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制度特別多,比如人事不光有基本的休假、薪資制度以及錄用制度,還有女員工勞動保護制度、課長不定時工作制度、居住證積分制度、個人信息保護制度等等。總務的制度那就更多了,出差管理、食堂就餐、電話應接、公司印章、電腦……事無巨細,甚至連我們在什么場所穿什么鞋,怎么走路、在哪里走,都規定得死死的。面且我們每個部門都有自己部門的規定,還有表單,一定要嚴格執行,要不然活都干不下去。
這樣的公司可能大家都覺得太死板了,人比幼兒園的小朋友管得都嚴格。我們公司過橫道線的時候就左、右、中,三個方向確認沒有危險方可通過,而且確認的時候不是單單的用眼睛看,而是要擺頭、手指、口呼。每次在過橫道線的時候感覺自己就是個異類,有點傻傻的。因為平常指習慣了,自己平常不在公司里走路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抬手指。當然這項規定平時也沒少讓我們吐槽,說起來那也是忿忿不平。還有下樓梯一定要扶扶手,走路時不能接打電話,要接那也必須停下來。
這樣的企業必定不是一個新的公司,總公司已經有了一百年的沉淀,他們才會把制度越訂越細,考核指標也是,一定是能夠落地的指標。我很多同事,在這里的時候對各種制度都是各種不嗤,對這樣制度很是不以為然。但是當他們走出這個公司之后才發現,其他公司亂得一塌糊涂,各種規章制度都不完善,企業在運行的過程中什么都不流暢。等他們在新的公司站穩腳跟之后就開始對企業的制度進行完善,那么參考哪里呢?他們工作過的公司也就是我們公司自然成了最好的樣板,所以他們的制度大多是模仿我們公司的。
所以說,公司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之后,也就是員工多了,必須要有規章制度進行支撐。
俞老師的學校就是前期沒有什么規章制度,當他們已經有了兩三億的收入,而利潤達一億的時候他們就知道亂是做不成大事的,所以他找了一個咨詢公司對公司進行改革。當時咨詢公司一來就給了他們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公司如果可以上市,那么市值直接翻50-100倍。
他們心動不心動?恐怕沒有人不心動吧?他們也動了起來,成立新的公司,搭建平臺,那必須得按照正規公司的套路來。
所以從俞老師他們公司的經歷也可以看出來,比較散漫無制度的形式一般只適合公司的初創時期,當公司壯大之后,各種規章制度都必須完善,公司才能走得長,走得遠。所以公司的規章制度雖然繁雜,但還是有它的好處。