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開合 情哥哥偏尋根究底

話說眾人見平兒來了,都說:“ 你們奶奶作什么呢,怎么不來了?”?

平兒笑道:“ 他那里得空兒來。因為說沒有好生吃得,又不得來,所以叫我來問還有沒有,叫我要幾個拿了家去吃罷。”?

湘云道:“有,多著呢。” 忙令人拿了十個極大的。平兒道:“ 多拿幾個團臍的。”?

眾人又拉平兒坐,平兒不肯。李紈拉著他笑道:“ 偏要你坐。” 拉著他身邊坐下,端了一杯酒送到他嘴邊。平兒忙喝了一口就要走。

李紈道:“ 偏不許你去。顯見得只有鳳丫頭,就不聽我的話了。” 說著又命嬤嬤們:“ 先送了盒子去,就說我留下平兒了。”?

那婆子一時拿了盒子回來說:“ 二奶奶說,叫奶奶和姑娘們別笑話要嘴吃。這個盒子里是方才舅太太那里送來的菱粉糕和雞油卷兒,給奶奶姑娘們吃的。” 又向平兒道:“ 說使你來你就貪住頑不去了。勸你少喝一杯兒罷。”?

平兒笑道:“ 多喝了又把我怎么樣?” 一面說,一面只管喝,又吃螃蟹。

李紈攬著他笑道:“ 可惜這么個好體面模樣兒,命卻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喚。不知道的人,誰不拿你當作奶奶太太看。”

平兒一面和寶釵湘云等吃喝,一面回頭笑道:“ 奶奶,別只摸的我怪癢的。” 李氏道:“噯喲!這硬的是什么?” 平兒道:“ 鑰匙。”

李氏道:“ 什么鑰匙?要緊梯己東西怕人偷了去,卻帶在身上。我成日家和人說笑,有個唐僧取經,就有個白馬來馱他,劉智遠打天下,就有個瓜精來送盔甲,有個鳳丫頭,就有個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總鑰匙,還要這鑰匙作什么。”

平兒笑道:“ 奶奶吃了酒,又拿了我來打趣著取笑兒了。”

寶釵笑道:“ 這倒是真話。我們沒事評論起人來,你們這幾個都是百個里頭挑不出一個來,妙在各人有各人的好處。”

李紈道:“ 大小都有個天理。比如老太太屋里,要沒那個鴛鴦如何使得。從太太起,那一個敢駁老太太的回,現在他敢駁回。偏老太太只聽他一個人的話。老太太那些穿戴的,別人不記得,他都記得,要不是他經管著,不知叫人誆騙了多少去呢。那孩子心也公道,雖然這樣,倒常替人說好話兒,還倒不依勢欺人的。”

惜春笑道:“ 老太太昨兒還說呢,他比我們還強呢。” 平兒道:“ 那原是個好的,我們那里比的上他。” 寶玉道:“ 太太屋里的彩霞,是個老實人。”?

探春道:“ 可不是,外頭老實,心里有數兒。太太是那么佛爺似的,事情上不留心,他都知道。凡百一應事都是他提著太太行。連老爺在家出外去的一應大小事,他都知道。太太忘了,他背地里告訴太太。”

李紈道:“ 那也罷了。”?

指著寶玉道:“ 這一個小爺屋里要不是襲人,你們度量到個什么田地!鳳丫頭就是楚霸王,也得這兩只膀子好舉千斤鼎。他不是這丫頭,就得這么周到了!”

平兒笑道:“ 先時陪了四個丫頭,死的死,去的去,只剩下我一個孤鬼了。”?

李紈道:“ 你倒是有造化的。鳳丫頭也是有造化的。想當初你珠大爺在日,何曾也沒兩個人。你們看我還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見他兩個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爺一沒了,趁年輕我都打發了。若有一個守得住,我倒有個膀臂。”

說著滴下淚來。眾人都道:“ 又何必傷心,不如散了倒好。” 說著便都洗了手,大家約往賈母王夫人處問安。

眾婆子丫頭打掃亭子,收拾杯盤。襲人和平兒同往前去,讓平兒到房里坐坐,再喝一杯茶。

平兒說:“ 不喝茶了,再來罷。” 說著便要出去。

襲人又叫住問道:“ 這個月的月錢,連老太太和太太還沒放呢,是為什么?”?

平兒見問,忙轉身至襲人跟前,見方近無人,才悄悄說道:“ 你快別問,橫豎再遲幾天就放了。”?

襲人笑道:“ 這是為什么,唬得你這樣?”?

平兒悄悄告訴他道:“ 這個月的月錢,我們奶奶早已支了,放給人使呢。等別處的利錢收了來,湊齊了才放呢。因為是你,我才告訴你,你可不許告訴一個人去。”?

襲人道:“ 難道他還短錢使,還沒個足厭?何苦還操這心。”?

平兒笑道:“ 何曾不是呢。這幾年拿著這一項銀子,翻出有幾百來了。他的公費月例又使不著,十兩八兩零碎攢了放出去,只他這梯己利錢,一年不到,上千的銀子呢。”?

襲人笑道:“ 拿著我們的錢,你們主子奴才賺利錢,哄的我們呆呆的等著。”?

平兒道:“ 你又說沒良心的話。你難道還少錢使?”?

襲人道:“ 我雖不少,只是我也沒地方使去,就只預備我們那一個。”?

平兒道:“ 你倘若有要緊的事用錢使時,我那里還有幾兩銀子,你先拿來使,明兒我扣下你的就是了。”?

襲人道:“ 此時也用不著,怕一時要用起來不夠了,我打發人去取就是了。”

平兒答應著,一徑出了園門,來至家內,只見鳳姐兒不在房里。忽見上回來打抽豐的那劉姥姥和板兒又來了,坐在那邊屋里,還有張材家的周瑞家的陪著,又有兩三個丫頭在地下倒口袋里的棗子倭瓜并些野菜。

眾人見他進來,都忙站起來了。劉姥姥因上次來過,知道平兒的身分,忙跳下地來問 “ 姑娘好 ” ,又說:“ 家里都問好。早要來請姑奶奶的安看姑娘來的,因為莊家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菜蔬也豐盛。這是頭一起摘下來的,并沒敢賣呢,留的尖兒孝敬姑奶奶姑娘們嘗嘗。姑娘們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膩了,這個吃個野意兒,也算是我們的窮心。”

平兒忙道:“ 多謝費心。” 又讓坐,自己也坐了。又讓 “ 張嬸子周大娘坐 ” ,又令小丫頭子倒茶去。

周瑞張材兩家的因笑道:“ 姑娘今兒臉上有些春色,眼圈兒都紅了。”

平兒笑道:“ 可不是。我原是不吃的,大奶奶和姑娘們只是拉著死灌,不得已喝了兩盅,臉就紅了。”

張材家的笑道:“ 我倒想著要吃呢,又沒人讓我。明兒再有人請姑娘,可帶了我去罷。” 說著大家都笑了。

周瑞家的道:“ 早起我就看見那螃蟹了,一斤只好秤兩個三個。這么三大簍,想是有七八十斤呢。”

周瑞家的道:“ 若是上上下下只怕還不夠。”

平兒道:“ 那里夠,不過都是有名兒的吃兩個子。那些散眾的,也有摸得著的,也有摸不著的。”

劉姥姥道:“ 這樣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阿彌陀佛!這一頓的錢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

平兒因問:“ 想是見過奶奶了?”?

劉姥姥道:“ 見過了,叫我們等著呢。” 說著又往窗外看天氣,說道:“ 天好早晚了,我們也去罷,別出不去城才是饑荒呢。”

周瑞家的道:“ 這話倒是,我替你瞧瞧去。” 說著一徑去了,半日方來,笑道:“ 可是你老的福來了,竟投了這兩個人的緣了。”

平兒等問怎么樣,周瑞家的笑道:“ 二奶奶在老太太的跟前呢。我原是悄悄的告訴二奶奶,‘ 劉姥姥要家去呢,怕晚了趕不出城去。’ 二奶奶說:‘ 大遠的,難為他扛了那些沉東西來,晚了就住一夜明兒再去。’ 這可不是投上二奶奶的緣了。這也罷了,偏生老太太又聽見了,問劉姥姥是誰。二奶奶便回明白了。老太太說:‘ 我正想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兒,請了來我見一見。’ 這可不是想不到天上緣分了。”說著,催劉姥姥下來前去。

劉姥姥道:“ 我這生像兒怎好見的。好嫂子,你就說我去了罷。”?

平兒忙道:“ 你快去罷,不相干的。我們老太太最是惜老憐貧的,比不得那個狂三詐四的那些人。想是你怯上,我和周大娘送你去。” 說著,同周瑞家的引了劉姥姥往賈母這邊來。

二門口該班的小廝們見了平兒出來,都站起來了,又有兩個跑上來,趕著平兒叫 “ 姑娘 ” 。

平兒問:“ 又說什么?”

那小廝笑道:“ 這會子也好早晚了,我媽病了,等著我去請大夫。好姑娘,我討半日假可使的?”

平兒道:“ 你們倒好,都商議定了,一天一個告假,又不回奶奶,只和我胡纏。前兒住兒去了,二爺偏生叫他,叫不著,我應起來了,還說我作了情。你今兒又來了。”

周瑞家的道:“ 當真的他媽病了,姑娘也替他應著,放了他罷。”

平兒道:“ 明兒一早來。聽著,我還要使你呢,再睡的日頭曬著屁股再來!你這一去,帶個信兒給旺兒,就說奶奶的話,問著他那剩的利錢。明兒若不交了來,奶奶也不要了,就越性送他使罷。” 那小廝歡天喜地答應去了。

平兒等來至賈母房中,彼時大觀園中姊妹們都在賈母前承奉。

劉姥姥進去,只見滿屋里珠圍翠繞,花枝招展,并不知都系何人。只見一張榻上歪著一位老婆婆,身后坐著一個紗羅裹的美人一般的一個丫鬟在那里捶腿,鳳姐兒站著正說笑。

劉姥姥便知是賈母了,忙上來陪著笑,福了幾福,口里說:“ 請老壽星安。” 賈母亦欠身問好,又命周瑞家的端過椅子來坐著。那板兒仍是怯人,不知問候。

賈母道:“ 老親家,你今年多大年紀了?”

劉姥姥忙立身答道:“ 我今年七十五了。”

賈母向眾人道:“ 這么大年紀了,還這么健朗。比我大好幾歲呢。我要到這么大年紀,還不知怎么動不得呢。”

劉姥姥笑道:“ 我們生來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來是享福的。若我們也這樣,那些莊家活也沒人作了。”

賈母道:“ 眼睛牙齒都還好?”?

劉姥姥道:“ 都還好,就是今年左邊的槽牙活動了。”

賈母道:“ 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聾,記性也沒了。你們這些老親戚,我都不記得了。親戚們來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會,不過嚼的動的吃兩口,睡一覺,悶了時和這些孫子孫女兒頑笑一回就完了。”

劉姥姥笑道:“ 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們想這么著也不能。”

賈母道:“什么福,不過是個老廢物罷了。”說的大家都笑了。

賈母又笑道:“ 我才聽見鳳哥兒說,你帶了好些瓜菜來,叫他快收拾去了,我正想個地里現擷的瓜兒菜兒吃。外頭買的,不像你們田地里的好吃。”

劉姥姥笑道:“ 這是野意兒,不過吃個新鮮。依我們想魚肉吃,只是吃不起。”

賈母又道:“ 今兒既認著了親,別空空兒的就去。不嫌我這里,就住一兩天再去。我們也有個園子,園子里頭也有果子,你明日也嘗嘗,帶些家去,你也算看親戚一趟。”

鳳姐兒見賈母喜歡,也忙留道:“ 我們這里雖不比你們的場院大,空屋子還有兩間。你住兩天罷,把你們那里的新聞故事兒說些與我們老太太聽聽。”

賈母笑道:“ 鳳丫頭別拿他取笑兒。他是鄉屯里的人,老實,那里擱的住你打趣他。” 說著,又命人去先抓果子與板兒吃。板兒見人多了,又不敢吃。賈母又命拿些錢給他,叫小幺兒們帶他外頭頑去。

劉姥姥吃了茶,便把些鄉村中所見所聞的事情說與賈母,賈母益發得了趣味。正說著,鳳姐兒便令人來請劉姥姥吃晚飯。賈母又將自己的菜揀了幾樣,命人送過去與劉姥姥吃。

鳳姐知道合了賈母的心,吃了飯便又打發過來。鴛鴦忙令老婆子帶了劉姥姥去洗了澡,自己挑了兩件隨常的衣服令給劉姥姥換上。

那劉姥姥那里見過這般行事,忙換了衣裳出來,坐在賈母榻前,又搜尋些話出來說。彼時寶玉姊妹們也都在這里坐著,他們何曾聽見過這些話,自覺比那些瞽目先生說的書還好聽。

那劉姥姥雖是個村野人,卻生來的有些見識,況且年紀老了,世情上經歷過的,見頭一個賈母高興,第二見這些哥兒姐兒們都愛聽,便沒了說的也編出些話來講。

因說道:“ 我們村莊上種地種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風里雨里,那有個坐著的空兒,天天都是在那地頭子上作歇馬涼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見呢。就像去年冬天,接連下了幾天雪,地下壓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還沒出房門,只聽外頭柴草響。我想著必定是有人偷柴草來了。我爬著窗戶眼兒一瞧,卻不是我們村莊上的人。”

賈母道:“ 必定是過路的客人們冷了,見現成的柴,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

劉姥姥笑道:“ 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說來奇怪。老壽星當個什么人?原來是一個十七八歲的極標致的一個小姑娘,梳著溜油光的頭,穿著大紅襖兒,白綾裙子——”?

剛說到這里,忽聽外面人吵嚷起來,又說:“ 不相干的,別唬著老太太。” 賈母等聽了,忙問怎么了,丫鬟回說 “ 南院馬棚里走了水,不相干,已經救下去了。”?

賈母最膽小的,聽了這個話,忙起身扶了人出至廊上來瞧,只見東南上火光猶亮。

賈母唬的口內念佛,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燒香。王夫人等也忙都過來請安,又回說 “ 已經下去了,老太太請進房去罷。” 賈母足的看著火光息了方領眾人進來。

寶玉且忙著問劉姥姥:“ 那女孩兒大雪地作什么抽柴草?倘或凍出病來呢?”

賈母道:“ 都是才說抽柴草惹出火來了,你還問呢。別說這個了,再說別的罷。”

寶玉聽說,心內雖不樂,也只得罷了。劉姥姥便又想了一篇,說道:“ 我們莊子東邊莊上,有個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歲了。他天天吃齋念佛,誰知就感動了觀音菩薩,夜里來托夢說:‘ 你這樣虔心,原來你該絕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給你個孫子。’ 原來這老奶奶只有一個兒子,這兒子也只一個兒子,好容易養到十七八歲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養了一個,今年才十三四歲,生的雪團兒一般,聰明伶俐非常。可見這些神佛是有的。” 這一夕話,實合了賈母王夫人的心事,連王夫人也都聽住了。

寶玉心中只記掛著抽柴的故事,因悶悶的心中籌畫。探春因問他 “ 昨日擾了史大妹妹,咱們回去商議著邀一社,又還了席,也請老太太賞菊花,何如?”

寶玉笑道:“ 老太太說了,還要擺酒還史妹妹的席,叫咱們作陪呢。等著吃了老太太的,咱們再請不遲。”

探春道:“ 越往前去越冷了,老太太未必高興。”

寶玉道:“ 老太太又喜歡下雨下雪的。不如咱們等下頭場雪,請老太太賞雪豈不好?咱們雪下吟詩,也更有趣了。”

林黛玉忙笑道:“ 咱們雪下吟詩?依我說,還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還更有趣兒呢。” 說著,寶釵等都笑了。寶玉瞅了他一眼,也不答話。

一時散了,背地里寶玉足的拉了劉姥姥,細問那女孩兒是誰。劉姥姥只得編了告訴他道:“ 那原是我們莊北沿地埂子上有一個小祠堂里供的,不是神佛,當先有個什么老爺。” 說著又想名姓。

寶玉道:“ 不拘什么名姓,你不必想了,只說原故就是了。”?

劉姥姥道:“ 這老爺沒有兒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書識字,老爺太太愛如珍寶。可惜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歲,一病死了。”

寶玉聽了,跌足嘆惜,又問后來怎么樣。劉姥姥道:“ 因為老爺太太思念不盡,便蓋了這祠堂,塑了這茗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燒香撥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沒了,廟也爛了,那個像就成了精。”

寶玉忙道:“ 不是成精,規矩這樣人是雖死不死的。”

劉姥姥道:“ 阿彌陀佛!原來如此。不是哥兒說,我們都當他成精。他時常變了人出來各村莊店道上閑逛。我才說這抽柴火的就是他了。我們村莊上的人還商議著要打了這塑像平了廟呢。”

寶玉忙道:“ 快別如此。若平了廟,罪過不小。”

劉姥姥道:“ 幸虧哥兒告訴我,我明兒回去告訴他們就是了。”

寶玉道:“ 我們老太太,太太都是善人,合家大小也都好善喜舍,最愛修廟塑神的。我明兒做一個疏頭,替你化些布施,你就做香頭,攢了錢把這廟修蓋,再裝潢了泥像,每月給你香火錢燒香豈不好?”

劉姥姥道:“ 若這樣,我托那小姐的福,也有幾個錢使了。” 寶玉又問他地名莊名,來往遠近,坐落何方。劉姥姥便順口胡謅了出來。

寶玉信以為真,回至房中,盤算了一夜。次日一早,便出來給了茗煙幾百錢,按著劉姥姥說的方向地名,著茗煙去先踏看明白,回來再做主意。

那茗煙去后,寶玉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急的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好容易等到日落,方見茗煙興興頭頭的回來。

寶玉忙道:“ 可有廟了?” 茗煙笑道:“ 爺聽的不明白,叫我好找。那地名座落不似爺說的一樣,所以找了一日,找到東北上田埂子上才有一個破廟。”

寶玉聽說,喜的眉開眼笑,忙說道:“ 劉姥姥有年紀的人,一時錯記了也是有的。你且說你見的。”

茗煙道:“ 那廟門卻倒是朝南開,也是稀破的。我找的正沒好氣,一見這個,我說 ‘ 可好了 ’ ,連忙進去。一看泥胎,唬的我跑出來了,活似真的一般。”

寶玉喜的笑道:“ 他能變化人了,自然有些生氣。” 茗煙拍手道:“ 那里有什么女孩兒,竟是一位青臉紅發的瘟神爺。”

寶玉聽了,啐了一口,罵道:“ 真是一個無用的殺才!這點子事也干不來。”

茗煙道:“ 二爺又不知看了什么書,或者聽了誰的混話,信真了,把這件沒頭腦的事派我去碰頭,怎么說我沒用呢?”

寶玉見他急了,忙撫慰他道:“ 你別急。改日閑了你再找去。若是他哄我們呢,自然沒了,若真是有的,你豈不也積了陰騭。我必重重的賞你。”?

正說著,只見二門上的小廝來說:“ 老太太房里的姑娘們站在二門口找二爺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7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71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40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9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60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9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9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23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4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4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50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1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3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2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5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