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看了這個國產的良心劇,覺得好玩。
張一山把這個痞氣演繹十足,一開篇就是很好玩的四十天生存體驗。為了劇情的需要,黑吃黑,各種耍賴皮,打架,欺騙啥的,只是看看就行了,不做多余評論。
記得曾經學校有次社會實踐,是關于五十塊錢十五天生存體驗,叫金鷹社會實踐隊,都是很精英的一群大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特長之處。分成小分隊,有些組開始販賣小東西,有些組去洗碗,有些組做小工,有些組去拉贊助,最后是把所有錢匯聚起來,拉了些贊助,給留守兒童們辦個個小型晚會。那時候,頗為羨慕那些人,那些個團隊,依靠自己的努力,那么能干。
我在想,如果是我,一個人在陌生城市,什么都沒有,我靠什么維系生存。幾年前沒畢業時,可能會很慌,也舉足無措。但是以現在的自己來說,哪怕切斷所有的社會資源與經濟資源,因為有手藝,似乎到哪都不愁沒飯吃。
設想一下,如果我去陌生城市,誰也不認識,也不能求助一切認識的社會資源,身無分文。我首先會找一個安全的住處,先去找連鎖藥店或者醫院,藥店的門檻低,哪怕沒有證書,根據既往的工作經歷,我很快能找到一家對口的臨時工作,最好能安排住女員工集體宿舍,這樣安全。接下來,會去觀察藥店或者醫院的短板,并會去找相應的解決辦法,并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看看如何提高就業崗位的薪酬水平。有了資金的原始累積下,開始做醫療器械的周邊小產業。如此,不管去哪個城市,去多久,根本無安身立命之危。
想想,其實每天工作的內容,就是自己經驗的最好累積,有時候跟朋友們聊天,對于自己職業的規劃,也是走技術路線,不想走行政方向,走技術,不管什么時候,都不愁沒飯吃。
再深一步想,在那個假設下,我是為了吃口飯,才會拼盡全力去賺錢,那么在這個有原始積累的當下,我是不是有其他更佳的方式,去妥善安排我的工作生活呢?
好好再挖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