮襖,坐在火爐邊,想著胡蘭成,覺得自己像一只狗一樣,鼻尖涼涼的,摸一摸身上的皮毛,更像狗。簡直就是狗。
可她是那么清冷驕傲的女子啊,于是張愛玲寫了一封絕交信給胡蘭成:“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彼時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
可她,還是愛胡蘭成的,哪怕寫了絕交信,胡蘭成送范秀梅過來讓她照顧,她還是照做了。哪怕拮據,她也用自己的一個金鐲子讓范秀梅去看病,其實同為女人,她知道,范秀梅根本沒有病,而是要去打胎,是胡蘭成的種。
他和她的感情,就像是胡蘭成的侄女青蕓所說的“好像在天上。”
胡蘭成曾夸張愛玲是民國世界臨水照花人,美貌佳人紅燈坐,九天玄女,他和她是欲仙欲死。
最后,他卻評論張愛玲,說“從來不悲天憫人,不同情誰,慈悲布施她全無。……她非常自私,臨事心狠手辣”。
3
喜歡就像一陣風,而愛是細水長流。
檢驗感情的可不是言語。
在愛情里,甜言蜜語錦上添花,卻也足夠傷人。遇上了博愛的風流才子胡蘭成,如斯驕傲的張愛玲卻也為了愛情放低了身段,低到了塵埃里,為了他的話沉淪于所謂的愛情,可他,從未把她當成是世俗妻子。
可悲的是,有些話,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他只是說說而已,你就信了。
生活不是言情小說,不必活得像是在電視劇里,也不必那么多甜言蜜語,卻需要許多行動。真正的愛情,也不必放低身段,而應該是旗鼓相當。
愛到了最后,也許會變質,可是維持走下去的可能不是愛,而是責任。姑娘們,在愛情里,不要作賤自己,活出自我活得自尊活得驕傲比什么都重要。
而依舊驕傲的張愛玲,最后終是與胡蘭成訣別了。以卑微的姿態乞求愛情,就像狗,而活得像狗太累了,轉身,離開,才是最好的選擇。時間,是要留給對的人。
愿在愛情里,我們不必活得像狗,活出人樣,才是對一段感情的最好交代。卑微到極點的感情,不要也罷。就像舒婷詩里說的,如果愛他,不應是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也不要像那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