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盡可能和環境建立多維度的連接。如果在環境中只占據一個生態位,那么隨著環境的演化你這個生態位一旦消失你就會面臨生存難題,比如熊貓。
對應到商業世界中,企業要想長期存活下去,就不能只依賴一條業務線。即使你是行業龍頭,也要考慮市場的變化。為什么那些傳統的燃油車企都在艱難地轉型,因為市場環境變了,不轉型就意味著消亡。
對應到個人,現在已經不是一招鮮吃遍天的年代,π型人才更具有市場競爭力。隨著機器智能時代到來,那些能夠與人、與環境建立更緊密連接的人將具有更大生存空間。
2.?
克制做大做強的沖動,給環境留點余地。大肆掠奪環境,必將遭受到環境的毒打。致力于搞壟斷的企業,也必將受到懲罰,這是天道。警惕月盈則虧的教訓,看看那些互聯網巨頭就知道。
3.?
與其拼命掠奪環境不如參與共建生態。掠奪環境資源是屬于零和博弈,而共建生態是做大蛋糕。后者雖難,卻是正道,可以讓你活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