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從前的人生經驗中,一直以為只有當你變得足夠強,才能走的足夠遠。
事實也證明,這條法則是屢試不爽的金科玉律。
可是卻未想到,在我走入社會的第一年,這條被奉為“人生準則”的金科玉律,便被悄然打破。
作為一個應屆畢業生,在選擇工作的時候,面臨著諸多的選擇,同時也迎接著諸多的挑戰。
所以在拿到不同公司的不同offer之時,我百感交集、不知所措,帶著初入職場的迷茫,恨不得每一個工作都嘗試一下。
在幸福和恐懼的雙重夾擊下,我不知何去何從、亦不知該作何選擇。
因此在這段時間走了不少的彎路,花費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和金錢。
?
但所幸,自己還算是一個聰明的小孩。
所以很快就從那種虛無的幸福感、強加的恐懼感中走了出來,從那諸多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選擇中,挑選了最為適合自己的。
或許它不是我所擁有的選擇中,社會地位感最高的,也不是工資水平最強的。
但我明白,就是它了!
這就是我以后的職業路線,亦是未來的事業所在。
前期雖痛苦,但怕什么,畢竟有著可期的未來嘛!
果不其然,來了這個公司之后,一切都是我想要的模樣。
高壓的學習,不進則退的戰場,一切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生機勃勃。
更令人驚喜的是,這里有著非常純熟的培訓體系,從入職之始就有人為你安排學習規劃。
本以為入職之后需要掌握和用到的諸多知識點,需要自己螞蟻搬家似的去啃食。
卻沒想到,在這里經過老師的點播和培訓,竟然事半功倍,學習效果顯然。
那個有著美麗容顏和專業素養的女老師,將我們所需、所學點點勾勒,運用不同的方法,打造不同的師資體系。
質量之高、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仔細了解后才明白。
這樣的培訓,他們已經做了將近百期,早就已經有了配合默契的團隊,所有的流程都成了板塊、規章,純熟于心。
而這股由團隊所凝聚起來的力量,也恰好是他們企業文化的精神所在,亦是老師魅力的精彩閃現,更是團隊力量的完美彰顯。
所以,職場第一課告訴我:“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而一群人可以走的更遠”
公司團隊的成功,讓我反思過往生活中的幾次失敗,果不其然,還真讓我發現了貓膩所在。
例如在大二那年,自媒體橫空出世,一向自詡為文字愛好者的我蠢蠢欲動,迫不及待的成立了自己的個人公眾號。
那年吸粉是真的容易啊,一篇毫無觀點的雞湯文,從后臺發出去后頃刻間就能引流上千人。
每天在后臺看著自己粉絲數蹭蹭的往上漲,那叫一個心花怒放。
可是好久不長,沒過多久,自己就感到了疲累。
日更變成了兩三天一更、兩三天一更變成了周更、周更變成了月更,到了最后月更變成了停更。
待到想起來自己還有一個公眾號之時,已經來到了自媒體的紅利爆發期。
?
那時候自媒體女神“咪蒙”已經打響自己的名號,賺的盆滿缽滿。
?
六神、洞見、十點等都已經擁有固定粉絲群,成為流量大咖,每日真金白銀在手中嘩嘩流動。
看的人真是心癢難耐,于是幻想著東山再起,但遙想以前自己那獨木難支、精疲力竭的慘樣,立刻就繳械投降。
左思右想之后,我決定拉人入伙,共上“賊船”,好將事業發展壯大。
就這樣,逐漸為團隊引進了幾個“人才”,有剪輯高手、有文案天才、亦有會排版的小可愛。
在剛開始的時候,做的也挺順利。
雖然那時吸粉已倍加艱難,但憑借良好的內容支撐,我們也是漸漸進步,前途璀璨,頗有明日之光的風采。
?
但不得不說,中國的先賢實在是太聰明了,“三個和尚果然沒水吃”。
團隊人多了,干事確實快了,但矛盾也隨之而來了。
一會她有課,讓他代替拍個版
一會他有事,讓他代替照個相
一會他、她都有事,今日的推送內容就先暫停會兒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一個停更的口子被撕開,一個賬號被作廢的噩夢便會隨之而來。
在那“萬眾吸粉”競爭已如火如荼的狀態下,我們團隊如此作為,豈不是自找死路。
?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在平臺的洗牌下,在白日化的競爭下,與我們同質的賬號越來越多,且人家更勤奮。
所以,沒過多久,我們團隊便被大浪淘沙于烈日晴空下,亦被自媒體的列車狠狠甩下。
?
見到是這種情況,團隊的人自然更不用心。
發展到后來,到了每日的“選題報備會”,眾人都是嗑著瓜子、嗦著辣條、喝著閑茶,侃著大山。
雖人都到齊了,但也真的成了一場“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茶話會。
故此,人在心不在,身有魂沒有的團隊,怎能撐起“自媒體之桿”的榮光。
看著已經涼涼、死透在沙灘上的公眾號,眾人大眼瞪小眼、一臉茫然。
甚至有團隊成員詢問:“為何我如此努力,從不曾缺席任何一次會議,最后竟會迎來這樣的結局?”
面對此情此景,我只想‘呵呵’。
或許,從始至終我們都不曾是什么夢想團隊,只是打著一個‘夢想’旗號將人聚齊的同學會,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