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家好,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自己最喜歡的小說《安德的游戲》三部曲。
? ? ? 作為一個科幻迷,我看過許多科幻小說,如《三體》、《沙丘》、《銀河帝國》,但《安德的游戲》三部曲是我看的次數最多的。
? ? ? 這是一部科幻小說,全書主要由《安德的游戲》、《死者代言人》、《安德的影子》三本書組成。本書作者是奧森·斯科特·卡德,曾經憑借這部作品中的前兩冊在兩年內連續兩次將“雨果獎”和“星云獎”兩大科幻獎盡收囊中。
? ? 《安德的游戲》是作者為了寫《死者代言人》所做的鋪墊,它和《安德的影子》的故事線相同,只不過兩本書分別是以從開始就知道自身使命的安德和早已知道真相的同伴豆子的視角來描述的,可以將后者視為前者的補充。這部小說借助表面上探討的人類與外星生物的關系而反思人類自身的行為。
? ? ? 作者首先建立了一個朦朧的外星種族——蟲族,這個在數量、科技和戰略上都碾壓人類的外星種族,給人類帶來了致命威脅。連續兩次偵查性接觸后,人類傷亡慘重,尤其第二次入侵,讓人類幾近滅亡,還好后來出現了一個傳奇人物馬澤·雷漢,在他的指揮下,地球才勉強幸存。這樣的故事背景始終貫穿全文,營造出緊迫的氛圍,并且讓人對蟲族產生了先入為主的印象:它們是不友好的。所以,陷入困境的國際艦隊想到的辦法是培養一位新的馬澤·雷漢式指揮官指揮艦隊主動消滅蟲族。既然要培養指揮官,那當然要從小開始,并且越快越好,于是他們在世界各地尋找天資聰穎的孩童,并裝上監視器,在達到他們所認為合格的條件下將他們送往空間站(戰斗學校)進行訓練。安德家是被重點關注的對象,他的哥哥和姐姐都是天才,但由于性格的因素而都被淘汰,安德是被特許生下來的第三個孩子。三兄妹的性格關系是安德成長的重要線索,也是小說探討人類自身行為的國際艦隊,特別是戰斗學校的校長相信他是人類的最后希望,于是在他六歲時就把他送到了戰斗學校。但戰斗學校對還是孩子的安德來說簡直就是地獄。為了激發安德的潛力,教官故意改變游戲規則,不斷把他逼到險境里,從而讓他可以抵擋一切現實和心靈的沖擊,完成常人連想都不敢想的偉大事業。安德扛住了壓力,通過一輪輪殘酷的模擬戰斗,短短的時間內就由新兵成長為領袖。在戰斗學校,安德遇見了一群可以并肩作戰的隊友,阿萊、沈、佩查、米克、豆子……但作為領袖的安德,始終與伙伴們有一條距離線,因為比起親密無間,尊敬顯然排在第一位。安德為此失落不已。因著從小被欺凌的經歷,安德比起常人而言,更看重每一份友誼,每一份真誠。進入指揮學院后的安德,繼續保持著優秀的戰績。在這里,他迎來了新的導師——曾經的傳奇,馬澤·雷漢。也是在新導師的帶領下,安德率領著自己的小分隊,在“游戲”中消滅蟲族,贏得了一場場勝利,直至最后的戰役。塵埃落定的那一刻,安德才知道,他打敗的,是真正的蟲族;他打贏的,是第三次入侵,能帶人類重回宇宙之巔的決勝之戰。根本沒有什么游戲,真相,遠比他想象的來得更早、更殘酷。溫和的安德,從來沒有想過通過自己的手,去滅絕掉一個種族。但人類,恰恰需要的就是這樣一個在殘酷游戲中,不失卻善良之心的最高指揮官。他不能像彼得一樣暴虐無情,也不能像華倫蒂一樣過于溫和而富于同情心;他必須要憐憫蟲族,才能像蟲族一樣去思考,才能明白它們并預測下一步的舉措;他必須要以為這是一場徹底的游戲,才能不畏懼去成為彼得。安德的冷酷與溫情,中和得恰當好處。當然,作為一個武器,安德本身的意愿與情感,不被考慮在內。他不得不成為了另一個彼得。故事的最后,安德發現了蟲族最后的女王,弄明白了蟲族與人類大戰的緣由,并開啟了自己漫長的,作為“死者代言人”的星際之旅。
? ? ? 在《死者代言人》中,打贏蟲族戰爭之后的安德已經是全世界人類的最高統帥,他享有的權力是無人能及的,經過多年的光速旅行之后,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千年,而安德也已經三十多歲。這時候,天才步入中年,多了隱忍與穩重。蟲族戰爭是人類世界的重大事件,安德由此蜚聲四海,成為一代大魔王。再加上安塞波網絡中誕生的“人工智能”——簡的輔助,安德已經是三千年后的超人,人格魅力達到頂峰,與當年的小屁孩已不可同日而語。而三千年后的人類,足跡已經踏入宇宙,除了蟲族、人工智能簡之外,還有另一個外星異族——豬仔 (Pigges) 也站上了舞臺。豬仔是一個新種族,他們的語言是怎樣的,社會結構是怎樣的,人類與豬仔的相互影響是怎樣的,作者很機智地選擇了外星人類學家的視角,一點一滴的探索都是令人驚喜的發現。在故事一開始就在豬仔的星球上安排了一場謀殺,死者是研究豬仔的外星人類學家皮波。這場沖突直接把人類與外星文明直接對立起來,把死者代言人安德推入這場混亂之中。由于時間旅行的特性,作者有足夠的時間來安排安德旅行期間豬仔星球上故事的變化,盡管人類社會最終判定豬仔這個落后文明不是蓄意謀殺皮波,但是人類與豬仔之間畢竟留下了裂縫。在安德趕往這個地方期間,事態有了很不一樣的變化。這些變化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給安德留下了許多難解的問題。安德到了這個地方之后一點一點地用偵探之眼解開故事的迷云。這點上,較之前作只是蒙著頭往前沖殺,安德要成熟了許多。在《死者代言人》一作中,行事特立的安德更容易吸引讀者的喜愛,古板腐化的教會與政府更容易令讀者產生對立心態,二者的沖突就是讀者內心的沖突,人類與豬仔的復雜情感就是讀者內心的復雜情感,達到這樣的閱讀體驗很不容易,但能夠做到的通常都是好作品。
? ? ? 這部小說,主要是前兩本,作者都循序漸進地探討了人與外星種族如何共同生存的關系。從剛開始面臨蟲族因為恐懼而導致蟲族滅亡,又通過蟲族女王給安德的夢知道了蟲族本是善意而后悔,到認識豬仔而小心翼翼地接觸,生怕它們的發展收到人類社會的影響,可以說完全是兩個極端,都沒能讓外星生物和人類實現共同生存,直到安德的到來,豬仔、蟲族、人類才開始有了共同的交集,通過三個種族的協商,最后,蟲族女王選擇在這個星球復活,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種滿糧食,也不再把豬仔圈起來與人類隔絕,三個種族終于能生存在同一個星球。這個小說表面上寫的是不同的外星種族和平共處的問題,但其實也是在映射現實社會中不同的人類種族如何和平共處。
? ? 小說之所以能令人沉浸其中是因為他基于我們的現實社會,卻充滿幻想的體驗,我們可以代入到角色當中,去感受我們平時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隨著安德做星際穿越,以安德視角去看待外星文明,站在安德身邊與僵化的政府怒目橫對,我們的內心充滿了各種渴望,各種夢想?,F實是局限的,現實是孤獨而平凡的。我們有一顆不甘于平凡的心,卻身處于這個平凡的世界。所以我們閱讀,我們在閱讀中體驗到燦爛的幻想與精彩??苹眯≌f是基于科學的幻想,也是我們基于現實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