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之后能變得有多懶?懶得都快長毛了,不知道八九十年代的大學生活是什么樣的,印象里那年月的人骨子里是比較勤快的,沒那么便利發達,手腳不懶,里外打理得井井有條,到了現在,懶得站起來,連換鞋都成了負擔。
大一剛開始的時候,圖個新鮮,還能做到按時上課,夾著兩本書,頗有成年人的風范,不是年齡上的,而是外表上。隨心所欲穿衣服,打扮成什么樣子都可以,新鮮勁一過,都懶得起床,更別說去上課了。八點早課,七點五十起床,五分鐘洗漱穿衣服,再用五分鐘火速跑到百米不到的教學樓,在正式上課鈴響起之前,真的趕趟的。
不過看到套著背心大短褲還亂七八糟頭發學生,還趿拉著拖鞋,還帶著點昨天打完球殘留的汗味,老師都不禁皺皺鼻子,然后老師不禁說笑起來,來上課自然要有出門的樣子,不是在樓下遛彎,也不是在水房洗漱,更不是躺在寢室里面吃零食偷摸叼煙卷……總之說了半天,就是要出門有個樣子,更需要有雙鞋子,大家倒是聽得有些自嘲了,已經沒有個上課下樓的心情了,就更懶得收拾的中規中矩了。看著金融老師卷起高高的梳的齊齊的盤發,一雙擦干凈的皮鞋,真覺得她對得起站在高高的講臺,不像是我們,根本不像是學習的樣子。
中午叫飯吃。也是一轉身后面就是飯店一條街,遠點的也就十五分鐘往返。那些小店成天往學校里面發外訂飯單,每個寢室幾乎都能收集一摞,有課的時候不愿意上食堂去擠了,就先回到寢室倒在床上,一頁一頁翻著那些常吃的館子,打個電話,屋里七吵八嚷的都要什么什么樣的,最后還要石頭剪子布,輸了的下樓領飯。
這當時還是我們班同學的二樓寢室,下樓就是,都要你推我搡一番,到了周六周日沒課的時候,全體穿著睡袍,一整天蓋著被子,春光夏光什么美景都無動于衷,只顧著就這么捧著電腦看肥皂劇透過窗簾,屋里早上也看起來像是黃昏了。吃的滿屋都是飯菜的味道,打了個飽嗝,頂著一頭油膩膩的頭發,還能開心過一天。
所以訂餐送飯的越來越多,遠點的也會開著三五分鐘摩托沖到學校門口或者宿舍樓下,穿著睡袍睡褲不洗臉頂著一頭亂發的趿拉拖鞋的人下來領飯,這種自由懶的效果只需要下樓和電話就可以。在食堂太麻煩了,不自由不隨意,還有時間限制,還是這樣送貨上門來的自在。
時間長了,下樓去館子吃飯就變得費解了,一定送上了才對。如果要是趕上節假日,館子送餐的伙計放假,就開始狂躁起來,深深抱怨館子不送飯,破罐破摔,哪怕吃方便面,也不下樓去吃,等有人送上來再點餐。要是真的下樓吃飯了,必定是有個場合,逛街或是宴請,花了大半天拾掇一番,才能下樓吃飯,不知不覺,我們也不會承認自己是懶惰成慣性,而是覺得沒有必要下樓了,已經有一個送貨上門的選擇了,就不應該動腳下樓了。冷不丁有天發現,要是沒人送飯吃,自己就會餓死在屋里面,不禁驚覺自己已如殘廢,已經和被喂養的肥豬沒區別,我們還是人類的,不能長期形成被喂養的習慣,何況,被喂養太久,生活的狀態就瀕臨成……即將死去的豬,倒不是因為選擇送餐服務是我們罪孽的事情,而是很多時候我們該下樓,該動腳動手,吃飽回家,才不至于時間久了變成腐爛在屋子里面的活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