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在圖書館背單詞到昏迷的時候,突然間說到一天微信消息:微信平臺邀請您使用原創服務。我一下子恨不得原地跳起來,但還好我的理智控制住了自己,沒讓我成為無數圖書館奇葩中的一員。
從去年十月二十到現在五個多月的時間,寫了很多幼稚的短文,寫了很多自己的心情。文章的質量怎么樣我也不敢保證,但是明顯感覺自己在進步。
其實很早之前,可能是兩年以前,我就已經有這個想法了,而且我確確實實在這之前還申請過一個公眾號。可是我只是申請了而已,什么都沒有做,沒過多久,這兩串曾經讓我無比期待的數字已經成功地被別的東西打敗、驅逐。
我連賬號和密碼都忘記了。
后來為什么又和酒酒開始做公號,我已經忘記了。我請好朋友關注、轉發。漸漸地有人告訴我:“我的朋友也有關注哦,她們不知道這個是你的公號,只是覺得寫的不錯。”也被幾個公眾號索要文章授權。
那個曾經寫一篇周記為自己能寫出一句“時間就像清澈見底的水,只有當你看到被磨平的鵝卵石時,你才意識到,它們真的慢慢在逝去了”就激動合不攏嘴的我,開始有了別人一點點地認同。
我們決定好好運營這個公眾號的時候,兩個人什么都不懂。我只負責寫文章,沒有太多技巧性。而酒酒要負責排版,要從怎樣插入圖片、音樂、怎樣分段開始學起。我還記得我們的第一篇文章,排版真的挺丑的,簡單的一篇文章兩張配圖。
圖片上還有可怕的水印。
我曾經清理了很多關注的公眾號,因為不怎么看。后來又因為要學習他們的排版,一個一個加了回來,應該有將近20個。每次發完一篇文章就去和別人的對照看看:每一段中間可以空一行,每小節之間可以放個圖片……就這么一點點的在前進。
我是一個很悲觀的人。在開始做一件事情前,我就在想,如果失敗了怎么辦。比如如果我上臺演講了最后卻卡在臺上怎么辦,如果我在路上和別人打招呼了他卻沒有理我怎么辦,比如考研失敗了怎么辦。
公眾號是我第一次沒有去想“如果失敗了怎么辦”,當然現在也并不算“成功”。但這畢竟是對我們小小的鼓勵,給了我們繼續的理由。
2.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想告訴你:想做就去做吧。
前兩天刷知乎,一個一看就是熱愛生活的姑娘曬出了一些自學的畫。從我,或者說從很多門外漢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畫絕不是一個自學的人能達到的水平,她肯定有什么秘訣。我翻了翻評論,果真有人在“討經”。
“求告知你是怎么自學的。”
我也很好奇,往下翻看姑娘的回復,希望能對自己有點幫助,可是看到之后不由得笑出了聲。
姑娘回復:“就拿個本子開始畫”。
很簡單又很在理的回復。
如果你想學畫畫,就拿個本子開始畫;如果你想學樂器,就先買一個練練手;如果你想日語,就買本書回來開始看;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公眾號,就先申請一個開始做。別再翻看豆瓣、知乎、微博等等等等經驗貼了,先去做吧。
開始做你才會發現自己哪里欠缺哪里不懂,然后再對癥下藥。別猶豫再三,舉步維艱,你還年輕著呢,還有很多可能性。況且現在不犯錯,什么時候犯錯呢?
看《病榻雜記》,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老了,我會怎樣回憶我的二十多歲?我想我不希望涌到腦袋里只是一個中規中矩,永遠活在“情理之中”的人,我希望我回憶起來的,是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會去嘗試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